对联的别称和特点 对联别称有哪些
对联的别称有:符涛、门联、对折、春贴、对折、春联、对联。其特点是语言优雅、文字简练、对称性强、形式优美。对联的要求是上下对联对仗或对仗。上下对联应该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等。,而且字数要相等,平衡,对称,连接或意义相反。
[h/]对联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木、柱上的对句。对联对仗工整和谐,是汉语特有的一字一音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骈文和格律诗是对联的两个直接来源。对联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古代诗歌、散文、歌词的特点。所以对联使用的句式,除了格律诗、骈文之外,还有古体诗式、散文式、戏仿式。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适用规则,有不同的宽严相济。其中,格律诗的句式最为严格,而古体诗的句式除了句末,对其他位置没有限制。
最早有记载的对联出现在三国时期。洪武年间(1368 -1399),在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出土了一个巨大的铁十字架,上面刻着三国时期(238-250)孙权赤武的国号。铁十字架上铸着一幅美丽的对联云:“四海庆安澜,铁柱守十字架;众民惜小泽,金炉香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