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古田县习俗

芒果怎么吃2023-04-03  15

生活习俗

一、服 饰

首饰 清末至解放前,女人头上装饰品有银扁巴、银簪、银花、绸花,项上挂的有银项链,胸前别的有银胸花、绸胸花,手上戴的有银戒指、银手镯。足踝处带银脚镯。富贵人家的女人带金质装饰品。解放初到70年代,崇俭尚朴,女人多不穿耳,不戴饰品。80年代后,城区女青年巧扮靓妆,从头至脚戴金、银、珠、玉的饰品者不鲜见。

二、饮 食

古田人三餐以大米为主,早餐吃粥,午、晚餐吃干饭。解放前农村,尤其是大东一带,多吃蕃薯米,佐以咸鱼、腌菜。农忙季节傍晚时分另加粥、面、糕等点心。1960年前后,食粮短缺,以野菜、野果充食。80年代后,主食趋向多样化,常间以水饺、面条、粉干、春卷等。市民饮食注重营养,肉、鱼、蛋供售日多,新菜、野菜受青睐。

三、居 住

古田因地域条件不同,居住各有差异(详见《城乡建设志》),宗族姓氏居集一地,住房注重选址朝向,有“座北朝南,住家安闲”之说。入宅要择吉日时辰,主事人率家属及亲友,取火种,举火燎,参与者各提用红纸条贴着的家具、农具、家畜,沿途放炮入宅。新灶进火后,随即布置堂屋,备茶果,接待观众。晚设扶扇酒,或称扇下酒,席上必供糕、包两盘。前来祝贺亲友必以糕盐赠送,“糕”与“高”谐音,盐有咸味,“咸”与方言“高”谐音,同时赠送贺联贺仪及炉、瓶、灯等用品。兄弟分家,请其舅父为“中间人”,住房按伯仲叔季排行分配左右前后居室。

四、行旅

旧时,“古田万峰摩天,乱石激水,不通舟车”;“鸟道穿云入,征夫叹路遥”。为求平安,出门要翻历书,择吉日;临行相别必说“慢慢行”、“行好”、“顺路”等语,以嘱小心走路为要。境内逢川有桥,过岭见亭,桥亭多有瓦顶、坐板,便于行人“歇气”。官绅出门坐轿,寻常人家多为穿草鞋或便鞋步行,挑担者驻杖不离手,以作支撑助力之用。走远道,备有草包饭,或在路边摊吃红早米粥,以增加走路体力。民国25年(1936年)古谷公路通车,始有少数人乘汽车而行。解放后,交通事业发展,乘车者日多。60~70年代,时尚自行车。80年代后,摩托车风靡城乡。

五、礼节

问询语 熟人见面时,素来以相互问安并抱拳作揖以示尊重,同时笑脸询问:“饭吃未?”或问:“去哪里?”,解放后抱拳作揖之礼改为握手,其他照旧。有客来家,先请坐,然后奉茶敬烟,叙谈毕送至大门外鞠躬,并说“慢慢行”、“下回再来”等语。

给红包 家长带小孩子首次到人家里玩,那家的老者要包红包,用青和白的緕线捆扎后送给小孩子,并说些祝福语。

作客 首次去亲友家作客,亲友必煮1碗粉干蛋(现在只煮两个荷包蛋,省去粉干)给客人吃。“蛋”,古田人叫“太平”,盖“蛋”与古田方言“乱”谐音,故反“乱”之意称“蛋”为“太平”,旨在愿望太平无事,四季平安。

“莛(ting)茶” 女人走访亲友家,除吃粉干蛋外,亲友家左邻右舍的主妇要备办炒黄豆、炒花生、毕蒲(玉米或术米谷在锅里爆炒而成),杨梅干、柿丸等七八碟干点,放在茶盘上,奉送来访的女客,俗称“莛茶”。

六、称谓

一般称谓 年青人对年长的男性称哥、叔、伯、大伯、老伯、老公公;对女性则以大姐、嫂、姑、姨、大姆、老姆、老婆婆称之。有的称呼加前缀,以示亲昵,如阿公、阿爸、阿妈、阿哥、阿弟、阿姐、阿妹等。

青年男女结婚后,称对方的亲人,本身都要比同辈的降一辈分,如男的称女方的叔父为叔翁,伯父为伯翁,女的称男的为伯、姆、婶、姑等。

特殊称谓 下辈对其直系亲属的上辈有特称,如称父方言叫为“郎罢”,推其源可能是“侬爸”的变意,因古田方言“郎罢”和“侬爸”谐音,称母为“奴奶”,称祖父为“公”,称祖母为“仁”(古田方言念yin),称叔为“家”。

七、建筑习俗

 解放后,建筑惯例随人事之变,摆脱阴阳五行信仰习俗,但亦设宴款待前来祝贺之亲友。

建桥 择黄道吉日动工,桥梁竣工后设祭桥头,长者及造桥董事为先,众人随后,依次从桥上走过,并设宴庆祝和酬谢建桥工匠和民工。

建墓 事先请风水先生选定墓址方位,后择吉日,做墓坯和左右阴宅。有钱人家用条石砌成墓坪,面积10多平方米,砖石砌墓面,完工后设酒席款待工匠和亲友。

砌灶 俗称涂灶,择吉日良辰动工,以粉干蛋为点心款待师傅,并在灶腹内安放瓷罐,内装铜钱、五谷、竹钉等物,以求五谷丰登,财丁两旺。完工后升火爆米花,以示大发吉庆。设酒席宴请师傅和亲友,亲友送红烛、鞭炮、糕、盐、花生以及碗筷等厨具,表示祝福和庆贺。

1,石花膏

石花膏的主要原料石花菜,是生长在台湾海峡中潮或低潮带礁石上的一种食用海藻,藻体平卧,为不规则的叉状分支,形状看上去也颇似珊瑚,很雅观。

2,鱼丸

鱼丸又称“鱼包肉”,用鳗鱼、鲨鱼或者淡水鱼剁蓉,加甘薯粉(淀粉)搅拌均匀,再包以猪瘦肉或虾等馅制成的丸状食物,富有沿海特色风味小吃之一。并且鱼丸是福州、闽南、广州、台湾、江西抚州一带经常烹制的特色传统名点,属于粤菜或闽菜系。

3,贡丸

贡丸是一种肉糜制品,它是以新鲜猪肉(或冷冻猪肉)为原料,经过绞肉、擂溃、煮制、成型、冷却、速冻等一系列工艺制成的,口感细腻,味道鲜美,是优质的火锅食材和香锅食材。

4,肉粽

肉粽起源于福建泉州,闽南地区以及台湾东南亚的特色传统美食,作为端午节节日食俗。其选料讲究,配料多样,制作精细,历史悠久,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以独有的风味,享誉海内外。

5,湖头米粉

湖头米粉,福建省安溪县湖头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圣祖玄烨因平定“三藩之乱”,李光地把湖头米粉变成了贡品,竟成为康熙帝“升平嘉宴”中宴请大臣、翰林和有功之臣的有泉州地方特色的美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泉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花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鱼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贡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肉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头米粉

泉州小吃 市区吃透透: 

1中山路人民影剧院附近(酱料十足、多刷点花生酱更棒)

2文化宫溜冰场旁边那条路直走一间小食杂店店口

3西教堂直走升文小学对面

4湖心第十中学门口向右走50米处

田螺: 

1文化宫溜冰场数起过去第一个摊位

2西街菜市旁一间小小的店面,摊位名叫"芬啊螺仔"

3西门斜坡下来第一间,店名"炒螺王"(好像)它里面麦螺也挺不错的

扁食: 

1西教堂直走升文小学门口(一大碗才1块,超便宜,多放醋超好吃的)

2东街米兰春天婚纱斜对面公交店后,店名:扁食肉燕草包饭

肉粽: 

1店名:候阿婆肉粽(在泉州超有名的,分店:东街、六灌路)

面线糊:

1店名:西街面线糊(分店:福新花园城斜对面、六灌路、南俊巷法院对面)

2店名:水门巷国啊面线糊(分店:田安路丰盛假日城堡内、中山南路水门巷内、 美食 街内)

牛餐: 

1龙宫菜市另一边,店名:阿秋牛排店

2百汇正对面那家"石狮牛肉羹"  

3店名:东兴牛肉店(泉州酒店对面)

4店名:许记牛肉馆(在南俊巷,很干净的店噢)

煎炸: 

1泉州六中菲友溜冰馆门口有一个大空地,有一个专门在炸的,每天的下牛五点多钟开始就超多人在那里吃

2近两年兴起了上海咖喱,超多家的,不过我觉得最好吃的还是在中山路钟楼靠右走下去,50米左右,在"葡京"旁边,店名"上海咖喱"以前经常去上海,我觉得这家算是比较正宗的

四果汤:

1南门那里有一间寺庙,叫什么来著我没注意,正大门旁边有一间专门经营四果汤的店,超多人的.

2六中菲友 体育 馆正门口旁边的一家店,你看到很多人的那间就是了

小笼包:

1店名:远芳小笼包(中山南路侨光影剧院门口)

2东街米兰春天婚纱斜对面公交店后,店名:扁食肉燕草包饭

3涂门街关帝庙对面,上岛咖啡旁边那条路直走.靠右,一间"沙县小吃"

4泉州市政府大榕树下沟边,"沙县小吃"

醋肉: 

1泉秀路欢乐迪旁边那条路直走,到了菜市场口进去10米左右有一间小间的面线糊店,里面的醋肉超好吃,不过老板不单卖的

海蛎煎:

1中山南路灶啊巷口,靠侨光影剧院,店名"群众戏院"(好像)

拉面: 

1东街钟楼的宏利文具旁边那间兰州拉面

卤味摊 

1津淮街菲妮鞋店旁边有一摊叫"秋啊卤味"

川菜: 

1津淮街前坂"川梦情"

2南俊巷"乡情"  

3花巷"小竹楼"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36676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