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北为阳长沱两江之口就叫“江阳”
《江阳完城记》记载:“江源为汶水。东,为锦水,又东,驰千里,雒水、资水入焉,两汉地志曰江阳云。”
在赵永康与曾广溯的笺识批注里面指出,汶水是岷江的别名,古人以岷江为长江之正源。而锦水,是岷江东流,至都江堰分而为二,其外水至宜宾与金沙江汇合,始为长江。其内水,至金堂县与雒水合而为沱江,过资中、内江、富顺至江阳(今泸州)与岷江(汶水,即长江)重新会合,因此曾经在清代康熙朝官至刑部尚书的王士祯,在《泸州竹枝词》里有“江源分内外,千里会泸州”的定论。
而关于江阳的由来,他们表示,早在汉代,两汉地志(即《汉书》、《后汉书》的《地理志》),分别都载有江阳县。《说文》里的解释也是:“水北为阳。”江阳城在长江北岸,当长、沱两江汇合之口,所以古时候的泸州就叫“江阳”。
南北梁朝开始江阳之地改称“泸州”
《江阳完城记》记载:“故曰江阳,汉晋无改焉。伪为泸,自梁始。泸在蜀边越西,有泸山、泸水。驿传有泸川、泸沽。今尚相沿。《国志》既存,往《牒》犹悉。与我江阳地势旷隔,中经五六郡邑,又非隐伏。彼梁,盗窃之国,无谓而挈瘴乡之故横加于内地,没此邦之实。眩谬不伦,淆乱地纪,是谓不协于情。故愿去谬以即故。”
赵、曾二老解释说:“江阳”之地被命名为“泸州”,是南北朝的萧梁王朝开始的。”经过赵永康和曾广溯的史料查证,《江阳完城记》中指出的“泸在蜀边越西,有泸山、泸水”,这是说的元代建置在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境内的“泸州”。驿传有泸川驿、泸沽驿。而泸山,此名现在也存在,在西昌;泸水,即金沙江;泸沽驿,在今冕宁县。这些地名,在唐代以前,均属越西郡,即今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
许多人觉得安徽省会合肥市应当改回来旧名庐州,许多人则坚决反对说:合肥市更名字为庐州,那四川泸州该怎么办?字的笔画相似,字读音一样,庐州和泸州,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分出来的。实际上,四川泸州的知名度毕不会比合肥市小,说到底“泸州老窖”的知名度,要多么大有多大。
江阳城的定义,在曾少岷的文章内容里边,应当只不过限于长沱两江交界处的封地。现如今的泸州市,身为一个地级市,其定义是远在江阳城以上的,伴随着大城市范畴的扩张和大城市整体实力的提高,现如今的泸州市,已经是当之无愧。来到两晋,江阳郡还没什么明显的转变。来到梁朝,江阳郡总算提升了,也改了名,改成泸州市。对于为何称之为泸州市,是因为东江阳郡就在泸水旁边,就是说诸葛亮征南中时,“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这一个泸说的就是说泸水。实际上,泸水就是说金沙江,泸水是金沙江之前的姓名。金沙江的旧名,就叫泸水。
泸州市被更名了,但又改回去了。在535年到546年这段时间里,江阳郡被更名为了泸州市。之后来到隋朝的那时候,泸州市被毁掉,更名叫为泸川郡,还设定了主管府。到唐朝时也就是618年,泸川郡被改了过来,又再次称之为泸州市,主管府也给毁掉了。又过去了几年,泸州市的主管府再次开设起来,只不过没改掉泸州市的姓名,之后还把主管府提升为泸州市都督府。之后,泸州市这一个姓名再也不会变过去了,但影响力却一变再变,尤其在南宋时期泸州市的影响力最大。
今天关于泸州名称的来由就讲到这里了,相信已经为大家答疑解惑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阳城是山西省晋城市的城市。
阳城县古称获泽,属山西省晋城市,在山西省东南端,在太岳山脉东支,中条山东北,太行山以西,沁河中游的西岸。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余脉交汇处。
唐武德元年(618年)于县置泽州,武德八年泽州徙治端氏县(今沁水县东端氏镇),濩泽县仍属之。天宝元年(742年)改濩泽县为阳城县。1985年属晋城市。地处太行山、太岳山和中条山之间。沁河、南大河、濩泽河、芦苇河、西冶河、盘亭河流经境内。
地理地势:
阳城县境内山峦起伏,奇峰叠嶂,沟壑纵横,河流交织。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南北部高而中间低,构成了全县高中山区、中山区、低山区、丘陵区和河谷盆地区五大地貌单元。太行山西支伸入县境南部,中条山东支伸入县境西南端,太岳山从北延伸县境中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