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浦区,是江苏省淮安市下辖区。1983年建区,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清浦区面积277平方千米,下辖4个街道、51个社区,5个乡镇、30个村。清浦区属于亚热带。
983年置清浦区(原属淮阴市,2000年改名淮安市)。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平江伯陈宣开清江浦以通漕运,后为镇名,简称清浦,以此名区。为全市纺织、食品、化学工业集中地。淮海南路为南北交通主轴,商业繁盛。区郊地势平坦,水网密布。
淮安市清江浦属于清江浦区。
地理位置:清浦区位于东经120°53′-121°17′,北纬30°59′-31°16′之间,地处上海市西郊,太湖下游,黄浦江上游。东与闵行区毗邻,南与松江区、金山区及浙江嘉善县接壤,西连江苏省吴江、昆山两市,北与嘉定区相接。
地貌:清江浦区清浦区地处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无崇山峻岭,地势平坦,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只有西南部有丘陵岗地,地势较高。
气候:属于亚热带—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15℃,年均气温5℃以上时间289天,年均无霜期213天。光照充足,雨水丰沛,年均降水量983.9毫米,雨日104天,年均相对湿度77%。
历史沿革:清江浦,得名于明朝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陈瑄开凿的清江浦河,时属山阳县。清江浦扼河、漕、盐、榷、驿之机杼,官商云集,市场繁荣,城区人口一度达54万人,与当时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四大都市”。境内的石码头,南方各省的官员商人和旅客,从水路乘船而来,都要在此舍舟登陆,取道北上;北方客商从陆路乘马车至此,都要于王家营弃车马,到境内石码头扬帆南下。故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称,盛极一时。民国时,先后隶属于淮扬道、淮阴县、江苏省、中共苏皖边区。1948年12月,淮阴城解放,城区与淮安合并为两淮市,市府驻清江浦。1951年1月,县城从淮阴县划出,单列为清江市。1958年8月,清江市与淮阴县再次合并,成立淮阴市。1964年10月,市县再次分置为淮阴县和清江市,均隶属于淮阴专员公署。1983年3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淮阴地区专员公署,设立淮阴市,同时以里运河为界拆分清江市为清河、清浦2区。2016年6月国务院批复撤销清河区、清浦区两区,成立清江浦区,同年10月8日,清江浦区正式挂牌成立。
参考资料
政府网站:http://www.haqp.gov.cn/zjqp/qpkg/list.html#1
互动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E6%B8%85%E6%B5%A6%E5%8C%BA
您好,清江浦是今中国江苏省淮安市主城区(清浦区、清河区)的历史名称,在明、清时期是京杭大运河沿线享有盛誉的繁荣的交通枢纽和商业城市。设有属于户部管理的皇家仓库和属于工部管理的4大漕船厂,驻扎有南河总督等许多重要官员。由于北方运河水量不足,清朝规定清江浦以北的运河只允许漕运船只通过,因此大量旅客都必须在此进行“南船北马”的交通方式的变更。清江浦在行政上原来属于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楚州区),1761年由于清河县县城(今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旧县村)毁于洪水,于是将清江浦一带由山阳县划归清河县,作为清河县的新县治。原有名称清江浦因知名度甚高,仍被习称多年。
1853年太平天国占领南京,致使漕运被阻;1855年黄河改道,使运河山东段淤塞。1860年清江浦20华里长的街市被前来抢粮的捻军彻底焚毁。1865年建造城墙,规模收缩,仅将中心区官衙附近修在城内。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从此漕运和南北客运大多数改走海路;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清江浦失去交通上的优势,迅速衰败下去,仅成为附近十余县范围普通的商品集散地。
1914年,为避免同名,清河县改名为淮阴县。1951年,又划出城区设立清江市,作为淮阴地区公署所在地。1983年,淮阴地区改设地级市,清江市则改设清浦区和清河区。2000年底,地级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辖清河区、清浦区、楚州区(原县级淮安市改设)和淮阴区(原淮阴县改设)。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