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H2A-2010
CRH2A-2010(原编号CRH2-010A)是中国第一列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是在CRH2A型电力动车组的基础上,加装检测设备改造而成。
列车由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于2006年7月31日下线交付使用,以满足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以及“0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交付之前的线路检测需要。该车的技术尚不十分成熟,具有试验性质,为0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扩展资料:
伴随着中国高铁发展,铁科院与中国南车四方公司联手,于2008年相继成功 开发出时速350公里的CRH2-061C、068C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其中CRH2-061C检测车于当年3月15日投入京津城际高铁联调联试,068C检测车于当年年底投入武广高铁联调联试。
2010年,铁科院再次与中国南车四方公司联手,开发出时速350公里的CRH2-150C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用于京沪高铁联调联试。铁科院基础所是国家8 6 3计划重点项目最高试验时速400公里高速检测列车研制的主要承担单位。
经过一年多科研攻关,铁科院与中国南车四方公司联合研发的CRH380A-001、与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研发的CRH380B-002两列最高时速达380公里至400公里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分别于2011年2月和5月出厂,相继投入京沪高铁的联调联试与运行试验。
“高铁”或者“动车”只不过是对G字头和D字头的俗称而已,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是铁路总公司所属,不担当客运任务,无所谓“高铁”或者“动车”的区别。当然在联调联试期间,动检车时刻表上用的车次有时是D或者G+五位数车次号,但那属于内部信息,和普通民众没太大关系。一般来说,D字头运营速度在200/250两档,所以通常运用250级别动车组;G字头在正常路况下运营速度300,运用350/380级别高速动车组。250动车组常见的型号有CRH1A/B/E,CRH2A/B/E/H以及CRH5A/G,300(350)动车组常见的有CRH2C、CRH3C,380动车组常见的有CRH380A/AL、CRH380B/BG/BL、CRH380CL和CRH380D。当然也有D字头用350/380动车组的高档配置跑的
,但反过来就没有(G字头至少也需要在某一区间上达到300,所以正常不可能用250动车组)。
动车组检测车是铁路总公司直属的,里面既包括250级别的比如2A、5A,也包括350/380级别的比如2C、380A/AL、380B/BL。因为不同的铁路线设计时速不同,联调联试的试验速度,一般是铁路线设计时速上浮10%,如果有预留提速的话,有时是预留时速上浮10%,也有的时候是以预定的初期运营速度为基础上浮10%。比如200&250线路,对应联调联试速度是
220&275,一般用250级别动车组进行联调联试(但也有特例);300&350线路,对应联调联试速度330&385,一般用350&380级别动车组进行联调联试(但因为逐级提速,一开始可能也会用250动车组先跑)。所以设计350的成渝高铁必然是要用350/380级别高速综合检测车来试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