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花是流行于豫晋地区民间传统的烟火。打铁花流传于黄河中下游,河南、山西最流行,打铁花始于北宋,盛于明清,是中国古代匠师们在铸造器皿过程中发现的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
打铁花最初起源于工匠们的祭祀活动,打铁花者所用的花棒,是一根拳头粗细、尺多长的新鲜柳树棒。打铁花时,打花者头戴反扣着的葫芦瓢,赤裸着上身,用下棒猛击上棒。
打铁花的传承价值
打铁花技艺历史悠久,表演气势磅礴,场面宏大。打花艺人在千余度的铁花中赤膊上阵而能进退自如,不被烫伤,现代烟花的灿烂夺目和传统绝技的神秘惊险交织在一起,令人叹为观止。
打铁花涵容了道教文化、商贸习俗、民间工艺等内容,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宝库,为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打铁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铁花是流传于豫晋地区民间传统的烟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一种大型民间传统焰火,是中国古代匠师们在铸造器皿过程中发现的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始于北宋,打铁花多流传于黄河中下游,以河南、山西最为流行。
打铁花需要在一处空旷场地搭出六米高的双层花棚,棚上密布新鲜柳枝,上面绑满烟花鞭炮等。2008年6月,河南省确山县申报的打铁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Ⅹ-88。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缂丝、全聚德、苏绣、吴歌、评弹、中和韶乐、川剧变脸、滩头年画、江永女书、南京云锦 、西安古乐、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顾绣、南汇锣鼓书、侗族大歌、山西“耍孩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