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有5个县、1个区。截至2021年4月,河源市管辖源城区、东源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共五县一区。
1、源城区
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河源市的最南端。以老城区为中心,东临河源市紫金县,南临惠州市区惠城区,西临惠州龙门县,北临河源市龙川县、和平县。源城区处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与贫困山区的结合部,总面积361.5平方公里。
截至2011年,源城区辖5个街道:上城街道、东埔街道、新江街道、源西街道、高埔岗街道;2个镇:源南镇、埔前镇。
2、和平县
地处东经114°41′~115°16′,北纬24°5′~24°42′,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上游,粤赣边境的九连山地区。东连龙川县,南邻东源县,西毗连平县,北与江西省定南县、龙南县接壤。和平总面积2310平方公里,略呈“桑叶形”,东西横距53.5公里,南北纵距61公里。
截至2012年末,和平县辖阳明镇、彭寨镇、东水镇、林寨镇、热水镇、大坝镇、上陵镇、下车镇、长塘镇、贝墩镇、古寨镇、礼士镇、公白镇、合水镇、青州镇、浰源镇、优胜镇等17个镇,管理25个居民委员会,216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60个居民小组、3804个村民小组。
3、龙川县
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和韩江上游,地跨北纬23°5′57″——24°47′03″,东经115°03′13″——115°35′18″之间。东连兴宁、五华,南邻河源,西接和平,北界江西定南、寻乌。全县总面积3089余平方公里,人口绝大多数为汉族,县治设于老隆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龙川县辖25个镇(老隆、四都、黄石、细坳、车田、贝岭、黎咀、上坪、丰稔、赤光、龙母、回龙、田心、铁场、登云、通衢、鹤市、黄布、紫市、佗城、岩镇、新田、附城、义都、麻布岗)。
4、连平县
地处广东省北部,位于北纬24°06'至24°36',东经114°14'至114°56'之间。县境东西长72.4公里,南北宽55.6公里。东与和平县接壤,南与河源市郊区、新丰县相连,西与翁源县毗邻,北与江西省的龙南、全南两县交界。全县总面积2365平方公里。
截至2012年7月5日,连平县辖13个镇:元善镇、上坪镇、内莞镇、陂头镇、溪山镇、隆街镇、田源镇、油溪镇、忠信镇、高莞镇、大湖镇、三角镇、绣缎镇。共有159个村委会、16个居委会。
5、东源县
地处广东省中部,东江中上游。东邻龙川县、梅州市五华县,北接和平县、连平县,南靠河源市区和紫金县,西连惠州市龙门县、韶关市新丰县,是珠江三角洲与粤北山区的结合部,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66.6公里,面积4070平方公里。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东源县辖20个镇(仙塘镇、灯塔镇、骆湖镇、船塘镇、顺天镇、上莞镇、曾田镇、柳城镇、义合镇、蓝口镇、黄田镇、叶潭镇、黄村镇、康禾镇、锡场镇、新港镇、双江镇、涧头镇、半江镇、新回龙镇)、1个民族乡(漳溪畲族乡)。
扩展资料
1988年1月7日,中国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县,设立河源市,辖源城区、郊区、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1993年11月8日,中国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市郊区,改设东源县。
从1996年起该地发掘恐龙蛋化石1万余枚、8具恐龙骨骼化石和168个恐龙脚印化石。2005年4月10日,正式获得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层与古生物研究中心授予“中华恐龙之乡”称号。
2020年中国南方水灾期间,6月8日11时,河源临江镇联新村内涝,消防车到场发现路面积水最深处已达1.2米,水流湍急,村庄道路和农田被水淹没,一片汪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源
河源源城区最繁华。
源城区,广东省河源市辖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河源市南部,东江中上游与新丰江的汇合处,与广州、深圳、香港相距约200公里。
源城区西北接东源县,东接江东新区,南与惠州博罗县交界,总面积361.5平方公里 。截至2020年,源城区下辖2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44个社区居委会,28个村委会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源城区常住人口703607人 。
源城区是河源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市区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是河源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水陆交通发达,是粤东北的交通枢纽 。
河源源城区
源城区历史悠久,境内是原河源县的一部分。原河源县从南齐永明元年(483年)建县至1988年有1500多年的历史。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县,设立河源市。原河源县分设源城区和东源县。
2019年,源城区地区生产总值429亿元,市区口径为189.20亿元(未含河源国家高新区),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8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76.06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0.27亿元,增长2.6% 。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源城区
河源是广东省地级市。
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东江中上游,东靠梅州市,南接惠州市,西连韶关市,北邻江西省赣州市。其范围是东经114°14′至115°36′,北纬23°10′至24°47′。全市面积1.5642万平方千米。
民国二年(1913年),属广东省都督府潮循道,后直属广东省革命政府东江行政委员会。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属东江行政委员会、东江行政专员公署、粤东行政公署、韶关地区、惠阳地区等。
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县,设立河源市,辖源城区、郊区、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
扩展资料:
河源市在春秋战国时称百越之地,属楚国。
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龙川析土置河源县。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龙川析土置和平县。
明崇祯七年(1634年),和平、河源析土置连平县。
明隆庆三年(1569年)由长乐县(今五华县)、归善县(今惠阳、惠东县、古属川县)析土置永安县,民国三年改名紫金县。
河源地区汉朝属南海郡。
两晋南北朝属东官郡。
南梁天监二年(503年)属梁化郡。
隋唐属循州(期间曾更名龙川郡、雷乡郡等)。
南汉乾享元年(917年)析循州分置祯州、循州,河源地区属循州。
宋天禧五年(1021年)改祯州为惠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循州并入惠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