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由著名工匠李春修建。这座桥长64.40米,跨度37.02米。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早的建筑。单孔露肩石拱桥。因为桥的每个路肩上都有两个小孔,不是真的,所以称之为敞肩式。这是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没有小拱,就称为全肩或全肩)。赵州桥距今已有了1400多年历史。经历了10次大洪水、8次战争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7.6级地震。邢台离这里40多公里,还有一次4点多的地震。赵州桥没有被毁。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无论桥梁内部结构如何,都只能存在1300多年来解释一切。1963年的洪水淹没了桥拱的龙口。据当地长辈介绍,站在桥上能感觉到桥身晃动很多。据记载,赵州大桥自建成以来已修复8次。两个小拱门被添加到主拱门的上端。一是节约材料,二是减轻桥梁重量(减少15%),增加桥下河流流量。
1979年5月,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研究所等四个单位组成了联合调查小组,调查赵州桥基金会的成立情况。肇州大桥重2800吨,地基上只有五层石头。桥台高1.55米,直接建在天然砂上。
这样的浅水桥地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当梁思成先生1933访问时,他认为这只是一个用于防水的菱形墙,而不是承载桥梁满载的基础。他在报告中写道:“为了测量试块的底部,我们在北侧的试块底部进行了挖掘,但现在在河床下方约70-80厘米处,我们发现试块下面平放着一堵石墙。石头有五层,共有1.58米高,每层更高——层稍微释放,底部没有坚实的地基。因为水可以看到另一个30-40厘米,除非大规模的挖掘,不可能到达的基础上的位置,我们已经推测的基础上的理论推测。为了保护赵州大桥,上世纪末赵州大桥以东100米处新建的大桥结构仍沿用赵州大桥,但主拱上的小拱增加到一侧5个。
广济桥是我国古代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桥。
广济桥,又名碧天桥、通济桥。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西北,南北向架于京杭大运河上,为古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此桥造型秀丽,水平全长78.7米,宽6.12米。
中国四大古桥
1、赵州桥又叫安济桥
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赵县古时曾称作赵州,故名。赵州桥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距今已有近1400年,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雄伟的石拱桥。赵州桥只用单孔石拱跨越洨河,石拱的跨度为37.7米,连南北桥堍(桥两头靠近平地处),总共长50.82米。采取这样巨型跨度,在当时是一个空前的创举。更为高超绝伦的是,在大石拱的两肩上各砌两个小石拱,从而改变了过去大拱圈上用沙石料填充的传统建筑型式,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敞肩拱”的新式桥型。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发明。象赵州桥这样古老的大型敞肩石拱桥。在世界上相当长的时间里是独一无二的。在欧洲,公元14世纪时,法国泰克河上才出现类似的敝肩形的赛雷桥,比赵州桥晚了700多年,而且早在1809年这座桥就毁坏了。隋代著名石匠李春的杰出贡献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永放光辉。
2、卢沟桥
位于北京西南郊的永定河上,联拱石桥。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成于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元、明两代曾经修缮,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修建。桥全长212.2米,有11孔。各孔的净跨径和矢高均不相等,边孔小、中孔逐渐增大。全桥有十个墩,宽度为5.3米至7.25米不等。桥面两侧筑有石栏,柱高1.40米,各柱头上刻有石狮,或蹲、或伏,或大抚小,或小抱大,共有485头。石柱间嵌石栏板,高85厘米,桥两端各有华表、御碑亭、碑刻等,桥畔两头还各筑有一座正方形的汉白玉碑亭,每根亭柱上的盘龙纹饰雕刻得极为精细。卢沟桥以其精美的石刻艺术享誉于世。芦沟桥久已闻名中外。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对这座桥有详细的记载。1937年七七事变在此发生,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本土的开始,芦沟桥因此成为有历史意义的纪念性建筑物。
3、洛阳桥原名万安桥
位于福建省泉州东郊的洛阳江上,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宋代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桥全系花岗岩石砌筑,初建时桥长360丈,宽1.5丈,武士造像分立两旁。造桥工程规模巨大,工艺技术高超,名震四海。建桥九百余年以来,先后修复十七次。现桥长731.29米、宽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桥墩、645个扶栏、104只石狮、1座石亭、7座石塔。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岩石刻;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万安桥记》宋碑,立于祠内,被誉为书法、记文、雕刻“三绝”。 洛阳桥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广济桥又称湘子桥,
位于广东省潮安县潮州镇东,横跨韩江。始建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潮州知军州事曾汪主持建西桥墩,于宝庆二年(1226)完成。绍兴元年(1194),知军州事沈崇禹主持东桥墩,到开禧二年(1206)完成。全桥历时57年建成,全长515米,分东西两段18墩,中间一段宽约百米,因水流湍急,未能架桥,只用小船摆渡,当时称济州桥。明宣德十年(1435年)重修,并增建五墩,称广济桥。正德年间,又增建一墩,总共24墩。桥墩用花岗石块砌成,中段用18艘梭船联成浮桥,能开能合,当大船、木排通过时,可以将浮桥中的浮船解开,让船只、木排通过。然后再将浮船归回原处。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开关活动式大石桥。广济桥上有望楼,为我国桥梁史上所仅见。广济桥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桥,属于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是中国桥梁建筑中的一份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