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凌晨1点到3点。丑时:鸡鸣,又名荒鸡、深夜: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夜的意思是晚上,半夜三更说明夜更深,在古代半夜是不允许老百姓私自外出的。那么,很多电影中提到的半夜是几点到几点钟?
详细内容01西周开始,中国的历法逐渐稳定了一岁十二个月的概念。以日比作岁,也采用十二时辰划分一日、并将日期切分点(换日点)固定在夜半。
02十二时辰的十二个时间节点(起点),为十二时。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03随着人们工作、生活的多元化,逐渐词不达意,遂改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晚上十一点为子时、凌晨一点丑时、凌晨三点寅时、早晨五点卯时、上午七点辰时、上午九点巳时、中午十一点午时、下午一点未时、下午三点申时、傍晚五点酉时、晚上七点戌时、晚上九点亥时。
04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
05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半夜一般指晚上23:00到00:59。
一昼夜有二十四个小时,可分成白天十二个小时,早上六点到下午六点,夜晚十二个小时,傍晚六点到凌晨六点。夜晚有六个时辰酉时、戌时、亥时、子时、丑时、寅时,半夜是子时三更二十四计时法的二十三点至一点。
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十二时辰制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十二时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人们可以从先秦时代的中国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中国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才基本定型定名。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深夜一般指凌晨一点到三点,也就是“丑时”。
丑时又称鸡鸣,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时间为凌晨1时至凌晨3时。如《诗经·汝日鸡鸣》:“汝日鸡鸣,士日昧旦。”古时鸡鸣而起,昧旦(天将明未明之时)而朝。牛在这时候吃完草,准备休息。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一天中各个时间段的说法:
1、清晨:指刚刚日出的时候,通常指早上5:00-6:30这段时间。
2、早上:从天将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
3、上午:一般指是早上八点到十二点这段时间,但广义上也指凌晨间。
4、中:指白天十二点左右的一段时间。
5、下午:从正午十二点到半夜十二点的一段时间,一般也指从正午十二点到日落的一段时间。
6、傍晚:靠近晚上的时候,指日落左右的时间,即日光至晚上的过渡时刻。由于冬夏时间差异,所以傍晚一般是指18:00-20:00。
7、上夜:指天黑至夜间十二时以前的一段时间。
8、下夜:指夜间十二时至天亮这段时间。
9、深夜:指半夜以后,从零时起到天亮前的一段时间。
10、凌晨:时间大约为24:00 - 06:00。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丑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