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时是几点

六角恐龙鱼2023-03-31  23

酉时指的是从下午五点到晚上七点这两个小时,对应的生肖是鸡,因为这个时候放养出去的鸡会归巢。酉时是十二时辰中对时间的记法,而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天中太阳出没的规律、天色变化以及日常活动、习惯等归纳总结的。

酉时是几点

酉时按照现如今对时间的算法,指的是下午五点钟到晚上七点钟这两个小时,它对应的生肖是鸡,因为在这个时候放养出去的鸡会归巢,从而有着酉鸡的说法,它在地支中位于第十位。

我国古代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古人根据一日中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人们日常生产活动、习惯等归纳总结,从而独创于世的,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十二时辰制度早在西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使用,将其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跌、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后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从夜半十二点开始,以23点到凌晨1点为子时,1到3点位丑时,以此类推。

酉时(17时至19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鸡於傍晚开始归巢。

酉时初生人,性格多平易近人,待人友善诚恳。心地善良,有同情心,凡事思虑周全,多顾及他人,人缘好,逢难事之时,必有人相助,一生求谋如意,财利多见,晚年尽享清福。

酉时中生人,相貌出众,男主清秀,女主聪慧,温厚善良,为人实在,天生福旺,早年事职如意,中年发家致富,晚运亨通,满堂富贵,儿孙众多,为人贤孝,尽享天伦之乐。

酉时末生人,生性诚实,谦逊有礼,善于社交,彬彬有礼,乐于助人,事业多获他人之支持,早年略有辛苦,人至中年,日渐昌隆,晚年衣食丰厚,幸福享乐,须防过于孤僻,与儿孙疏离,为人孤苦。

时辰,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1、子时(23时至01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鼠在这时间最活跃。

2、丑时(01时至03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牛在这时候咀嚼白天没消化的食物。

3、寅时(03时至05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老虎在此时最猛。

4、卯时(05时至07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5、辰时(07时至09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月亮又称玉兔,在这段时间还在天上。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

6、巳时(09时至11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蛇在这时候隐蔽在草丛中。

7、午时(11时至13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这时候太阳最猛烈,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而马是阴类动物。

8、未时(13时至15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羊在这段时间吃草。

9、申时(15时至17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猴子喜欢在这时候啼叫。

10、酉时(17时至19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鸡於傍晚开始归巢。

11、戌时(19时至21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狗开始守门口。

12、亥时(21时至23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夜深时分猪正在熟睡。

在中国古代的十二时辰制里,晚上又被划分为五更一更为戌时(19:00-21:00)、二更为亥时(21:0023:00)、三更为子时(23:00-01:00)、四更为丑时(01:00-03:00) 五更为寅时(03:00-05:00)。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3237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