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中最热的时间是下午2点至3点。地面吸收了太阳辐射热量后,再通过辐射、对流、乱流等形式向空中传导。此时虽然太阳西斜,但是高度角依旧很大,地表储存的热量依旧大于释放的热量,使得气温继续升高。当地表热量收支平衡,地表温度达到顶峰。在之后地表释放热量大于储存的热量,使得地表温度降低。
我们说的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天气的冷热主要决定于大气温度的高低,而影响大气温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最主要的当然是太阳给了大气多少热量,也就是太阳辐射强度。但是,太阳光热并不是直接使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空气直接吸收阳光的热能总共只有14%左右,而有43%左右被地面吸收了。当地面吸收了太阳的热量之后,再通过辐射、对流等形式向空气中传导,这才是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虽然正午12点,太阳辐射最强,阳光垂直地照射到地面上,晒热了地面,地面吸收的热再释放出去烘热空气,所以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使气温升高。直到下午二、三点钟,地面温度才能升到最高,气温也才是最高。
在炎热的夏季,为了安全起见,室外工作的人员要避免在高温时作业。要多喝水,及时补充身体水分,以免引起中暑。如果在下午两三点出门时,一定要采取防暑降温的措施。
一天最热的时候是下午两点左右。中午太阳光照射地面最接近直射,地面和空气受热量强,但地面放出的热量,少于太阳所供应的热量,此时不是最热的时候。中午以后,地面温度继续升高,直到地面放出的热量等于太阳所供应的热量时,地面温度才能升到最高。
“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天气的冷热主要取决于大气温度的高低,而影响大气温度的主要因素是太阳给了大气的热量。但阳光的直接照射并不是使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空气只能吸收阳光直射14%左右的热量,而有43%左右的热量被地面吸收了。当地面吸收了太阳的热量之后,再通过辐射、对流等形式向空气中传导,这才是气温升高的直接原因。
夏季预防中暑应做到:
1、多喝水。夏季缺水,会使体温太高,容易中暑。但是喝水不能是碳酸饮料。
2、穿柔软宽松的衣服。夏天穿宽松柔软的衣服有助于排汗,散热。
3、防晒。最好待在舒适的环境里,防止温度太高。
4、身体降温。可以用冰毛巾擦身体,进行物理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