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指今广东省江门市下辖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五个县级行政区。
原称四邑,为新会、新宁、开平、恩平四县。又称六邑,在五邑基础上加上赤溪。
江门市的行政版图,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初现雏形,1988年最终确立。江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广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是明代心学奠基者陈白沙、近代维新先驱梁启超、中国航空之父冯如故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让大文豪巴金先生为之陶醉的小鸟天堂。
江门简介:
江门,别称“五邑”,广东省辖地级市,介于北纬21º27′—22º51′,东经111°59′—113°15′之间,蓬江区东邻中山市古镇镇,江门恩平市西接阳江市阳东县,江门鹤山市北邻佛山市高明区。
江门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南部,地貌特征为北低西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粤港澳大湾区节点城市之一。 总面积9506.92平方千米,辖3个市辖区和4个县级市。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83.51万人。2021年,江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601.28亿元,比上年增长8.4%。
五邑,指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五个县级行政区。
江门市的别称也为“五邑”,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侧。陆域东邻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市、珠海市斗门区,西接阳江市的阳东县、阳春市,北与云浮市新兴县、佛山市高明区、南海区为邻。南濒南海,毗邻港澳。全境位于北纬21°27′~22°51′,东经111°59′~113°15′之间。
北自鹤山市古劳镇的丽水,南至台山市的川岛镇围夹岛,相距142.2公里;东自新会区大鳌尾,西至恩平市那吉镇蛤坑尾,相距130.68公里。台山市、新会区的南部和恩平市的东南部濒临南海。
扩展资料
江门五邑历史沿革
民国14年(1925年)广东省政府将江门划分为独立市,设立江门市政厅。
1949年设粤中专区,专署驻台山县,行辖1市9县:江门市、台山县(台城镇)、新会县(江门市)、开平县(苍城)、恩平县(恩城镇)、鹤山县(沙坪)、高明县(明城)、阳春县(春城镇)、阳江县(县城镇)、赤溪县(北门)。
1952年分属粤中行政区(今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鹤山市)、粤西行政区(今恩平市、开平市、台山市)。
1983年实行市管县的新体制,江门市为地级市建制,起初辖台山、开平、恩平、新会、鹤山五县,并于同年增辖阳江、阳春两县。1988年2月,阳江县和阳春县从江门市划出,另设地级阳江市。台山、开平、恩平、新会、鹤山习称五邑,江门市区是五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1992年后,市辖各县先后改县级市建制。
2002年9月新会撤市设区,江门市辖江海区、蓬江区、新会区3个市辖区,代管台山市、鹤山市、开平市、恩平市4个县级市,至此江门市的行政区域才定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邑
五邑是指中国华侨之乡——广东江门市所辖的五邑中国著名侨乡,广东省江门市所辖的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五个区县市人文风俗完全一样,在海外有大量五邑藉的华侨并团结一致,素称“五邑”而闻名海内外。江门五邑江门市区因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会合处,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门,故名"江门"。江门建市前为新会县属地。早在元末明初(公元1368-1388年),这里便形成墟集。十七世纪初,江门墟因商贸而兴盛,逐渐成为珠江三角洲的一个贸易中心,西江中下游一带的商品多在此地集散。1904年,江门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设江门北街海关,为广东八大关之一。西方近代工业与文化也随之引入和发展。1925年,江门定为省辖市。1931年撤销市建制,复归新会县辖。1949年10月23日江门解放。1951年1月江门改为省辖市。以后又先后分属过粤中行署、肇庆专区、佛山专区管辖。1983年,江门市定为省辖地级市,实行市管县新体制,下辖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和阳江、阳春7县。1988年,阳江、阳春分出另设阳江市。1992年至1994年五县先后撤县设市,由江门市代管。2002年9月新会撤市设区,并入江门市区。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素称“五邑”而闻名海内外。 http://baike.baidu.com/view/945120.html?wt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