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湖南省保靖县属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改三亭县为保静州。宋太祖建隆元年(960),改为羁縻保静州。元朝初年(1271)改“静”为“靖”,置保靖州。保靖之名始于此时。
地理位置:东经109°12′00"~109°50′00",北纬28°24′00"~28°55′00"之间。位于云贵高原东侧,武陵山脉中段,湖南省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部。
东与古丈县接壤;东南与古丈县、吉首市毗邻;南与吉首市、花垣县相邻;西南接吉首市;西邻重庆市的秀山县和龙山县;西北与秀山、龙山两县相连;北与龙山县隔酉水相望;东北与龙山县、永顺县相连。
东西长62.7千米(程长85千米),南北宽57.4千米(程长70千米),全县总面积1745.88平方千米。保靖县人民政府驻迁陵镇迁陵东路61号。电话区号0743,邮政编码416500,距湘西州府吉首97千米。
扩展资料:
新中国成立后保靖县的建制沿革
1949年11月7日,全县解放,属湘西行署永顺专区。1
952年8月改属湘西苗族自治区;1955年3月,属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至1995年辖5镇20乡、10个居委会,366个村,1.609个村民小组。
2005年行政区划调整后,辖9镇7乡,7个居委会,395个村。9镇即迁陵、复兴、葫芦、毛沟、水田河、普戎、清水坪、野竹坪、碗米坡。7乡即阳朝、水银、涂乍、大妥、夯沙、比耳、清水。
保靖县是国家扶贫重点县,1949年前,经济发展缓慢,1949年以后,各业兴旺,面貌不断改变。但由于自然条件制约,现仍然比较落后,从1984年起是国家扶贫县之一。
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参考资料来源:保靖县人民政府—保靖县行政区划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保靖县人民政府—保靖县的建立和发展
保靖县,隶属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东侧,武陵山脉中段,湖南省西北部,与吉首市、花垣县、永顺县、古丈县、龙山县、重庆市秀山县接壤。
保靖县总人口31万人,世居主体民族有土家族和苗族72399人;辖迁陵、复兴、普戎、毛沟、野竹坪、清水坪、比耳、水田河、碗米坡、葫芦10个镇和大妥、阳朝、涂乍、水银、清水、夯沙6个乡,总面积1760.65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
保靖县的地理环境:
1、地形地貌
保靖县境内重山叠峰,岭谷相间,地貌类型齐全,山、丘、岗、坪交错分布,属以中山、中低山为主的山地地貌,显现出西北和东南高、中间低的“马鞍形”地貌轮廓。县境西北有川河界、白云山、香火山、灵角山四大山脉绵延,其间,海拔900米以上山峰达331座,白云山主峰白云寺海拔1320.5米,为保靖县群峰之首。
2、气候
复杂的地象性状使保靖境内气候因地带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地势高差悬殊的中山地带,呈现出地跨三带的主体气候特征,“山下开桃花,山上飘雪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56℃,无霜期缩短5天,不同高度的季节也就有了差异。
3、水文
保靖县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320~1620毫米之间,在省、州内属偏多的县份之一,但时空分布不均。4~6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40%以上,7~9月则干旱少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保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