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位于中国的东部地区,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
青岛市全市总面积为11293平方千米。其中,市区(市南、市北、李沧、崂山、青岛西海岸新区、城阳、即墨等七区)为5226平方千米,胶州、平度、莱西等三市为6067平方千米。
扩展资料:
青岛市大体有3个山系。东南是崂山山脉,山势陡峻,主峰海拔1132.7米。从崂顶向西、北绵延至青岛市区。北部为大泽山(海拔736.7米,平度境内诸山及莱西部分山峰均属之)。
南部为大珠山(海拔486.4米)、小珠山(海拔724.9米)、铁橛山(海拔595.1米)等组成的胶南山群。市区的山岭有浮山(海拔384米)、太平山(海拔150米)、青岛山(海拔128.5米)、信号山(海拔99米)、伏龙山(海拔86米)、贮水山(海拔80.6米)等。
参考资料来源:青岛市政府——人口简况
青岛在中国地图东部偏北位置。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沿海,胶东半岛东部,中日韩自贸区的前沿地带;濒临黄海,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北与烟台毗邻,西与潍坊相连,西南与日照接壤;总面积11282平方公里,辖7个区,代管3个县级市,2017年,常住总人口929.05万,地区生产总值11037.28亿元。
青岛地区昔称胶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发祥地,6000年以前,境内就有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因树木繁多,四季常青而得名。1891年清政府驻兵建置,1897年德国租借并建设港口和铁路,1914年11月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
扩展资料:
向海而生的青岛,自古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北线起航点和重要枢纽。如今,在“一带一路”规划与建设中,青岛被定位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
作为中国近代最早启动工业化的城市之一,青岛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成为国内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形成了纺织、机械、化工、食品、家电等基础雄厚、门类齐全、规模庞大的工业体系,孕育了一批知名企业与品牌。
当前,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规划中,青岛被确立为重要的核心城市。借助上合峰会举办契机,青岛在加快城市转型、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扩大对外开放、塑造城市品牌等方面加快探索与实践,“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建设美丽青岛三年行动”已效果初显。
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民生工程,也关系到城市历史文化空间、传统建筑形态及其承载的生活方式、市民状态、语言风俗的存续,同时与城市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理念紧密相关,需要合理的设计规划。文化艺术与创意设计成为提高城市生命力、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世界范围内,艺术与设计介入城市空间改造与产业转型,已经成为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以北京“798艺术区”为代表,艺术与设计激活城市工业遗存、催生创意产业集聚的中国模式逐渐兴起并迅速席卷全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岛
青岛属于山东省。
青岛(简称青),旧称“胶澳”,别称“琴岛”、“岛城”,隶属山东省,是世界啤酒之城、世界帆船之都、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特大城市。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辖区陆地面积11282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2240平方千米。青岛市被誉为“东方瑞士”,因古代渔村青岛得名。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
青岛的地质特征:
青岛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新华夏隆起带次级构造单元——胶南隆起区东北缘和胶莱凹陷区中南部。区内缺失整个古生界地层及部分中生界地层,但白垩系青山组火山岩层发育充分,在青岛市出露十分广泛。
岩浆岩以元古代胶南期月季山式片麻状花岗岩及中生代燕山晚期的艾山式花岗山长岩和崂山式花岗岩为主。市区全部坐落于该类花岗岩之上,建筑地基条件优良。
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自第三纪以来,区内以整体性较稳定的断块隆起为主,上升幅度一般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