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区是重庆主城区之一、重庆主城都市区之一,位于重庆市西南部。沙坪坝区自周朝巴国属地起,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融巴渝文化、沙磁文化、抗战文化、红岩文化于-炉,是红岩精神的重要发祥地;是重庆市科教文化区,重庆大学城位于沙坪坝区西部。
沙坪坝区先后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市抗洪救灾工作先进集体”、“首批全国文化旅游胜地”等荣誉称号。2020年11月,沙坪坝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区。
沙坪坝属于重庆沙坪坝区。
沙坪坝区是重庆主城区之一、重庆主城都市区之一,位于重庆市西南部。沙坪坝区自周朝巴国属地起,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融巴渝文化、沙磁文化、抗战文化、红岩文化于一炉,是红岩精神的重要发祥地;是重庆市科教文化区,重庆大学城位于沙坪坝区西部。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沙坪坝属巴国地。秦汉时期,属巴郡。西晋,成汉玉衡元年(311年)置荆州。
南北朝时期,梁大宝元年(550年)置楚州。隋朝,开皇三年(583年),改楚州为渝州。唐朝循隋制。属山南西道。
宋代,崇宁元年(1102年),渝州改为恭州;属夔州路(川峡四路之一,治今奉节)淳熙十六年(1189年),升为重庆府,属四川行中书省;淳祐二年(1242年),四川制置司移驻重庆府。
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置重庆路。属四川行省。明代,先后属重庆府、夔州府、重庆卫、瞿塘卫。清代循明制。隶属于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川东道。
中华民国时期,沙坪坝隶属于四川巴县第一区,治所设于古镇磁器口(龙隐镇)。属东川道。1939年,划入重庆市沙磁区,成为抗战时期中国的文化区和重庆主要工业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属重庆市第三区,功能定位于文化区,1955年正式定名为重庆市沙坪坝区。
2016年7月18日,重庆市政府就沙区政府,同意调整陈家桥街道管辖范围、虎溪街道管辖范围和街道办事处驻地,增设丰文街道、香炉山街道。
2020年12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撤销土主镇,设立土主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