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聚客2022-06-09  13

什么是双减政策具体是指什么?双减政策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新学期伊始,家长们似乎已经感受到了假期重磅推出的“双降”政策带来的变化。可以管到下午6点。一年级或二年级的学生没有作业。一些学校顺势而为,在全校范围内发起“无书面作业日”,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发展体育艺术特长,放学后读书。没有作业,因作业导致的“鸡飞蛋打”的家庭氛围有所改善,亲子关系变得融洽。相信家长的身体也更健康了(前段时间爆发了很多因孩子作业矛盾突发疾病住院的家长)。我相信,孝顺父母,夫妻和睦,家庭幸福,是我们决策者希望看到的。更何况,国家应该脱离教育内部的介入,摆脱培训和教育市场对教育的威胁,让教育回归到公益性和理性的空空间。

“双降”政策出台“快、准、狠”。“快”在于落地时间快。据知情人士透露,“双降”政策从征求意见到实际落地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可以说没有太多曲折和杂音,可以“一锤定音”。而“准”就在于找出导致教育偏差的原因,直接出台相应的政策,对学校、老师、家庭、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等做出各方面的规定。学校教育应该是什么,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校外培训机构应该是什么,有明确的定位和相应的措施。“恶意”是直击要害,不允许校外培训机构有一点喘息的机会。所以政策出台后,股市的教育股惨绿。这时候大家都惊叹了,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决心不可小觑。

“双降”政策的出台是高标准的。如果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双减”并不是教育部下发的文件,而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标准并不低。似乎这可以理解为国家已经把教育改革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和部署,而不仅仅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事情。从政策发布的规格来看,这足以证明国家实施“双降”的决心和力度。

那么,“双减”政策减的是什么呢?

从政策的初衷来看,“双减”当然会减轻学生的负担,“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这就是“双减”的内容。更具体地说,小学一、二年级没有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相应的配套政策是不考试,不排名,不上重点班。看到这一系列的措施,我不禁惊叹,如果所有的政策措施都落到实处,现在的学生甚至比我小时候还要轻松愉快。小时候没有校外培训班,没有作业,但是没有作业,没有考试,没有排名。从负担过重一下子完成“无负担”是好事吗?那不一定。人们应该总是有适当的压力来激励自己。

从“双减”的效果来看,“双减”减轻了家长的成本负担。如果每一位家长都是“双减”政策的坚定执行者,那么相信家长们会省下不少“教育负担”。现在家庭压力大,生活成本高,很大一部分压力来自教育成本。现在养一个孩子的教育成本真的很高,那么在哪里呢?事实上,校外培训费和私教学费都很高。如果大家都选择公立学校,不参加校外培训,也就是俗称的“平躺”,其实花在教育上的钱真的不多。父母的教育负担能不能“减轻”,其实取决于父母是否选择“平躺”。有人说,其实“双减”只会固化社会阶层的划分,因为在政策下,上层还是会重视孩子的教育,不去培训班就要求“私教”;中产阶级通常是知识精英,他们有“鸡宝宝”的能力;只剩下社会下层跟着国家政策选择“躺平”,下一代的教育差距出现,阶层进一步固化。虽然可能有些夸张,但这些说法不无道理。政策的出台,至少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校外培训,同时也减少了一些游走在“鸡宝宝”和“平躺”之间的边缘人群。从家长的角度来说,教育负担还是应该减轻的。

从“双减”的结果导向来看,“双减”减少了对培训机构的依赖和需求。培训机构作为教育的助推器,在教育的不良性竞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资本运作和集团化办学绑架了教育的发展。在“双减”政策下,校外培训机构的资本化运作和学科培训几乎被封杀,力度不可谓不大。从目前的效果来看,至少,很多家长不得不放弃周末的校外纪律培训,工作日往往很难挤出时间进行相应的纪律培训。从这个角度来说,家长不得不放弃一些以前认为必要的校外培训。这种“狠招”也迫使校外培训机构实施转型,有的开设了一些培训家长的课程。从培养学生到培养家长,只能说这是“优胜劣汰”。

按照“一个取舍,另一个取舍”的原则,其实“双降”的背后,是某些方面的“增”。

“双减”的背后,是教师努力的增加。从工作时间来看,“双减”后学校提供托管服务到下午6点,对于工薪阶层的家长来说确实是一个福利。至少,大部分都能实现下班接机。但对于同时身为父母的教师,工作时间相应延长,这也是配套设施要实行教师弹性工作制的原因。当弹性工作制一时难以运作时,当然要体现在薪酬上。所以有规定,课后服务补贴要纳入教师绩效工资增量。

“双减”的背后是学校责任的增加。事实上,“双减”无疑增加了学校的教育责任。改革的思路是,学生只有在学校“吃饱”“喝足”,才会不去校外培训。所以整个改革实际上对学校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甚至让学校感觉像个“保姆”。比如义务教育学校要提供早餐和午餐,有的地方甚至要求“正餐”,学生可以在学校一日三餐,为家长提供一站式托管服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另外,学生在学校不仅要有足够的一日三餐的食物,还要有足够的知识供给的食物,比如提高教学质量,比如教好所有的学生,让学生在学校“学得好”。

“双减”的背后,是父母责任的加重。一些家长对“双减”政策最大的误解是,家长可以尽量把孩子交给学校,不用担心。其实这是对政策的一大误解。有家长反映,在“双减”下没有作业,没有考试,没有成绩排名,更加焦虑。其实变得焦虑是很正常的。在“双减”下,父母的责任更重要。家庭教育应该怎么做,其实是值得家长深思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312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