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的河流或海都有什么

护旗手2023-03-29  27

沈阳市的河流,主要属辽河、浑河两大水系。河流流向基本上是从东北向西南,西部河流是从西北向东南,总长约924.2公里。流经市区的有浑河、新开河、南运河,流经市郊及两县的有辽河、蒲河、养息牧河、绕阳河、秀水河、北沙河等。望采纳

小河沿路位于大东区南部,清代该地已形成便道。1952年,将土道拓建为沥青路。1957年,命名为小河沿路至今,因此处有万泉河,路在河岸边,故名。

自清以降,凡举沈城的八景、十景入选者,小河沿均位列其首,为清代以来诸多文人名士所咏赞,是沈阳最早的公园,名誉国内外。小河沿路原为小河沿北上坎胡同、周家园子胡同,附近还有些曾取名典雅的如“声闻”、“听雨”之类的胡同。据《沈阳县志》记载:“在邑城抚近关(大东关)之东,源出观音阁之涌泉,西流入东水栅栏至魁星楼,过虹桥而南注入南水栅栏,与二道河会,俗呼小河沿,即小沈水也,清波一泓,珠泉万孔,而四时不涸又名万泉河。河之上水草丛生,荷花茂盛,为夏日游人避暑之地。”

清代有诗赞云:“万泉河畔引清流,白舫蓝舆作冶游。六月莲花三月柳,醉人风月似杭州。”另还有诗人赞:“泉流不择地,掘地皆清泉。偶为河上洲,泉脉来涓涓。”描绘了当时园内满地均为泉眼,可见万泉河名之由来。近代诗人钱公来有首《万泉垂钓》诗:“小河沿上柳如茵,画舫竹歌历历春。借问柳阴垂钓客,青衣行酒又何人。”它将小河沿描绘的如诗如画。昔日小河沿为踏青、避暑、垂钓、赏雪之佳处,沈阳从前的八景中如“万泉垂钓”、“万泉莲舟”、“星阁晴霞”等景观,皆在万泉河畔的小河沿。

清光绪十一年(1885),沈姓绅士等人出资在小河沿建起万泉园,疏通河道,点缀林泉,建舞台戏棚,筑亭阁水榭,使湖山生色。1913年,万泉园归东三省官银号经营,并设专员管理,将沿河两岸的商家及说书卖艺者移至虹桥之西南角。虹桥以东种植花木,砌筑山石,铺平道路,路边设长椅供游人休憩。公园的东南角开辟植物园,栽植花木万余株,序列井然,间以亭榭,并养金鱼数十缸。盛夏之际,绿荫蔽日,闲步河岸顿脱尘俗,从南岸过板桥,莲花馥郁,垂柳成行,景色优美。20世纪20年代初,东三省官银号又将所经营的菜园、花圃、鱼池、球场等并入小河沿。从沿湖南侧一条东西走向的便道直通正门,并开挖一条人工河与原湖相通,构成对称的环形湖,湖上有桥两座,一曰“落霞桥”、一曰“卧波桥”,每年万泉河上荷花盛开之际,都要举办盂兰灯会,秋观河灯,游人云集,热闹非凡。

沈阳蒲河发源于铁岭县横道河子乡想儿山,从东北流向西南。蒲河因生有大量蒲草而得名,在辽中县汇入辽河支流浑河,全长205公里,其中近180公里位于沈阳,流经沈阳北部的沈北新区、于洪区、新民市、辽中县。

以前的蒲河两岸多农田,以农业经济为主,现在随着沈北新区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蒲河生态廊道建设的逐步深入和生态环境的全面提升,两岸的土地价值不断攀升。在2010年开始蒲河生态廊道。

扩展资料:

蒲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包括水利、绿化、道桥、污水处理和文化工程,总投资45亿元,共建设7座景观湖、2处湿地、6个文化休闲广场等,实施两岸绿化千万平方米。总体绿化以自然式群植为主,加入水生植物,形成了“一河三湖多湿地、两岸六区十八景”。

休闲广场和文化艺术雕塑的建设,使这里俨然成为汇聚东北地区乔灌木的园林植物科普园区和锡伯文化的展示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沈阳蒲河:从“龙须沟”到亲水河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2969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