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城区。蒙古语称伊克召,意为大庙。建成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扩建,并将大殿屋瓦全部换成黄色琉璃瓦。现存经堂和大佛殿为保存较好的明建筑。因寺内供奉释迦牟尼银质佛像,俗称银佛寺。大佛殿前有明天启七年(1627年)铸铁狮子及铁香炉各一对。寺内还有山门、过殿、东西配殿及九间楼等建筑。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简称“青城”,因召庙云集,又称“召城”,是祖国北疆的历史文化名城。
呼和浩特是一座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众多名胜古迹的塞外名城。独特美妙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历史积淀深厚的古迹名胜,绚丽多姿的蒙古歌舞,精彩纷呈的蒙古式摔跤,这里的一切都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城内有大小庙宇50多座,东南部有华贵雍容的五塔寺、金碧辉煌的席力图召、气势轩昂的“银佛寺”大召、规模宏伟的北门外清真大寺、珍品云集的新华街东口博物馆、博大精深的“广化寺”喇嘛洞召……此外,在市郊还有昭君墓、乌素图召、万部华严经塔(白塔)等雄伟庄严的庙宇。
呼和浩特素有“召城”之称,作为蒙古地区藏传佛教的发源地,在明清几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召庙文化”,寺庙古迹如珍珠般撒落于塞外草原。坐落于旧城区金碧辉煌的大召和席力图召、独具风格的金刚座舍利宝塔(俗称五塔寺)、位于青山秀水间的阴山古刹喇嘛洞召和乌素图召等,构成了呼和浩特“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免名召”的奇观。这些名召背后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五塔寺坐落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的五塔寺后街,在蒙古语里称为“塔本·索布日嘎召”。它以美观的造型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在众多的塔寺中独树一帜,不仅是青城一绝,更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