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江西宜春人,高安作为宜春的一个县级市,在 历史 上还是有过不少名人的。
吴有训这是高安最有名的一位名人了,他是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科学家,教育家,先后担任中央大学校长、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等职务,是中国科学事业的杰出领导人和组织者。
李建华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报务员,走完长征全程的30名红军女战士之一。1946年担任中共佳木斯市委委员兼一区区委书记,同年去世。
白采近代神秘的天才诗人,著名长诗《赢疾者的爱》就是他的杰作,白采也因此被朱自清誉为"这一路诗的押阵大将"。
朱轼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经学家、文学家。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著有周易注解、周礼注解、仪礼节略、历代名儒循吏传等。
陈邦瞻明万历26年进士,史学家,明朝重臣。历任南京大理寺评事、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广东、兵部左侍郎兼户工两部侍郎等职。如今在高安仍然保留完好的陈邦瞻故里祠堂等文物。
高安市,位于江西南昌西部,建县始于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最早取名建成,唐武德五年(622年)为避名讳,改为高安。
自古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名人数不胜数:
一、邓璠
唐懿宗咸通六年科举进士,以才能和道德并选,官至尚书。后由尚书特授江西节度使,权知袁州事。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善治袁州,获得“更待皇恩酬善政,拥篲贲临郡齐迎。”的极高声誉。因赣东北战乱,邓璠携家安居袁郡宜春白芒,成为江西分宜白芒邓家的始祖,享年72岁,葬于白芒蟠龙形。
二、幸南容
幸南容,又名幸显,字惕微,洪城人(今江西高安华林山风景名胜区)。唐国子监祭酒,桂岩书院创办人。
生于官宦之家,自幼聪颖,才名远播,得县乡推重和举荐。唐贞元九年中进士,和柳宗元同榜。与柳宗元、刘禹锡、李绛等交往甚密。
三、沈彬、沈鳞父子
两父子一门双杰,沈彬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其中不少诗句传诵至今。沈鳞才华高,喜研道术,也是当时有名的人物。
四、释惠洪
释惠洪字觉范,俗姓彭,北宋筠州人(今高安)。少年时曾为县小史,黄山谷喜其聪慧,教令读书,后成海内名僧。著有《筠溪集》、《冷斋夜话》等书。
五、契嵩
北宋名僧。7岁出家,13岁落发,19岁游方,在筠州洞山晓聪禅师门下得法。其佛学著作对禅宗史有较大影响。
六、刘恕
刘恕,字道原,高安人。从小就十分聪慧,读书过目成诵。曾为司马光修《资治通鉴》的首席助手,也颇受司马光所器重。将其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史学,献给了《资治通鉴》。
七、周德清
周德清,字日湛,号挺斋。高安杨圩镇睱塘周家人。元代卓越的音韵学家与戏曲作家。他编著的《中原音韵》在中国音韵学与戏曲史上有着非凡的影响。
八、朱轼
字若瞻,号可亭,江西高安市村前镇艮下人。清朝进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著名经学家、文学家。朱轼生活俭朴,高安民间旧的流行酒席“朱公席”,待客时多为四盘两碗,据说是朱轼宴请乾隆时所创。著有《清史列传》等书传于后世。
九、吴有训
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以系统、精湛的实验为康普顿效应的确立做出了重要。曾先后在多年高校任教,培养了几代科学人才。是中国科学事业的杰出领导人和组织才,对中国科学事业特别是新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起了积极的的推动作用。
十、杨实人
著名无产阶级革命者,江西高安市城郊西门大路杨村人,1927年3月入党,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两次被捕,身体受到严重摧残,不得不回老家养病。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又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5月中共高安县工作委员会成立,杨实人任书记,9月前往延安。此后在上海和江西从事革命工作和担任重要职务,于1999年2月8日因病逝世。在其长达73年革命生涯中表现出高尚的人格和优秀品质。
十一、贾石
1937年参加新四军,1938年赴延安,入抗大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一直从事干部工作和财贸工作。1986年出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兼对外贸易仲裁委员会主席。先后被联邦德国总统授予星星大十字级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勋章,被意大利比奥·马祖国际研究中心授予意大利共和国总统勋章,被民主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授予该博览会金质荣誉勋章,被日本首相授予内阁总理大臣奖。
十二、胡耀邦
胡耀邦同志祖籍是江西省高安县华林山下胡村。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其后将一生都奉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当然,高安的名人远不止这些,上述只是摘选了一部分代表性人物,如果要全部罗列出来,估计都能出一本书,所以也不再此赘述了。
高安是归江西宜春管辖的一个县级市, 历史 悠久,县域面积接近2500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悠久的 历史 加上充沛的人口,使高安在 历史 上也是人才辈出,这里就列举几个代表人物吧!
一、邓璠
唐末时期人氏,曾在农民起义频发、 社会 动荡时担任江西节度使,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善治袁州,使治地受战火影响较小,在袁州有极高的声誉。
二、刘恕
他是北宋时期的文士,年少时就天赋异禀,书过目不忘,曾和欧阳修一起考中进士,与司马光交好,后专注于史学,并成为一名出色的史学家,还是《资治通鉴》副主编之一。
三、朱轼
他是清朝初期名臣。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太子太傅,当过乾隆帝师。为官廉洁,刚正不阿,博览群书,世人称赞其“束其励行,通经史百家”,乾隆帝甚至称赞其为“帝师元老”。
四、胡毓秀
她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女革命者,是共产党早期的成员之一,参加过南昌起义,后成为了中国妇女代表团成员之一,还参加了民主德国的国际民主妇联第四届理事会。
五、吴有训
他是近代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曾任清华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晚年担任中央研究院院士期间,还为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科学人才、发展中国科教事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江西的高安 历史 上出过不少名人,这里着重介绍著名的吴有训院士,刘恕和陈邦瞻两位高官史学家,以及为官正直的礼部尚书吴山。 1、刘恕:宋代 历史 学家
刘恕 (1032——1078),字道原,北宋筠州(今江西高安)人。《资治通鉴》副主编之一。巨进士,官至秘书丞。其笃好史学,上自司马迁所记,下至后周显德年末,纪传、私记杂说,无所不览。其在出任广南东路韶州翁源县县令时,广泛采访 历史 资料,为日后编纂《通鉴外纪》打下基础。在向宋英宗推荐人才时说:“馆阁文学之士诚多,至于专精史学,巨得而知者,唯刘恕耳”。刘恕、刘攽、范祖禹等被召为局僚。凡遇史事纷错难定者,多让刘恕把关。宋神宗继位后,将《通志》改名《资治通鉴》。
刘恕治学严谨,对 历史 人物、事件相关的年代、籍贯、官职、族姓等都严格考究,元丰元年(1078),刘恕抱病离世。著有《通鉴外纪》、《五代十国纪年》,后者失传。
2、吴山:明代礼部尚书
吴山(1500——1577),字曰静,号筠泉。江西高安市人。明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官授翰林院编修,不久升礼部左侍郎。后任吏部左侍郎、礼部尚书,嘉靖三十六年加太子太保。
当时严嵩为相,吴山与其都是江西同乡,但从不巴结严嵩。严嵩儿子严世藩欲娶吴山之女,托大学士李本做媒。李本以严世藩名义请其喝酒下棋,但说出严世藩之意后,吴山婉言谢绝,得罪了严世蕃。后来,嘉靖帝想让吴山进内阁,严嵩从中作梗,入阁不成。
吴山为人正直,不媚权贵,甚至敢触逆嘉靖皇帝,遂被提前退休。明穆宗即位,召吴山为南京礼部尚书,坚辞不赴。万历五年(1577)三月十五日卒,年76岁,赠太子太保。著有《吴文端集》等。
3、陈邦瞻:明代著名史学家陈邦瞻(1557——1628),字德远,江西高安人。万历26年进士,曾任南京大理寺评事、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广东、兵部左侍郎兼户工两部侍郎等职。其为官清正为民,勤政务实,处事公正,刚直不阿,在地方屡有建树,在朝廷政绩突出。其病逝于兵部侍郎任上,朝廷为其举行国葬,追认为“兵部尚书”。其平生独好读书,精于史学,有《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和《莲华山房集》传世,为明代著名史学家。
4、 吴有训: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有训(1897——1977),江西高安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
1925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中央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数学物理学化学部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等职。在X射线散射研究中,对康普顿效应的确立和公认有重要贡献。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为中国科教事业等作出重要贡献。
高安还有哪些名人请补充。
还有哪些高安名人请补充。
江西高安还是藏龙卧虎之地,走出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吴有训,虽然他不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但许多“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都是他的学生。
吴有训(1897年4月26日—1977年11月30日),江西高安人,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被称为中国物理学研究的“开山祖师”,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他早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1925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校长等职。他在清华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近代物理学实验室,进行X射线问题
研究。
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X射线、特别是对散线和吸收方面的研究。著有《经轻元素散射后的钼K射线的波长》、《康普顿效应与三次X辐射》等学术论文和研究。
最厉害的是他桃李满天下,培养了一大批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钱伟长、钱三强、彭桓武、邓稼先、王大珩、赵九章、陈芳允等都是他的学生,还有杨振宁、李政道。
他是一位爱国的科学家,曾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中国需要千千万万个像吴有训这样的科学家,他们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知识分子,也是中华民族的铁骨脊梁,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高安是江西宜春的一个县级市,在汉高祖六年,就已经立县,当时叫做“建成县”,唐朝为避太子李建成名讳,以当地地形北高南低,似高而安,因而改名高安。
算起来高安的 历史 超过两千年,算是非常悠久,也出了不少名人,不过高安在 历史 上出的名人,大多说起来都是比较冷门的,尤其是在学术领域,可能这些名人都不太“出名”。
朱轼朱轼是清朝著名的文学家,历经康熙、雍正与乾隆三朝,是康熙三十三年的进士出身,先后担任陕西学政、奉天府尹、浙江巡抚,后成为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显赫无匹。
康熙推崇程朱理学,而朱轼就是当时朝廷之中程朱理学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
除此之外,在高安当地,以往流行的“朱公席”,就说就是当年朱轼宴请乾隆帝的时候所创,因朱轼曾为乾隆帝弘历的老师,因此被御赐“帝师元老”。
幸南容幸南容是唐代著名的教育家,在贞元九年中了进士,与柳宗元、刘禹锡同榜,入朝先后担任太常寺卿与国子监祭酒。
在幸南容主掌国子监时期,唐朝原本遭到破坏的教育制度得以重新恢复,算起来,幸南容是个对于唐朝教育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
在告老还乡之后,幸南容本人在家乡创办了著名的桂岩书院,仅幸氏就读此书院中进士的就有50多人,朱轼也出自该书院。
周德清周德清出身布衣,在文献之中记载不多,然而他却是元代著名的音韵学家与戏曲家,相对于其本人,他编写的《中原音韵》在中国音韵学与戏曲史上倒是地位非凡。
《中原音韵》是以当时北方实际的语音为标准,所定的音韵接近与如今的京话,是研究古代北方语音的珍贵资料。
周德清原本在史料中记载出现的就比较少,虽然他做出的贡献非常大,但除了在该领域有所兴趣与研究的群体之外,对于周德清的名字恐怕也知之甚少。
陈邦瞻陈邦瞻是明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是明朝著名的史学家与朝廷重臣,先后担任南京大理寺评事、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广东等职务。
按照《明史》与《瑞州府志》、《高安县志》等记载,陈邦瞻无论在地方还是朝廷,均清正为民,从无偏私,在福建担任按察使、在河南担任布政使的时候,都有突出的成绩。
陈邦瞻晚年时,本应告老还乡颐养天年,但当时的明朝内外交困动荡不止,陈邦瞻被委以重任总掌兵部、工部与户部,长期为国操劳,最终积劳成疾在任上离世。
吴山吴山是明嘉靖十四年的探花,担任翰林院编修,最终做到了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虽然吴山身居高位,但为人低调简朴,从来不许子女穿着绸缎,按照规矩,吴山的儿子可以收到荫封,可吴山觉得儿子不成才,直接上疏给拒绝了。
当时朝中的严嵩,曾想与吴山结亲,但吴山断然拒绝,因此与严嵩结怨,不过吴山守身刚正,严嵩父子在朝中打压群臣,可却不敢动吴山,但吴山却因与严嵩有怨,主动辞官归乡。
回到家乡后,吴山依旧生活朴素,家中屋舍时常漏雨,而明穆宗登基后想要重新起用吴山,但还是被其拒绝。
如今,高安市城区的筠泉路,就是以吴山的号“筠泉”命名。
熊尚林熊尚林出身贫苦,12岁父亲离世,1930年红军转战高安的时候,17岁的高安主动为红军带路并且加入其中,成为红三军第一纵队的战士。
此后,熊尚林参与吉安战役,历经五次反围剿,长征时,担任先遣部队红一团第一营第二连的连长,也是“大渡河十七勇士”的领队人。
1942年春,熊尚林担任龙崇联合县大队第一中队队长,但就在同年端午节之日,熊尚林在一次战斗中意外牺牲,年近29岁。
吴有训吴有训是近代中国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在1897年生于高安荷岭石溪,1921年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随康普顿从事物理学研究,回国后在江西大学与南京大学任教。
建国后,吴有训成为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与中科院副院长,以及中国物理学会的理事长,其一生为国培养了大量 科技 界的精英人才,极大推动了国内物理学的发展。
说起来,吴有训在近现代中国 科技 发展领域,是个非常杰出的人物,地位极高,只不过吴有训的研究领域与贡献,与普通人没什么直接干系,因此名气可能在大众中不是很响亮。
江西的高安,是县级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江西省中部偏西北。高安县的建县史是始建于汉高祖刘邦六年,当时名为建成。
随着时间滚滚向前,进入唐朝初年时,因为唐朝皇帝是李渊,太子是李建成,为了避太子讳,同时也因此其“北高南低、似高而安”,所以就将“建成”改为“高安”。
那江西高安 历史 上出现哪些名人呢?
高安从汉初建县,但如今, 历史 悠久,名人自是不少,这就就为大家介绍一位——朱轼。
朱轼就是江西高安艮下村人,他是清朝时期的重臣,深受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信任,同时他还是乾隆皇帝的老师,曾做过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等。雍正皇帝赐誉他为“朝堂良佐”。他去世后乾隆皇帝御赐“帝师元老”之誉,谥号为文端,享年七十二岁。
朱轼,字若瞻,他的名字还和宋朝的苏轼(苏东坡)有写关联。北宋时期的苏轼曾经游览过高安艮溪里。艮溪里的人对苏轼很崇拜。所以艮溪里的河就叫苏溪河,艮溪里的山叫坡山。因朱轼对苏轼崇敬,于是就改名为朱轼。
朱轼自幼读书刻苦,精通经史百家。后来在康熙三十三年中进士而步入仕途。他历任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其得康熙皇帝赏识。得雍正皇帝重用,视他为左右助手。得乾隆皇帝倚重。其官至一品、位极人臣而受三帝恩宠,可谓是显赫当时。
重要的是,朱轼是乾隆皇帝的老师,也就是帝师。虽然朱轼在乾隆元年时就因积劳成疾而因病去世。但是他生前却培养出了文武兼备的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在初入学时,是对朱轼行过拜师礼的,正所谓严师出高徒,那时朱轼对乾隆(弘历)很严格。弘历的父亲雍正就看不下去,于是对朱轼说“ 教也为王,不教也为王 ”。意思就是,弘历是皇子,教他,他是做王的人。不教他,他也是做王的人,又何必如此严格呢!
朱轼则是这样回答雍正的:“ 教为尧舜,不教则为桀纣 ”。尧、舜、桀、纣虽都是做王的,但尧舜是圣君,桀纣却是亡国暴君。意思就是,弘历虽终是做王的,但教则可如尧舜圣君,不教则如桀纣暴君。
雍正觉得朱轼说的在理,也就不在过问朱轼的教学方法了。好在,朱轼虽然对弘历严格,但乾隆皇帝知道老师是为他好,并没有因老师的严格而厌烦朱轼。
朱轼在历任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时间里,他为国为民、对国家的安定做出了贡献,故而他得以成为了一代名词,雍正称誉他为“朝堂良佐”,乾隆御赐“帝师元老”。
吴山在宝鸡,处在秦岭和陇山的合围之中,位居群山之首,是中国五镇山中的西镇名山。又名“吴岳”,亦名“岳山”,山势巍峨,五峰挺秀。130多通石碑,记载着几千年来历代帝王将相祭祀礼拜的历史。这是因为它与一位非同一般的历史人物--吴太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传说远在禹夏之际,周太王古公亶父继承后稷、公刘的事业,由一个游牧民族发展为农业先进部落,率领部族从彬地即今天的旬邑、长武、彬县一带,循着漆水和沮水,翻越梁山,迁居到渭河北岸岐山之南的平原地带,安邦定国。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太伯为长子,仲雍为次子,季历为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聪明灵利,相貌奇伟,很有王者风范。古公亶父从周人的长远发展着想,拟把王位传给三子季历,这是因为季历的妻子太妊是姜姓部落头人的女儿。联姻可以达到政治联合。政治联合对于具有雄心但又弱小的周人来说何其重要。深谋远虑的古公虽是如此打算,但又怕引起纠纷。按当时的授权规定,长子太伯顺理成章当继承王位。古公却要打破这个规距,显然是逆风而上,困难重重。这让他左右为难。太伯看见父王愁眉不展,善于洞察秋毫的他,很快就知道了父王的心事,当即和二弟仲雍相商后,就以给父王进山采药为由,奔到离岐山不远(100多公里)的吴山避居,作出非常明智的决定。季历在大哥ֻ二哥毅然出走的情况下,只好接受王位。后来,古公去世,太伯、仲雍奔丧,季历定要将王位还给太伯。而作为具有合法身份继承王位的吴太伯,这回把自己和三弟季历相比较,当是自愧不如,便不心生嫉恨,也不怨天忧人,自己不行就是不行,何必打肿脸充胖子。当即力断,回避退让,相偕二弟再回吴山。季历不愿委屈大哥,追到吴山执手恭让王位。太伯无奈,只好与二弟带着族人南迁,在江苏无锡一带建立了吴国。
在陕西陇县西南,与宝鸡市境交界处。又名岳山、吴岳、汧山、西镇山。《尔雅.释山》以为五岳之一;《史记.封禅书》分吴岳、岳山为二山;两《汉志》谓吴山即汧山;隋唐后志则别有汧山、吴山。盖因冈峦绵亘,延及其南,故一山两名,均属太岳山脉。今山有十七峰,皆高峻清秀,有雷神洞、笔架山诸胜。《元和郡县志.汧源县》:“[吴山]在县西南五十里,秦都咸阳,以为西岳,今为国之西镇山。《国语》谓之西吴。”
吴山座落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新街镇境内,山峰挺拔俊秀。它由五个各成体系又互相接连的山峦(即大贤峰、灵应峰,会仙峰,望辇峰、笔架峰)组成,既有西岳华山之险,又有桂林山峰之秀,实在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名山。相传,它原来的名子不叫吴山,而叫岍山。
唐朝初年,秦王李世民娶大将长孙无忌的妹妹为妻。长孙无忌的老家在宝鸡县香泉公社的孙家村。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封长孙娘娘为皇后。他们夫妻情投意合,恩爱无比,共理国事,使唐朝逐渐强盛起来。
有一年,长孙皇后患奶疮,流血流脓,久治不愈。京师长安所有的名医都看遍了,不但看不好,反而越来越厉害,脓血气味臭不可闻。太宗皇帝十分心焦,却毫无办法。长孙皇后见自己久病不愈,不但无法为太宗分忧,反而使太宗常伴床榻,恐误国事,就推说自己思乡心切,要回乡省亲。唐太宗见她病成这样,没有答应,皇后又说自己要到民间去寻求偏方治疮。唐太宗明知去也无益,但为了不使皇后对生存的最后一线希望破灭,只好让她多带几名随从官员前去。
时值盛夏,轿子出城后,皇后隔窗望见山河美景,顿觉心清气爽,就催轿子快行,可是那帮轿夫怎么也走不快,细看时轿夫们已汗流浃背,一个个捂着鼻子,随从官员、太监、宫娥彩女也都远远地跟在后边。他顿时气上心来,正耍斥责他们,仔细一想,也难怪, 自己一身腥臭气味,定是熏得人家这样。于是她命停下轿子,摘了霞披风冠,脱去锦罗绣衣,交给差官,叫他们全都回去。这帮差官吓得爬在地上捣蒜似的磕头求饶,但当她们弄楚皇后确是实意,犹如脱缰野马似的抬上空轿一溜风地回长安去了。
从此,皇后独身一人,晓行夜宿,艰难地行进在关中古道上。饥了,吃的是农民的粑粑馍,渴了,喝的是山泉水。一天傍晚,长孙皇后行至一个偏僻的山沟,正愁无处歇息,却见前边林荫深处有座庙院,近前见是座华佗庙,推开虚掩的庙门只见庙内整洁清静,蜡烛高燃,华佗塑像端坐供台,香炉内几炷香还冒着清烟。皇后忙点上一炷香,跪地祈祷, 口中念念有词道: “都说你是位神医,最能替人解除病痛,不知能治好我的奶疮么?”言毕又摇摇头,叹息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参拜毕,自觉困倦,便就地和衣而睡。不知过了多久,只见一个人跪伏在地, 口称有罪,皇后慌忙坐起问道: “你是何人,身犯何罪?”那人道: “臣民华佗,不知皇后驾到,有失远迎,故而前来请罪问安。”皇后听说是华佗,连忙说; “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华佗起身站立一旁。皇后道: “既是神医到了,请救我一命,恩同再造,永生难忘。”华佗道; “臣民此番前来正是此意。皇后不必多虑,此疮并不难治,只需十年陈黄酒洗浴便会好的。”她刚要问到何处去找时,华佗道; “此番西去,定能找到。皇后保重,臣民告辞了。”说完作了一揖,便转身出了庙门。皇后这才想起自己还未感谢人家,急忙起身追出庙门,不防脚下绊了一跤,惊醒过来,原是—梦。此时,夭色徵明,皇后拜过华佗塑像,便起身上路。
皇后边走边打听,一路上见的酒家不少,都没有十年陈黄酒,她几乎要绝望了。这天傍晚,长孙皇后来到贾村西塬上,老远就闻到一股酒香,一打听,是吴家沟吴岳开的酒店,就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前去打听。
酒店掌柜吴岳,三十四五年纪,是个老实憨厚的人。他家祖辈靠酿酒为生,远近闻名。这时他正准备第二天的赶集货,忽见一妇人走来。那妇人来到门口,深施一礼道: “问大哥,贵店可有陈年黄酒么?”吴岳见这妇人虽穿着朴素,言谈举止却稳重大方,相貌十分惊人,猜想可能是个知书达理之人,就对她敬重三分,忙上前还礼并问她姓甚名谁,家住哪里,打听黄酒作何物用?皇后推说自己家居香泉,姓宋,并将黄酒能治好奶疮的事说了一遍。吴岳听了很是同情,说, “实不瞒大姐,小店黄酒倒有,就不知能不能用?待我与你看过。”说完走了出去。
原来这吴岳家确有陈年黄酒。十二年前的一天,父亲叫他担担黄酒去贾村街卖,他打开窑门装酒,冷不防缸里窜出两条碗口粗的花蛇, 口里喷出一尺多长的火焰冲向他来,吓得他一声惊叫,跳出窑门。此后,每到夜深人静,常会听到蛇尾的击水声。因此十多年来,窑门紧锁,没敢再进那窑。前几天,妻子带上两个娃住娘家去了,他走进窑门仔细听时,一点声响也没有了,拨开窗户扔进几块小石头,也毫无动静。他这才一手端灯,一手拿棍,小心翼翼地走了进去。窑门开处,酒香朴面而来,看那酒缸时,清亮见底,那有什么长虫,一颗提到嗓子限儿的心,这才放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吴岳出来说“算你有运气,酒好着哩。”皇后一听,喜出望外,就央求吴岳取酒让她洗疮。吴岳明知此酒不能再卖了,就把她领进窑里说: “小店酒多的是,你就随便用吧。”说完顺手关上门,走了出去。
皇后多日来很少饮酒,今日闻到酒香,不免酒瘾发作,尽管这酒比起皇宫的酒来有天地之别,她也顾不了这许多,拿起木勺舀了满满一勺一饮而尽。饮了酒,她才舀了半盆黄酒,脱掉上衣洗起奶疮来。谁知刚一动手就觉得钻心似的疼痛,她不由得“哎哟”大叫一声。吴岳在外边听见喊声,以为是长虫出现,提根棍子慌忙冲了进去,急问是怎么回事?当他看清没有长虫,而只有皇后那裸露的上身时,惊得赶紧退出窑门。皇后连忙披好衣服,央求道: “敢劳大哥帮帮忙,我疼得实在不敢动手。”吴岳感到十分为难,就说; “自古男女有别,我怎好给你去洗?”皇后忙说: “事到如今,还管什么男女有别,只要能治好我的奶疮,便是救我一条性命,那管这些清规戒律?”吴岳见他说得恳切,便点头应允。
这吴岳不但是个酿酒好手,还略通医术。他用手轻轻将皇后乳房内的脓血慢慢挤出来,然后蘸上干净的黄酒灌洗。洗毕刚要安排皇后歇息,同村李二突然闯进门来,嚷着要喝酒。这李二是村里有名的二杆子、快三十岁了,还没娶下媳妇。他看见皇后,眼珠子不停地打转转。吴岳忙把他领进厨房,打上酒来。李二边喝边戏谑道: “吴哥,嫂子才走了几天,你从那里弄来这么漂亮个野婆娘?”吴岳气得脸色铁青,压低声音道: “不许胡说!”接着他将前情略讲一遍。李二依然阴阳怪气地嘻笑。吴岳上前一把抓起他的脖颈道:再胡说,我就捶死你!”说着抡起铁一般的拳头就要打。李二见吴岳认真起来,吓得慌忙告饶,吴岳这才放开了他。李二走后,吴岳安排皇后住下, 自己到另一个窑里去睡。长孙皇后身体十分疲倦,躺下不久就睡着了。半夜醒来,觉得奶头疼痛慢了,便知是酒力发挥了作用。她接连又在吴岳店里洗浴两天,乳房上便坐上了一层痂,也不甚疼了, 自觉疮势好转,千恩方谢辞别了吴岳就要动身起程。吴岳装了满满两萌芦黄酒,送她上路。
皇后离京不到半年,西宫娘娘玩弄权术,乱施淫威,内宫乱作一团。唐太宗为此很忧虑,十分怀念他的贤内助长孙皇后。正欲派人打听皇后下落,却接到陇州奏章,得知皇后已回到乡里,病也治好了。太宗喜出望外,亲写御书一封,派人将皇后接了回来。
皇后回京后,念念不忘吴岳救命之恩,就禀明太宗皇帝,派人前去接吴岳进京封官领赏。朝廷大臣来到贾村塬后,不知详细地址,就在街上四处打听,偏巧问到李二。李二问清情由,指了方向, 自己先奔回村里报信。他突然生出了个念头,想吓唬吴岳一下。就故意慌慌张张跑到酒店,气喘吁吁地说: “这下可不得了啦!那次在你店中洗奶疮的妇人原是当今长孙皇后,这事让皇上得知后,派人捉你来了!朝廷兵将已到了贾村街,我亲眼看见的!”吴岳瞪大眼睛疑惑地说; “这话当真?”李二一本正经地说, “这回不哄你。锤子砸在磨扇上——石打石!”吴岳坦然地说, “你要哄我咧,为人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我有怕的啥呢?”李二冷笑了一声,说; “怕啥”?你留人家住了两天三夜,恐怕你跳到黄河里也洗不清咧!”吴岳见李二说得一本正经,不象哄骗人的样子,心里暗想,是啊!从古到今,那个皇帝不错杀几个人?与其让人杀了,倒不如自己死了落个囫囵尸首。”他没有再多想,拿根麻绳,径直下了七盘坡。
傍晚时分,朝廷大臣来到村上,说是要请吴岳进京封官领赏,急得妻子儿女跑前跑后找不见人。第二天寻到岍山脚下时,吴岳已吊死在一棵弯腰柏树上了。朝廷大臣只好搬上吴岳家老小进京复命。
唐太宗孙长皇后听说吴岳自缢身死,十分悲痛。皇上传下御旨:封吴岳为成德王,把岍山改为吴山,并增设吴山县,派尉迟公敬德在吴岳自缢的地方监修庙宇,塑造金身。那时全国名山分为,五岳,四镇,吴山被封为西镇。
从此,这里香烟不断。据说唐太宗和长孙后皇后还亲自庙上祭奠过呢。
中国历史上的“五镇山”是和“五岳”齐名的名山:分别为西镇吴山、东镇沂山、北镇医巫闾山、南镇会稽山和中镇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