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会是下一个中国吗

滥竽充数的道理2023-03-28  19

是的,原因如下:

1、经济

现在印度的GDP位居世界第八名,经济总量为2.1万亿美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 世界各国GDP排名),GDP总量比俄罗斯还高。

世界前八国GDP是这样的:美国中国为10万亿美元俱乐部成员,日本为4.7万亿不到5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德国为3.7万亿,法国、英国、巴西都为2.5万亿左右,在下面就是印度了。也就是说印度跟前三位相差不大,也就差了4000亿左右,按照世界银行对印度2014-2018年每年增长8%的预测,印度在2014年将达到2.6万亿、2018年将达到2.8万亿,位居世界第五位。

印度其实有点像10年前的中国,中国在当年也是一年超过一位老牌资本主义国家,GDP迅速跃居世界第三位。有了足够的经济能力,外购武器就成了有源之水,就有了实现的可能。对比一下著名穷国越南购买苏30,一次咬咬牙、狠狠心才买12架(第一批是苏30是8架,第二批苏30是12架,这是第三批);再参考印度大手笔——126架阵风战斗机,就可以对比出经济实力对于国家的影响。

2、人口

印度人口12亿,是世界上两个人口超10万亿的国家之一。其人口虽然很多,但是结构合理,印度的平均年龄为26岁。中国是老龄化严重,而印度是年轻化严重。参考一下中国的用工荒和劳动力工资的不断上涨,已经各类工厂迁出中国,得出结论中国的人口红利基本上消失殆尽。而印度人口资源,就是一个让人羡慕并嫉妒的人口资源结构。

有了足够的人口就有了发展制造业的资本。制造业是什么,就是人口——大量的高素质人口才能撑起制造业。(美国汽车城——底特律为什么衰败,底特律还是以前的底特律,但是里面的高素质人口没了,都变成黑人、墨西哥人了,所以就衰败了。)印度人口素质有高有低,印度的高层次人口,跟英国人无异,所以才能在软件业上取得惊人的成绩。

人口有什么用处,人口就是资源,人口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足够的人口则是万万不能的。有很多网友提出问题:二战时德国怎样才能获胜,有很多人提出N多观点,但是只要有一条,就可以使德国利于不败之地——再给德国4000万人口(日耳曼人)。二战德国只有8000万人口,德国就靠这8000万人口,向南面横扫北非,向东占领苏联大片国土,向西欺凌英国。如果再给德国4000万人口,占领全欧洲不成问题。

现在英国为什么衰落,其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人口不足,英国的人均GDP跟美国相差不大,但是英国只有不到5000万人口,而美国是3亿人口,如果英国有美国的人口,那么英国的GDP总量应该为15万亿,而不是现在的2.5万亿。

制造业通常都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造船、造汽车、造飞机、电子都是如此。俄罗斯能的航空工业是非常发达,中国的航空工业能迅速崛起,印度将来也能发展航空产业,都得益于大量的人口。而澳大利亚则不行,假如航空及附属工业需要200万人口,那么这些人口仅相当于中国一个地级市人口的几分之一,而却相当于整个澳大利亚人口的十分之一。所以人口大国能拿出这部分人口搞工业,人口弱国则不行。

3、印度的资源。

印度的自然资源有丰富的一面,也有欠缺的一面。

以粮食来说,印度只有3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仅相当于中国的三分之一),但是耕地就有1.6亿公顷(而中国是1.2亿亩,中国国土是印度的3倍,而土地却是印度的四分之三)。换句话说印度有一半以上的国土都是耕地,所以印度才能以300万的国土,养活了12亿人口。

当然了,有利必有弊,印度国土上平原多,山地就少。山地少,矿产资源就少,印度除了煤、铁锰铝储量不错外,其余矿产储量都不算多。印度的黄金储量只有86吨,而中国2013年黄金产量有428吨。印度的石油总储量才8.9亿吨,中国大庆油田自己储量就56亿吨。好在印度靠中东隔海相望,去沙特买石油,方便快捷。再就是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缺少什么去外国买即可,只要您有美元。

4、教育

印度的官方语言就是印地语和英语,多年的英国殖民统治,不但给了印度大一统的思想,而且导致印度英语教育发达,其实高层印度人跟英国人无异,无论是思想还是教育。亚洲高校前200位中,印度高校有13个,次于中、日、韩、中国台湾,名列亚洲第五。

5、地理

印度周围无强国。

北面印度近邻中最强的一个国家——中国,但是两国隔着世界上最高的山---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两国发生大规模陆地战争,是很难以想象的事,最可能的是发生空军大战。

印度战斗机为300架三代机,中国为1000架,印度远不是中国的对手,但是印度周边强敌不多,而最强的巴基斯坦也只能自保;中国周围强敌太多,而且中国最主要的敌人是海上的日本、美国,所以中国空军不可能对印度有太大的压力。毕竟,中国空军主力要部署在东南沿海的。

西面是巴基斯坦,人口与GDP都跟印度差距很远,历次印巴战争都是被印度按着打,领土都丢了一半(指孟加拉国独立),就这么惨,还被尊称为伊斯兰世界第一强国。

剩下的孟加拉国、泰国、缅甸连与印度对抗的资格都没与;斯里兰卡、尼泊尔、马尔代夫干脆就是印度的附属国。隔海的沙特、伊朗、也门、索马里也根本没有跟印度对抗的资格。

印度的周边环境可以总结一句话,喜马拉雅山是中国的,印度洋是印度的。

6、海军军力

印度军力总起来将世界前十,跟前任宗主国英国已经相差不大。

印度有2艘航母;英国有2艘航母(其中威尔士亲王号建造中,而且其舰载机F35型过量年才能到货);

印度有3艘加尔各答级神盾舰(另有4艘P-15B加尔各答改进型--计划中);英国有6艘45型神盾舰。

印度16艘潜艇,其中核潜艇2艘(包括租借俄罗斯1艘),常规潜艇14艘;英国核潜艇11艘。

驱逐舰(除去神盾舰外的驱逐舰):印度8艘,英国0艘。

护卫舰(千吨级以上)印度19艘,英国13艘23型

在海军方面,英国和印度两者在伯仲之间;陆军方面,印度远超英国;空军方面,两者基本相若。所以我们说,印度在军力上已经超过前任宗主国了。(一般的军事实力排行榜都把印度排名第四、中国排名第三。)

7、大国的成因有以下几点:

国土、资源、人口、GDP。这其中人口数量和素质(也包括高效的政府,合理的制度)是最主要的。具体例子参考韩国、日本台湾,韩国日本台湾没有什么自然资源,但靠高素质人口,很快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而对比就是乌克兰,其粮食(世界第三出口国)、重工业(中国都眼红的“安东诺夫航空科技综合体”就在乌克兰)、钢铁工业(世界第十)、教育、科技都是世界数得着的,但是由于10年三巨头(尤先科、季莫申科、亚努科维奇三人)政治乱斗,无心搞经济,结果是独联体第二强国,变成了欧洲的阿富汗,这是鲜血淋漓的例子。

综上所述,印度不成为世界性大国,天理不容。(当然了,这个速度不会很快,另外笔者不喜欢印度,但是事实就是这样)

你好,以下是我们伟大而又极具传奇色彩的纳粹领袖希特勒的闪光点

1、他的辩才很好,而且思路很新,象现在那种做飞机、汽车马不停蹄的到各地拉选票的方式就是他最早使用的,所以才能让如此严谨的德国人陷入疯狂吧。

2、他的生存能力很强,曾经经济十分拮据,一度在街头靠卖画为生,可惜现在很难找到这些画,不然都价值不菲.另外是一战的幸存者。

3、知识方面历史人文知识相当丰富,从小就喜爱历史,也是他比较擅长的,可能这样使他比较能掌握该国的人性特点加以利用吧。

4、意志十分坚定,一旦认准目标,就一定要达成。

5、精力十分充沛,因为是独裁者,所以的事几乎都要过问。

6、极度的有自信

7、敢于面对流言蜚语,社会压力,他和自己的外甥女发生了恋情。

总结:虽然在历史上是个反面人物,但身上还是有很多优点的。

能通过广播挑起二战:口才好,非常具有煽动性。

野心大,他不吸烟,不喝酒,对画画颇有研究。

自尊心强--自杀的

一:不抽烟

二:不饮酒

三:不赌博

四:不好色

五:政治清廉

六:热爱自己的事业

七:爱国

八:曾经是一战战斗英雄

九:对于美术有一定修为

阿道夫·希特勒,对于全世界的来说是个很敏感的名字!一提到他,就跟罪恶滔天联系在一起。

出于某种莫名的好奇,开始从另一角度对希特乐进行评价,当然,因为本身不是处于受害的位

置,所以心安理得给希特勒找优点!!!我无意为这个人树碑立传,但是事实不容回避。

不得不承认,希特勒生在奥地利,不是德国人,对于德国一个外国人没有政治经验,没有金钱,没有政治背景,但是却在不到十四年的时间就爬上了一个主要的世界强国的元首宝座,这确实是令人瞠目。却是个狂热的种族主义者,特别恶毒地憎恨犹太人。杀掉世界上每一个犹太人是他公开明确的目标,纳粹分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建造了庞大的集中营,营内设有巨大的毒气室,几乎有6百万犹太人就这样惨遭杀害。这正是他心理扭曲的一面,使得他十分热衷于这项谋杀计划,在战争末期德国民用和军用燃料短缺时,畜车却不停地向死亡营驶去,执行着阴森可怖但无益于军事的任务。

现代人,只要稍读过政治的,都喜欢用辨证眼光去审视一切,可以说,希特勒并不符合辩证法,或者说,辩证法并不适用于希特勒。也就是说规律不是绝对的,任何规律都有例外,所以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我们经常把事情一分为二来看,但并不是说,有缺点的人一定有优点,而是那些缺点能够成为我们的反面教材,能够吸取教训。其实,就我理解,希特勒最大的优点就是唤醒世人反法西斯的觉悟,但是玩火必自焚的道理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再仔细想下去,难道他只能作为别人的前车之鉴吗?他身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优点吗?

其实在他的一些日常习惯上可以发现,他不抽烟,不酗酒,不赌钱,不玩女人……如果他是个普通人,肯定是女儿母亲们口中的好女婿。但是,另一方面,他把省下来的钱拿去印刷《我的奋斗》,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指挥着几百万军队横扫欧洲;省下来间,用来发表种族主义的蛊惑性演说,保持充沛的精力,通宵达旦地策划“巴巴罗萨计划”……

结果,那些优质特点在他身上全成为他干坏事的基础和条件了,所以,面对着他那些助纣为虐的优点,怎么能冠与优点这个美称呢?

所以,如果时间能倒流,真希望希特勒是个烟鬼,是个酒徒,是个赌棍,是个色迷,也许历史就此改写……也许千万和平爱好的人会把烟酒赌色赞颂为优点。

结果,某种品格一些人看来是优点,一些看来是缺点。在特定某同人身上体现出来,一些人看是优点,一些人便成了缺点。倒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扯上一点关系,这便是相对的优点和缺点。

在我看来是没有绝对的优缺点。

在理想的世界中,抽象的理论里和人们的情感倾向上,我们都能举出数不胜数的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优点。可惜的是,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不是理想的,不是抽象的,也不完完全全是情感的。每一种品格都是通过外在行为而反映在某个事件中。

这就使我们表面上评论一个人的内在,实际上我们却在评论他的外在具体行为,通过具体行为去断言一个人的内在。

想通这层道理,便可以很好的理解为什么在评价希特勒时产生这么多的争执。其实造成这种差异不是希特勒,而是评论者造成的。

事实就是事实,他造成的惨剧不容推翻,但是他一些措施我们换个位置想一想还是很好理解的,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他没有帮助日本,站在历史的角度,作为一战后遭受¨胜利者¨苛刻的要求的德国的元首,这是他应该做的。1933年,希特勒上台执政,为了洗刷一战的耻辱,他撕毁了“凡尔赛”合约,依然举行大规模地扩军备战活动。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为了自己民族的利益,他放弃了逃避,选择了反击。在坚强意志的支撑下,希特勒胜利了。德国恢复了一战中的霸主地位

1933年希特勒刚上台时,德国经济几乎陷于停顿状态,失业人数高达600万,如果加上400万临时工,算上家属,德国6600万人口中,几乎一半在饥饿和贫困线上挣扎。1933年2月1日,也就是希特勒上台的第三天,他就在广播电台发表《告德意志国民书》,声称政府要“拯救德意志的农民,维持给养和生存基础!拯救德意志的工人,向失业展开一场大规模的全面进攻!”通过纳粹当局的努力,到1938年德国失业率仅1.3%,而同时美国失业率为1.89%,英国为8.1%,比利时为8.7%,荷兰为9.9%。用纳粹党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创造了“消灭失业的经济奇迹”。

在 在着力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纳粹德国也高度重视社会福利政策。希特勒在1930年就说过:“用警察、机关枪和橡皮棒,不能持久地单独维持统治。”这不仅是他的思想,也是他的实践。希特勒上台后大力推行社会保险制度,增加和提高国民的社会福利,扩大了职工的有薪休假制度,劳动阵线在疗养胜地鲁根岛等地,修建了一批疗养院和旅馆,建造“力量来自欢乐”旅游船。仅1937年1年内,全德约有1000万人参加“力量来自欢乐”的休假旅游,一时间纳粹报刊、电台和电影广为宣传“过去只有资产阶级才能享受的休假旅游,现在纳粹德国的工人也成为可能”。德国还通过劳动美化活动来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1938年夏天,希特勒甚至声称,德国要实现“每个德意志职工拥有一辆小汽车”。纳粹并非完全是在玩“吹牛政治”,就经济发展而言,从1932年到1937年,国民生产增长了102%,国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纳粹创造了德国经济恢复的奇迹。

一个始终笼罩在战败国阴影中的民族,自然容易激动于在国际舞台取得的成就。就连体育,包括1936年柏林奥运会,都成为了德国政治宣传的工具。希特勒亲自担任柏林奥委会大会总裁。他下令用16吨铜铸了一座奥林匹克巨钟,建造了一座高达70米的希特勒钟塔,建了一座能容纳10万人的运动场,建了一个可容纳2万名观众的游泳池,并修建了比洛杉矶奥运会更豪华的奥运村,而且大肆宣传德国的“繁荣与昌盛”。为了开好1936年柏林奥运会,希特勒不但允许一些德国犹太人优秀运动员代表德国参加竞赛,甚至还任命犹太人沃尔夫冈·菲尔斯特纳尔负责管理奥林匹克村。1936年8月1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希特勒宣布开幕。会场上飘扬着纳粹旗帜,德国运动员通过主席台时,行纳粹礼,高呼“万岁—希特勒!”德国第一次通过电视播放了奥运会比赛盛况。当时,希特勒完全有理由称这是历史上最盛大的一次奥运会。在这次奥运会上,德国获金牌33枚、银牌26枚、铜牌30枚,拿了世界第一。

希特勒在战前的另一个成就,就是通过不流血的外交征服,一步步使德国从一个战败国成为了“正常”国家。根据1919年6月28日的凡尔赛和约,德国一共丧失了拥有7325000人口的73485平方公里的国土,从1920年3月21日起,德国国防军减少到10万人,而且只能用于维护德国内部秩序和执行边防警察任务。凡尔赛和约禁止实行义务兵役制,不准有任何空军武器。当然,这是一个地位低下的战败国,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正常国家。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就立即秘密重整军备。1935年,德国实行陆军普遍征兵制,并正式成立空军,接着又大造军舰和潜艇。国际联盟对德国破坏凡尔赛和约的行为只是口头上抗议,没有谁准备用武力制止希特勒的扩军备战。1936年,希特勒派兵占领了“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公约”明确规定的“非军事地带”莱茵兰。开始他宣称这次占领“纯属象征性质”,还提出要跟邻国签定为期二十五年的互不侵犯条约。1938年3月,奥地利“回归”德国。半年后,希特勒又要求有350万人口的苏台德地区回归德国。希特勒说这是他向欧洲提出的“最后一个领土要求”。古德里安说:“萨尔地区的收回,军事自主权的建立,莱茵河地区的占领,奥地利的合并—这些事情都能够得到全德国人民的拥护,甚至于外国也都不乏表示同情的人。”到入侵波兰时,希特勒仅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使德国的空军力量超过英国,陆军力量也超过法国,成为欧洲军力最强大的国家。德国再次成为欧洲强国。

作为个人,希特勒是个素食者,不喝酒,不抽烟。就连古德里安也说:“从个人方面来说,他的生活方式是很高尚纯洁,很值得人敬佩的。” 他具有杰出的演说才能,从希特勒鼓动人们采取重大行动的能力来判断,他可能是整个历史上最精湛的演说家。

台词:

希特勒?也许大家对他很反感,但我认为,他的某些精神是令人敬佩的。

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德国被打败了,被瓜分了。当然,对战胜国来说这是天大的喜事;而对战败国来说,却是空前的耻辱。

国破了,家亡了,人民流离失所,各奔东西,去寻找新的生活支点。他们复兴国家的意志被打败了,被泯灭了。但是希特勒没有,国破了,家亡了,他反而激发了与失败决战到底的意志和精神。

1933年,希特勒上台执政,为了洗刷一战的耻辱,他撕毁了“凡尔赛”合约,依然举行大规模地扩军备战活动。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为了自己民族的利益,他放弃了逃避,选择了反击。在坚强意志的支撑下,希特勒胜利了。德国恢复了一战中的霸主地位,希特勒也成为了德国历史上的“伟人”,。

希特勒的一生是一个人该如何奋斗一生的标本,抛开其意识形态不说,就说他那种对某一个理想的执著追求,从来不会放弃。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崇拜他,他给我的灵魂注入了永不言败的精神。是他给了我从失败中走出来的信念,是他给了我与困难战争到底的决心。他让我永远立于不败之巅。

读了上面的文字,我相信,你一定

会理解我的崇拜。

阿道夫·希特勒(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生于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的边界城市布劳瑙(Braunau am Inn,林茨,莱茵河上的Braunau),卒于柏林。希特勒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的总裁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早年曾因暴动入狱,并在狱中写下我的奋斗一书,表达出他多方面的观点,如兼并奥地利,反犹和独裁。1933年1月30日出任德国总理;通过"帝国大厦纵火案"打击异己党派。1934年8月1日德国总统兴登堡病逝,希特勒兼任德国总统,并将总统与总理两个职务合二为一,拥有无限的权力,并命令所有军队以及法官和政府官员向他宣誓效忠。作为元首和总理,他成为国家政权的单独执掌者即独裁者,把军队和教会之外的所有政治社会机构都一体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他执政期间的德国被称为纳粹德国或德意志第三帝国。

在第三帝国初期阶段,他的某些经济措施一度使得德国经济走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泥潭,也因此以及富有煽动性的群众运动而获得下层民众的支持。

不过在政治体制上,希特勒领导下的德国相对魏玛共和国时期是倾向于极端民族保守主义的。他和墨索里尼领导的意大利、东条英机领导的日本联盟结成轴心国,这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军队在他的领导下干涉西班牙内战,扶持佛郎哥政权,并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入侵波兰、法国、苏联等国家。

国内方面,他实行法西斯式的一党恐怖专政,仇视且排斥其它非纳粹政党和思想,包括共产主义运动,他建立的第一个集中营即为关押共产党之用,他还鼓吹民族优越,仇视其它民族。在国内建立冲锋队、党卫军、盖世太保等独立于国防军外的纳粹军事组织。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在希特勒的领导下的第三帝国期间,德国以及其占领国领土上大量建造死亡集中营,犹太人以及其他人种的遭到了大屠杀。根据粗略估计,期间总共有约600万犹太人、数千万其它人种因为希特勒的种族灭绝政策而被屠杀。

在战争方面,希特勒在军事上摒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模式,创立了并且实践了闪电战、空军支援等新型战争模式,改变了战争的形态。

1945年4月28日,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市区。当天夜里希特勒与爱娃·布劳恩举行婚礼。30日15时30分,希特勒夫妇双双自杀身亡。1945年5月8日夜,纳粹德国正式投降。德国战败.

有演讲天赋(不准备演讲稿也能把人说得人心激动)

有军事才能(占领了太多地方了)

懂得迷惑别人(跟苏联签和平条约,但后来又打苏联)

会把群众的心抓住(使德国二战战败后,工人们还扛着大牌子支持他)

有经济才能(使当时的一战战败国复兴,还差点赶上美国)

但没文采(《我的奋斗》一书逻辑混乱)

有野心(这个不用解释)

有文采(口述成《我的奋斗》)

有才干(不然怎么会当上纳粹党主席,而且身兼德国总统总理?)

有军事才能(占领了多少地方啊)

马松涛:中国应该学习希特勒的速富团结之优点

他对德国来说相当于中国伟大的毛主席

三、怎样利用经纬网定方向

1.根据两地纬度判断南北方向

若两地都是北纬,纬度数值大的地点位置偏北,数值小的地点位置偏南;若两地都是南纬,纬度数值小的地点位置偏北,数值大的地点位置偏南;若两地中的一地为北纬,另一地为南纬,则北纬的地点位置偏北,南纬的地点位置偏南。北极点四周皆为正南方向,南极点四周都是正北方向。

2.根据两地的经度判断东西方向

若两地都是东经度,经度数值大的地点偏东,经度数值小的地点偏西;若两地都是西经度,则经度数值小的地点偏东,经度数值大的地点偏西;若一地为东经度,另一地为西经度,则把两地的经度数值相加,如果他们的和小于l 80。,那么东经度的地点偏东,西经度的地点偏西.如果两地的经度和大于1 80°,那么西经度的地点偏东,东经度的地点偏西。 四、怎样利用经纬网量算距离

首先明确,地球为近似球体。所有经线均为半圆,其长度约为赤道的一半,故可得出同一经线上纬度差1。经线长约为ll 1 km;所有纬线均为圆,且长度向两极递减,与赤道关系可表示为L纬=L赤•cosa(a为地理纬度).故可推得任一纬线圈上,经度差1°.其长约为11 l•cosα km。

1.若A、B两点经度相同,则只要算出两点之间的纬度差,再用纬度差乘以11 1 km即可。

2.若A、B两点纬度相同,A、B两点间距离约为1l l•θcosαkm,其中θ为A、B两点间经度差.,α为A、B两点的地理纬度。

3.若A、B两点经度不同,纬度也不同,计算两需要进行模糊估算。一是可以先假设两点的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二是可以先算出比例进而算出两点间距离。

【注意】 (1)60°纬线的长度相当于赤道长度的一半。(2)纬度数相同的纬线其长度相同。

五、地球上任意任意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球面上两点(不在同一条经线上)间的最短距离为球面上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具体掌握以下两种情况,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1.若两地经度和等于1 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程经过两点,具体又分为三种情况。

(1)同位于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北,过取点后,再向南。(如上图中的图I)

(2)同位于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如上图中的图Ⅱ)

(3)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这时需要讨论,要看过北极点的为劣弧还是过南极点的为劣弧,确定后再讨论。如果过北极点为劣弧.则先向正北,后向正南;反之则先向正南,后向正北。-

2.两地经度和小于1 80。,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是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具体又可分为两种。

(1)A地位于B地的东方,从A到B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上。 (如上图中的图Ⅲ)

(2)A地位于B地的西方,从A到B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讨论,方法同上。(如上图中的图Ⅳ)

(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人,在地球上的任何地点,始终不改变方向,沿着经线向南或向北走,最终会到达南极点或北极点。但过极点后,再向前走,就改变方向了,因而沿着经线不改变方向往前走最终是不能回到出发点,这是因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且纬线是一个整圆。

例2.从A地(60°N,90°E)到B地(60°N,14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东走

B.一直向西走

C.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D.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简析:如果将地球近似看着正球体,过地表两点和地心的平面与地表的交线为一正圆,该圆被地表这两点一一般分为优弧和劣弧,其中劣弧为这两点间的最短跳距离,因此,当这两点位于赤道或同一条经线(圈)上时,这两点的最短距离为赤道或该经线(圈)被这两点分割的劣弧长度。答案:D

【例3】不考虑海陆、地形、冰雪等条件,有人从极点附近(包括极点)某地出发,依次向正北走5千米,正东走35千米,正南走5千米正好回到原地。从极点上空看,向东走时可能

A.逆时针走了<180º的圆弧B.逆时针走了>180º的圆弧

C.顺时针走了<360º的圆弧D.顺时针走了>360º的圆弧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绘出南极点或北极点附近行走路线图1-1-10,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从题意分析可知,此人可能位于北极、或南极点附近,向北走5千米,逆时针沿周长为35千米的纬线一周,又向南走5千米,正好回到原地,也就是顺或逆时针走了360º的圆弧,但不符合题意。此人也可能位于南极点,向正北走5千米,若认为半径是5千米,沿纬线顺时针走360º的圆孤约是31.4千米(圆的周长是2лr,即2×3.14×5=31.4)。

【答案】D

(2)利用经纬网全球定位。熟悉表1、表2、表3。

表1 重要纬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

重要纬线 地理意义 穿越地区

赤道(0°) 南北半球分界线,纬度划分的起点 非洲中部、印尼、南美北部

北回归线(23°26´N) 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北非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我国华南地区、墨西哥高原

南回归线(23°26´S) 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 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中部(智利、阿根廷、巴西南部)

北极圈(66°34´N) 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 欧洲北部(挪威、瑞典、俄罗斯北部)、阿拉斯加半岛、加拿大、格陵兰岛南部

南极圈(66°34´S) 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 南极大陆外围(威尔克斯地、南极半岛)

30°N 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 非洲北部、西亚、印度北部、我国长江流域、墨西哥北部、美国南部

30°S 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 南非、澳大利亚南部、智利、阿根廷北部、巴西南部

60°N 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 北欧、俄罗斯中部、阿拉斯加半岛南部、加拿大中部

60°S 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 横穿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南部、德雷克海峡

90°N 北极点 位于北冰洋

90°S 南极点 位于南极大陆

表2 重要经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

重要经线 地理意义 穿越地区

本初子午线(0°) 东西经度划分的起点 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法国、西班牙、非洲西部

180° 大致与日界线重合 俄罗斯楚科奇半岛、太平洋、大洋州东部群岛

20°W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西为西半球,以东为东半球 格陵兰岛东侧、冰岛、大西洋

160°E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东部、太平洋、大洋州东部群岛

120°E 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北京时间的参照经线 俄罗斯中西伯利亚高原东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印尼、澳大利亚西部

表3 七大洲和重要国家陆地的经纬度范围和位置特征

大洲或国家 纬度范围 经度范围 位置特征

亚洲大陆 1°17´N—77°43´N 26°03´E—169°40´W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通过,跨南、北和东、西半球,及北半球低、中、高纬度带

欧洲大陆 36°00´N—71°08´N 9°31´W—66°10´E 跨东、西半球(冰岛),北半球中高纬度带

非洲大陆 34°51´S—37°21´N 17°33´W—51°24´E 赤道和南北回归线穿越,跨南、北半球,以热带为主

北美大陆 7°12´N—71°59´N 168°05´W—55°41´W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越,跨东、西半球(格陵兰岛),北半球低、中、高纬度带

南美大陆 53°54´S—12°28´N 81°20´W—34°46´W 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越,赤道大致过亚马孙河口,热带面积广阔

大洋州 47°S—30°N 110°E—130°W 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越,跨南、北和东、西半球,同时存在两个日期

南极洲 62°S以南 跨360°经度 南极圈经过南极大陆外围,长城站(66°13´S,58°58´W),中山站(69°22´S,76°22´E)

中国 4°N(南部大陆21°N)—54°N 74°E—135°E 北回归线穿越南部,地处中、低纬度地带的东半球

印度 8°N—33°N 72°E—97°E 北回归线穿越中部,大范围地处低纬度地带的东半球

日本(四大岛) 31°N—46°N 130°E—145°30´E 地处太平洋西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群岛国家

德国 48°30´N—55°N 6°E—15°E 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东半球和欧洲大陆的十字路口上

俄罗斯 43°N—78°N 28°E—170°W 北极圈穿越北部,地跨东、西半球和欧亚两洲的欧洲国家,位于中、高纬度地带

美国(本土) 25°N—49°N 125°W—73°W 大范围位于中纬度的西半球,有海外州夏威夷州(北回归线穿过)和阿拉斯加州(北极圈穿过)

巴西 34°S—5°30´N 74°W—42°W 南回归线穿越南部,大范围属低纬度,热带雨林最广

埃及 21°30´N—31°30´N 25°E—35°E 北回归线穿越南部,大范围是低纬度的热带沙漠

澳大利亚 41°S—10°30´S 113°E—153°30´E 南回归线穿越中部,位于中、低纬度的东半球,独占一块大陆

(二)时区与日界线

1、时区

(1)时区的划分:全球按经度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将东西经度各为7.5°度的范围作为零时区(也叫中时区),然后每隔15°为一个时区。零时区以东的时区为东时区,分为东一区——东十一区;零时区以西的时区,分为西一区——西十一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占7.5个经度,即各为半个时区,故将两者合为一个完整的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全球其分为24个时区。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零时向东,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向西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小时。西十二区比东十二区在时间上少24小时。

(2)区时: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统一使用一种时刻,这种时刻叫区时。区时也叫标准时,每一时都用该时区中央经线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全区通用的时间(经度数能被15整除的经线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这种时间成为这个时区的区时,在区时上,除东西十二区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较西的时区,区时较晚。如:当东八区是12点时,东十区是14点;西二区是2点。即东八区比西二区早10个小时,比东十区晚2个小时。

(3)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①求时区:(某地的经度+7.5°)÷15°所得的整数商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或某地经度÷15°所得的商若大于7.5,商进1,若小于7.5,商不变,商为该地所在的时区

②求时区差:若两地都在同一侧时区,即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减,所得的差即为时区差;若两地不在同一侧时区,即一地为东时区,另一地为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加,所得的和即为时区差。简言之:同侧时区相减、异侧时相加。

③求区时:在时差上,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若已知区时的地点在东,所求地点在西,则用已知区时减去两地的时区差;若已知区时节的地点在西,所求地点在东,则用已知区时加上两地是时区差,即东加西减。所以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比较西的时区区时要早,简言之:时刻上是东早西晚。

2、地方时

(1)概念: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要早。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东早西晚。

(2)地方时的判读:将昼半球等分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点;与其相对的经线,地方时为0(或24)点。在赤道上,与晨线相交的经线其地方时为6点,与其相对的经线(昏线)的地方时为18点。赤道上日出时刻是6点、日落时刻是18点。其它纬度地区,与晨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出时刻,与昏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落时刻。

(3)地方时的计算

a.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

已知地方时±差×4分钟/每度=所求地方时

注意事项:

b. 已知某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

已知经度±两地的时差数×1°/4分钟或÷15°/小时=某地经度

注意事项:

时区和区时

3、北京时间:我国通用的标准时,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我国领土辽阔。东西跨了62个经度,分属五个时区(东五区——东九区)。但现在全国(除新疆采用东六区的区时,称乌鲁木齐时间外)都采用“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比北京(116°19′E)的地方时早约15分钟。

4、日界线:①国际日期变更线(人文日界线)---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在华盛顿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②自然日界线---地球上地方时为0时(子夜)所在的经线。

性质:①更日性---只要地方时所在经线和时区中央经线过这两条日界线,都要更换日期。在钟点上,人文日界线两侧是相同的;在时间上,自然日界线两侧是连续;②运动性---人文日界线相对地球而言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来说则是运动的(随地球一起自西向东);自然日界线相对于地球而言是运动的(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向西移动),相对于太阳而言则是静止的;③转折性---为了照顾人文日界线附近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方便,人文日界线不完全按180度经线定位,而是在有些地方成折线,而自然日界线与地球上的经线平行④意义---人文日界线是地球上新一天的起点和终点;自然日界线是当地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

5、日期分界线的确定与应用

(1)日期分界线

日期分界线是地球上两个日期——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一般来说,地球上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国际上人为规定的“国际日期变更线”即180°经线。实际上,为了不使横跨日界线的国家“一国两日”,照顾180°经线附近居民生活方便起见,国际日期变更线和180°经线并不完全重合,而是稍有弯曲,在三个地方偏离了180°经线。 另一条就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这两条日期分界线都是地球上两个不同日期的分界线,但有一定的区别:

180°经线 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相同点 都是地球上两个不同日期的分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是地球上日期更替的开始。

不同点 人为日界线(人为规定的) 自然日界线(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

经度固定不变的经度不固定,可以是地球上任何一条经线

钟点不固定,从0点到24点 钟点固定,只能是0点

东侧日期晚一天,西侧日期早一天

西侧是新日,东侧是旧日 东侧日期早一天,西侧日期晚一天

东侧是新日,西侧是旧日

(2)日期分界线的确定

①180°经线的确定。

日界线西侧

日界线东侧

时区

经度

时刻

日期

日期变更

自转方向

在有图的试题中可以根据图上的经度(东经度自西向东由小到大,西经度自西向东由大到小)或者经线两侧的日期(180°经线东侧日期晚一天,西侧日期早一天)进行推断。

在无图的试题中可以采用图解法。一般采用绘制极点俯视图的方法,也可以绘制侧视展开图。在图上先确定180°经线(可以任意绘制,但一旦确定,其它的经度就要以此为准),然后根据解题的需要确定其它的经线。 ②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的确定。

确定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必须借助题干或者图中提供的信息。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Ⅰ、夜半球中间的经线就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Ⅱ、昼半球中间的经线是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此经线相对的一条经线就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Ⅲ、根据晨线与赤道相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相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或者其它已知经线(或时区)的地方时(或区时)进行推算。

6、时间题的计算

(1)某个日期占全球范围。方法:一是确定哪一条经线是0时刻;二是利用地图判断东西方向;三是根据时间的计算方法,计算地方时。

①当0时经线在东经范围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少一半,前(旧)一日占大一半。

②当0时经线和0度经线重合时新的一天和前(旧)所占范围相同,各占一半。

③0时经线在西经范围时,新的一天占全球一大半,前(旧)一天占全球的一小半。

④0时经线和180度经线重合时全球都是在同一个日期。

要求画出四幅极视图来表示上面四种情况:

【例6】图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读图1-1-13回答:

(1)NA的经度为 ;NB的经度为 。

(2)这时北京时间为3月 日 时。

【解析】本题有一定的难度,解题时应认真审题,抓住所给条件展开分析:

(1)N表示北极点,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2)NA和NB是日期分界线,其中一条是180 º经线,另一条为0时(或24时) 经线。如果NA是180º经线,则其西侧为东十二区,比东侧(西十二时区)日期要早一天,而图中NA的西侧为3月21日,比东侧3月22日要晚一天,所以NA不是180º经线而是0时经线,NB则是180º经线。NB(180º经线)往西120º是东经60ºE;

(3)第2小题求北京时间,要明确实际是求东八区中央经线(120ºE)的地方时,它与NA之间经度差为60º,即时差为4小时,且又位于NA的东面,所以北京时间是3月22日4时。

(2)日照图。

①根据两极地区的日照情况判断日期或直射点的纬度北极附近出现极昼,则直射点一定在北半球,如果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则直射点在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直射向北每移动1度,则极昼的范围向南扩展1度,直射移至最北的北回归线时,极昼向南移动的范围也达到最大,即北极圈,也就是说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与极昼(极夜)对应的地理纬度是互余的

②晨线与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时间的计算首先从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入手

③白天的中央经线为太阳直射点经线,地方时为12时据此确定直射点经度或判断时间;夜晚的中央经线为0时,也是自然日界线的位置,据此可以判断新旧日期所占的范围

(3)时间与经度的计算模式---求某地的时间或经度,需要确定一条经线的经度和时间,如右图:在四个量中,往往要确定三个量是已知的,即根据每15度相差1 小时或每1度相差4分钟可求出任一个(知三求一)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2923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