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国家财源命脉之所系,酒瓶生产必然由官府严格控制。相反,一般的日用、陈设瓷器,在经济生活中的比重,跟韩瓶完全不能相比。在宋高宗和各级官员看来,那些貌似美观的瓷器只是“无用之物”,恨不得全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卖给外国人,以换取“外汇”。今天,我们认为龙泉窑青瓷、景德镇青白瓷、德化窑白瓷都比韩瓶重要,只是现代人的价值观,与宋高宗、宋孝宗皇帝无关。
传世文献,浩如烟海,但很少有记载瓷器生产的,即便南宋官窑、龙泉窑等“一代名窑”也不例外。这只能有一种解释,就是宋人认为这些东西无当大道,不值得浪费笔墨。相反,宋人文献中时常可见的“官窑”,十之七八,不是砖瓦窑,就是专烧酒瓶的窑场。
越窑上林湖、龙泉大窑,现在是世界闻名的青瓷窑场,均分布于远离都市的偏远山村,那里山清水秀,适合瓷器烧造。而韩瓶窑场偏不这样,浙江到处都有韩瓶窑,分布范围远比越窑、龙泉窑广泛,通常只位于城市和大集镇的附近。2004年,富阳发掘的一处韩瓶窑,就在县城附近。为什么?这座“瓶窑”是为本县酒务配套生产酒瓶的。
杭州人特别关心南宋官窑,热心人多了,七嘴八舌,把问题说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玄乎。有人在地方志中看到临安府钱塘县有个“官窑岭”,如获至宝,说余杭县也有一处南宋官窑,可能也烧造如冰似玉、紫口铁足的官窑器呢。
其实,官窑岭在今天余杭县的瓶窑镇附近。瓶窑镇,今天以良渚文化遗址群的中心地而闻名,在宋代是个烧造韩瓶的大集镇,破酒瓶实在太多,故曰瓶窑。
瓶窑镇座落于风景秀丽的国际旅游城市——杭州西子湖畔,距市中心18公里,区域总面积128.81平方公里,辖14个村,4个社区,总人口5.38万。1997年被列为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0年被确定为浙江省中心城镇, 2004年创建成为杭州地区首个“国家卫生镇”,并被国家六部委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瓶窑镇是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