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写作“お守り”,相当于护身符,是祈愿的一种承载形式。常见的布袋状御守,里面装着由布片、纸片或者木片制成的“御神玺”,可以理解成是“符”类,写着所奉神明的名字或画像、标识等。布袋其实是用来保护内里的,但因为是加持、祝祷过的,一般不拆开。
狭义的“社格”是指早期政府为各神社指定的等级,现在社格制度已经废止。如今广义的“社格”,泛指神社和神社所供奉神明的地位高低,就像我们理解的,香火旺的庙宇,更为灵验的神明,也就更有地位。至于“神社”、“神宫”这样名称上的区别,没有本质差异,不用过分纠结,可以简单理解成,“大社”和“神宫”的社格会相对高一些,规模也会大一些。
神社外大门,代表神域的入口。踏入鸟居即意味着步入神明的领域,参拜者会在步入、踏出鸟居时,面向神社鞠躬,以示恭敬。鸟居多为木、石材质,颜色也多为材料本色,稻荷神社的鸟居一般是朱红色,寓意丰收高产。不同神社,鸟居数量也会不同,伏见稻荷大社知名的“千本鸟居”,均由信徒供奉建造。
用于参拜的道路,一般是鸟居到本殿间的主路。东京知名商区“表参道”,最初其实就是明治神宫的参道。很多神社会铺洒沙石在参道上,意指从上面走过,可以涤荡灵魂,清洗人类灵魂的不洁。
一种木质小牌牌,祈愿者书写上自己的愿望,供奉在神前,以求神明保佑。绘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马。日本古代传说中,马被封为神骑,有财力的人会将活马奉纳给神社,至今伊势神宫仍有马厩,据说仍有信徒供奉活马。可活马昂贵,普通神社也不便饲养,便将其画到木牌上,方便祈愿。随着发展,现在绘马上的文字图案也较为多样。
日文写作おみくじ,就是在神社抽的签,一般100~200日币,自行投币居多,有些神社有“扭蛋机”一般的抽签机器,也有很多知名神社有多国语种签文。主吉凶类的签文,一般分大吉、中吉、吉、小吉、半吉、末吉、凶、小凶、末凶、半凶、大凶,抽到“凶”的话,就把签纸打个别扭的结绑到附近的树上或者什么地方,很容易找到地方的,大家都这么做,据说可以逢凶化吉。抽到吉,就自行带走,签文中会有详细解注。明治神宫的“大御心”就不是主吉凶的签,这个我们今后讲到东京神社时候再细细聊。
一年中的第一次参拜,指1月1日~1月3日。日本的正月为阳历1月,所以从12月31日半夜开始,各神社门前就会排满前来初诣的人群。神社的参拜时间结束都比较早,但12月31日当天,神社可以彻夜参拜,电车也会整夜运营,知名神社附近还会有警察维持秩序。年底开始,各神社就会为招揽更多人前来初诣而进行各种宣传。很多fans也会在这一天,选择特定神社去偶遇idol哦!这个我们后面在介绍神奈川地区神社时候再聊。
神社相关的重点词汇释义,能想到的基本是这些,如果有补充,欢迎告知。
下一篇,我们聊聊标准的参拜方式,以及御守的种类和使用。再接下来,会按照自己去过的神社,分城市逐一介绍。包括东京、大阪、京都、奈良、名古屋、镰仓……等日本不同地区的神社,还有各类有趣的御守。希望有朋友喜欢。
22点关灯。
应天门原是平安京大内里的正厅朝堂院的南面正门,名称取自洛阳紫微城应天门。平安神宫应天门作为第四届内国劝业博览会的纪念碑,于平安迁都1100年的明治28年,与大极殿等共同营造,具有双层构造,其规模为平安时代应天门的八分之五。
建制沿革
明治25年(1892年),为调查桓武天皇的事迹而入洛的田口卯吉,在京都商业会议所的中村荣助副会长见面会上。同年恰逢平安迁都千百年,提议举办“平安迁都千百年祭”。收到提案的中村立刻向碓井小三郎等实业家协会会员征求意见。
该协会于同年5月,作为纪念节及其伴随的活动,建议第4届内国劝业博览会邀请京都参加,并提交给京都市参事会。在市会上也通过了参事会提交的纪念祭行议案。
市会设立了以第一任市长内贵甚三郎为委员长的委员会,以实现计划为目标。在东京,明治25年11月,公爵·近卫笃磨成为会长,设立了“平安迁都纪念赞助会”,在全国范围内召集董事·会员,形成了财政方面的合作体制。第二年,京都府也加入,提出了创建平安神社的计划。
对此,赞助会提议将桓武天皇供奉的平安神社及其神殿的大极殿复原。京都府当初计划在平安朝本来的地方恢复朝堂院全体,但由于收购用地和资金等问题,决定将大极殿和应天门恢复为8分之5规模。
设计由伊东忠太和木子清敬进行,同26年(1893)开工,28年2月竣工。27年2月,赞助会获得了成立平安神社的许可,28年3月15日作为“官币大社平安神宫”举行了镇座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