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
这首诗在意境上显得清寂或清峭,情绪上则带着比较重的孤独感。首句写日暮、山深、猿愁。诗人伫立而听,感觉猿啼似乎声声都带着愁情。一个“愁”字,环境的清寥,情绪的黯淡,于一开始就显露了出来。次句沧江夜流,本来已给舟宿之人一种不平静的感受,再加上一个“急”字,就暗含“客心悲未央”的感情,这种不平静的感情,便简直要激荡起来了,它似乎无法控制,而像江水一样急于寻找它的归宿。
原文: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释
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旧游:指故交。
暝:指黄昏。
沧江:指桐庐江。沧同“苍”,因江色苍青,故称。
建德:唐时郡名,今浙江省建德县一带。非吾土:不是我的故乡。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维扬:即扬州。《洞书·禹贡》:“淮海维扬州。”
遥寄:远寄。海西头:指扬州。隋炀帝《泛龙舟歌》:“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因古扬州幅员辽阔,东临大海,故称。
译文
山色昏暗听到猿声使人生愁,桐江苍茫夜以继日向东奔流。两岸风吹树动枝叶沙沙作响,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叶孤舟。
建德风光虽好却非我的故土,我仍然怀念扬州的故交老友。相忆相思我抑不住涕泪两行,遥望海西头把愁思寄去扬州。
赏析:
这首诗在意境上显得清寂或清峭,情绪上则带着比较重的孤独感。
诗题点明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扬州(即广陵)友人之作。桐庐江为钱塘江流经桐庐县一带的别称。“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首句写日暮、山深、猿啼。诗人伫立而听,感觉猿啼似乎声声都带着愁情。环境的清寥,情绪的黯淡,于一开始就显露了出来。次句沧江夜流,本来已给舟宿之人一种不平静的感受,再加上一个“急”字,这种不平静的感情,便简直要激荡起来了,它似乎无法控制,而像江水一样急于寻找它的归宿。接下去“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语势趋向自然平缓了。但风不是徐吹轻拂,而是吹得木叶发出鸣声,其急也应该是如同江水的。有月,照说也还是一种慰藉,但月光所照,惟沧江中之一叶孤舟,诗人的孤寂感,就更加要被触动得厉害了。如果将后两句和前两句联系起来,则可以进一步想象风声伴着猿声是作用于听觉的,月涌江流不仅作用于视觉,同时还有置身于舟上的动荡不定之感。这就构成了一个深远清峭的意境,而一种孤独感和情绪的动荡不宁,都蕴含其中了。
诗人之所以在宿桐庐江时会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建德当时为桐庐邻县,这里即指桐庐江流境。维扬,扬州的古称。按照诗人的诉说,一方面是因为此地不是他自己的故乡,“虽信美而非吾士”,有独客异乡的惆怅;另一方面,是怀念扬州的老朋友。这种思乡怀友的情绪,在眼前这特定的环境下,相当强烈,不由得潸然泪下。他幻想凭着沧江夜流,把他的两行热泪带向大海,带给在大海西头的扬州旧友。
这种凄恻的感情,如果说只是为了思乡和怀友,那是不够的。孟浩然出游吴越,是他四十岁去长安应试失败后,为了排遣苦闷而作长途跋涉的。“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这种漫游,就被罩上一种悒悒不欢的情绪。然而在诗中,诗人只淡淡地把“愁”说成是怀友之愁,而没有往更深处去揭示。这可以看作孟浩然写诗“淡”的地方。孟浩然作诗,原是“遇思入咏”,不习惯于攻苦着力的。然而,这样淡一点着笔,对于这首诗却是有好处的。一方面,对于他的老朋友,只要点到这个地步,朋友自会了解。另一方面,如果把那种求仕失败的心情,说得过于刻露,反而会带来尘俗乃至寒伧的气息,破坏诗所给人的清远的印象。
除了感情的表达值得读者注意以外,诗人在用笔上也有轻而淡的一面。全诗读起来只有开头两句“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中的“愁”、“急”二字给人以经营锤炼的感觉,其余即不见有这样的痕迹。特别是后半抒情,更像是脱口而出,跟朋友谈心。但即使是开头的经营,也不是追求强刺激,而是为了让后面发展得更自然一些,减少文字上的用力。因为这首诗,根据诗题“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写不好可能使上下分离,前面是“宿”,下面是“寄”,前后容易失去自然的过渡和联系。而如果在开头不顾及后面,单靠后面来弥补这种联系,会分外显得吃力。现在头一句着一个“愁”字,便为下面作了张本。第二句写沧江夜流,着一“急”字,就暗含“客心悲未央”的感情,并给传泪到扬州的想法提供了根据。同时,从环境写起,写到第四句,出现了“月照一孤舟”,这舟上作客的诗人所面临的环境既然是那样孤寂和清峭,从而生出“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的想法便非常自然了。因此,可以说这首诗后面用笔的轻和淡,跟开头稍稍用了一点力气,是有关系的。没有开头这点代价,后面说不定就要失去浑成和自然。
孟浩然写诗,“遇思入咏”,是在真正有所感时才下笔的。诗兴到时,他也不屑于去深深挖掘,只是用淡淡的笔调把它表现出来。那种不过分冲动的感情,和浑然而就的淡淡诗笔,正好吻合,韵味弥长。这首诗也表现了这一特色。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钱塘江,古称浙江、渐江、罗刹江和之江,是祖国东南名川,浙江省最大河流。钱塘江全长605公里,流域面积48887平方公里,流经杭州市闸口以下注入杭州湾。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成著名的“钱塘潮”。钱塘江干流在杭州市境内,建德梅城以上泛称新安江,自梅城以下,分别称为桐江、富春江、钱塘江。钱塘江两岸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全省最重要的旅游线。钱塘江发源于安徽南部黄山地区的青芝埭尖,流经14个县市,注入杭州湾。因桐江和富春江河段景色极佳,统称富春江。闻家堰以下河口一段才称钱塘江,这段水道貌岸然曲折,形如反写的“之”字,西湖正好是反“之”上的一点,故称之江。现丰钱塘江或之江称全江。钱塘江河口呈巨大的喇叭形,杭州湾口南北两岸相距约100公里,至钱塘江口缩小到20公里,再上至海宁盐官,仅为2.5公里。河床纵剖面有庞大的沙坎隆起,从乍浦起以1.5/10000的坡度向上抬起,到仓前附近达到顶点,再以0.6/10000的倒坡伸展到闻堰。此河段受江面束窄、河床隆起的影响,潮波破裂汹涌,形成天下奇观“钱塘江潮”。钱塘江干支流开发历史悠久,沿河两岸许多名山、秀水、奇洞、古迹。在这辽阔的钱江流域,特产富饶,人杰地灵,风土民情,丰富有趣,被称为“黄金旅游带”。永定河
永定河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流经内蒙古、河北,经北京转入河北,在天津汇于海河至塘沽注入渤海。永定河全长548公里,自门头沟区三家店流入石景山区后,流经五里坨、麻峪、庞村、水屯等地,经衙门口村南流入丰台区。永定河,古称澡水,隋代称桑干河、金代称卢沟,每年7至8月汛期。河水自燕山峡谷急泄,两岸峭壁林立,落差为320:1,最大流量5200立方/秒左右。河水挟带大量泥沙,河水浑浊,年含泥量3120万吨。元、明代有浑河、小黄河等别称。由于河迁徙无常,俗称无定河,历史上曾留下多条故道。其中离北京较近的大型故道有3条:第一条古故道由衙门口东流,沿八宝山北侧转向东北,经海淀,循清河向东与温榆河相汇。第二条西汉前故道自衙门口东流,经田村、紫竹院,由德胜门附近入城内诸“ 海”,转向东南,经正阳门、鲜鱼口、红桥、龙潭湖流出城外。第三条三国至辽代故道,自卢沟桥一带,经看丹村、南苑到马驹桥。史载这一故道历时900余年,一直到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进一步疏浚河道,加固岸堤,才将史称无定河改名为永定河。
永定河旧名无定河,海河流域七大水系之一,是河北系的最大河流。流域面积47016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45063平方千米,平原面积1953平方千米。永定河全长747公里,流经内蒙古、山西、河北三省、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共43个县市。全流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
永定河上游有桑干河和洋河两大支流,在河北省怀来县朱官屯汇合,以下的河段称永定河,在延庆县汇入妫水河,经官厅水库流入官厅山峡(官厅水库至三家店区间)。从官厅至朱官屯河长30km,官厅山峡河长108.7千米,至门头沟三家店流入平原。从三家店以下至天津的入海口,河道全长大约200km,在水利系统将其分为三家店至卢沟桥、卢沟桥至梁各庄、永定河泛区和永定新河四段。
水利设施
官厅水库、珠窝水库、落坡岭水库、三家店水利枢纽。
漓江
漓江(Lijiang River)
漓江,是中国锦绣河山的一颗明珠,是桂林风光的精华,早已闻名遐迩,著称于世。漓江位于华南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属珠江水系。漓江发源于"华南第一峰"桂北越城岭猫儿山,那是个林丰木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极佳的地方。漓江上游主流称六峒河;南流至兴安县司门前附近,东纳黄柏江,西受川江,合流称溶江;由溶江镇汇灵渠水,流经灵川、桂林、阳朔,至平乐,汇入西江,全长 437公里。从桂林到阳朔约83公里的水程,称漓江。
漓江是世界上风光最秀丽的河流之一,长160公里。漓江两岸的山峰伟岸挺拔,形态万千,石峰上多长有茸茸的灌木和小花,远远看去,若美女身上的衣衫。江岸的堤坝上,终年碧绿的凤尾竹,似少女的裙裾,随风摇曳,婀娜多姿。最可爱是山峰倒影,几分朦胧,几分清晰。江面渔舟几点,红帆数页,从山峰倒影的画面上流过,真有“船在青山顶上行”的意境。百里漓江的每一处景致,都是一幅典型的中国水墨画。 漓江自桂林至阳朔83公里水程,是广西东北部喀斯特地形发育最典型的地段。桂林市附近,河谷开阔、平缓,伏波山、叠彩山、象山、穿山、塔山等皆平地拔起,四壁如削,奇峰罗列,气势万千。岩溶槽谷平原中,秀山丽水相辉,景色清幽。桂林至阳朔之间,是岩溶峰林峰丛地貌,河流依山而转,形成峡谷,景致也最迷人,尤以草坪、杨堤、兴坪为胜,有浪石奇景、九马画山、黄布滩等美景。倒影是漓江一大奇观。江水赋予凝重的山以动态、灵性、生命,同时把人带进神话的世界。漓江兼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还有洲绿、滩险、潭深、瀑飞之胜。江中多洲,岸边多滩,乱石遏流,浪回波伏,茂树环合,翠竹竞秀。漓江景观并因时、因地(角度)。清远无限。雄奇瑰丽的百里江日长卷,使人赏心悦目,冶住陶情,净化心灵,弃俗绝尘。可以说:漓江神秀天下无。
漓江两岸的山峰挺拔,形态万千,石峰上多长有茸茸的灌木和小花,远远看去,若美女身上的衣衫。江岸的堤坝上,终年碧绿的凤尾竹,似少女的裙裾,随风摇曳,婀娜多姿。最可爱是山峰倒影,几分朦胧,几分清晰。江面渔舟几点,红帆数页,从山峰倒影的画面上流过,真有“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的意境。百里漓江的每一处景致,都是一幅典型的中国水墨画。
漓江自桂林至阳朔83公里水程,她酷似一条青罗带,蜿蜒于万点奇蜂之间,沿江风光旖旎,碧水萦回,奇峰倒影、深潭、喷泉、飞瀑参差,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人称“百里漓江、百里画廊”。是广西东北部喀斯特地形发育最典型的地段。
桂林市附近,河谷开阔、平缓,伏波山、叠彩山、象山、穿山、塔山等皆平地拔起,四壁如削,奇峰罗列,气势万千。岩溶槽谷平原中,秀山丽水相辉,景色清幽。桂林至阳朔之间,是岩溶峰林峰丛地貌,河流依山而转,形成峡谷,景致也最迷人,尤以草坪、杨堤、兴坪为胜,有浪石起奇景、九马画山、黄布倒影、半边渡等美景。倒影是漓江一大奇观。江水赋予凝重的山以动态、灵性、生命,同时把人带进神话的世界。漓江兼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还有“洲绿、滩险、潭深、瀑飞”之胜。江中多洲,岸边多滩,乱石遏流,浪回波伏,茂树环合,翠竹竞秀。漓江景观并因时、因地(角度)、因气候不同而变化。晴朗天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千峦百蟑,尽人眼帘。烟雨之日,岚雾缭绕,若隐若现,若断若续,一派空漾。明月之夜,群峰如洗,江波如练,若置身空灵境界,清远无限。雄奇瑰丽的百里江日长卷,使人赏心悦目,冶住陶情,净化心灵,弃俗绝尘。可以说:“漓江神秀天下无”。
古今中外,不知多少骚人墨客为漓江的绮丽风 光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优美诗文。唐代大诗人韩愈曾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来赞美这条如诗似画的漓江。
珠江
珠江
自然地理
珠江是我国南方的大河,流经滇、黔、桂、粤、湘、赣等省(区)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东北部,流域面积453690平方公里,其中我国境内面积442100平方公里。
珠江流域北靠五岭,南临南海,西部为云贵高原,中部丘陵、盆地相间,东南部为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流域土地资源共66300万亩,其中耕地7200万亩,林地18900万亩,耕地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流域人均拥有土地仅有9.31亩,约为全国人均拥有土地的五分之三。
气象水文
珠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横贯流域的中部,气候温和多雨,多年平均温度在14~22℃之间,多年平均降雨量1200~2200mm,降雨量分布明显呈由东向西逐步减少,降雨年内分配不均,地区分布差异和年际变化大。
珠江年均河川迳流总量为3360亿立米,其中西江2380亿立米,北江394亿立米,东江238亿立米,三角洲348亿立米。迳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4~9月约占年迳流总量的80%,6、7、8三个月则占年迳流量的50%以上。珠江水资源丰富,全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为4700立米,相当于全国人均的1.7倍,但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匀,致使流域洪、涝、旱、咸等自然灾害频繁。
珠江流域洪水特征是峰高、量大、历时长。造成流域洪水的主要天气系统主要是峰面或静止峰、西南槽,其次是热带低压和台风,每年的暴雨洪水多出现在6、7、8月。
珠江流域枯水期一般为10月至下年3月,枯水迳流多年平均值为803亿立米,仅占全流域年迳流量的24%左右。西江梧州站枯水期出现的最小流量为720立米每秒,北江角石为130立米每秒,东江博罗站为31.4立米每秒。
珠江属少沙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249千克每立米,年平均含沙量8872万吨。据统计分析,每年约有20%的泥沙淤积于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其余80%的泥沙分由八大口门输出到南海。
珠江口门的潮汐属不规则的半日周潮。珠江口为弱潮河口,潮差较小,平均潮差为0.86~1.6米,最大潮差为2.29~3.36米。八大口门涨潮总量多年平均为3762亿立米,落潮多年平均值为7022亿立米,净减量为3260亿立米。
珠江流域是一个复合的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等四个水系所组成。西、北两江在广东省三水市思贤窖、东江在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汇入珠江三角洲,经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及崖门等八大口门汇入南海。
主流西江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境内的马雄山,在广东省珠海市的磨刀门企人石入注南海,全长2214KM。西江由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及西江等河段所组成,主要支流有北盘江、柳江、郁江、桂江及贺江等。思贤窖以上河长2075KM,流域面积353120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面积的77.8%。
北江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大茅塬,思贤窖以上河长468KM,流域面积46710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面积的10.3%。主要支流有武水、滃江、连江、绥江等。
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桠髻,石龙以上河长520KM,流域面积27040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面积的5.96%。主要支流有新丰江、西枝江等。
珠江三角洲面积26820平方公里,河网密布,水道纵横。入注珠江三角洲的主要河流有流溪河、潭江、深圳河等十多条。
社会经济
珠江流域内有滇、黔、桂、粤、湘、赣等六省(区)及时港澳地区共63个地(州)、市。据1993年资料统计,珠江流域总人口8766万人(未计入香港、澳门),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91人。人口结构中农村人口约占69%,城市人口占31%。人口分布极不均匀,其中珠江三角洲约占22.6%。
流域内民族众多,共有50多个民族。主要民族有汉、壮、苗、布依、毛难等,其中以汉人为最多,其次是壮族。
珠江流域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据1993年统计,流域工农业总产值5365.5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4556.67亿元,农业总产值为808.89亿元。珠江流域所属地区贫富差距大,而欠发达地区所占面积达90%以上。
物产资源
珠江河川迳流丰沛,水力资源丰富,全流域可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约为2512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1168亿度。其中西江的红水河落差集中,流量大,开发条件优越,素称水力资源的"富矿"。目前已开发利用的尚少,极待加快开发。
珠江流域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已探明矿种计有58种,储量亿吨以上的有25种,主要有煤、锡、锰、钨、铝、磷等。另珠江口外南海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现正在进行勘探开发。
珠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流域内各河流水量充沛,河道稳定,具有良好的航运条件,现有通航河道1088条,通航总里程14156KM,约占全国通航里程的13%,年货运量仅次于长江而居第二位。
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在古代藏文中的意思是“从最高顶峰上流下来的水”。大峡谷位于雅鲁藏布江
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附近,全长496公里,深度超过了曾号称世界之最的美国克罗拉多
峡谷,是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令世界瞩目,令中国自豪。
行
程:先从拉萨乘坐班车到林芝,班车的首发时间为上午8:00,拉萨到林芝的八一镇633公
里,票价155元,然后从八一到排龙,之后,徒步由排龙到札曲游览雅鲁藏布江大转弯和
世界上最深的峡谷,再由札曲到排龙,途中可以访问门巴族村落,欣赏原始森林,最后可
以乘车由排龙到米林,由
米林到山南地区的加查,途览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风光。
我国水能蕴藏量仅次于长江的河流就是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支流众多,其中集水面积大于2000平方公里的有14条,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有5条,即多雄藏布、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河、帕隆藏布。其中拉萨河河流最长、集水面积最大;帕隆藏布年径流量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