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厦高铁将于2023年6月通车。
2017年1月15日,福厦高速铁路先行工程在漳州台商投资区开工;2017年9月30日,福厦高速铁路全线动工,计划总工期为60个月,拟于2023年6月与新建厦门北站(“新北站”)同步建成投用。
新建福厦高铁是福建省首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全长277公里,建成通车后,福州至厦门行程将缩短至1小时内,为打造福建沿海“一小时经济圈”提供强劲动力。
福厦高铁2022年最新进展
2022年8月4日,福厦高铁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安海湾特大桥完成了无砟轨道施工。这是中国高铁建设历程中首次在跨海斜拉桥上实现无砟轨道铺设,整个项目建成投用后将实现高铁跨海不减速的目标。8月10日,福厦高铁进岛联络线下行线预留工程展开门式墩跨线钢梁吊装,整体施工完成。8月20日,由中铁六局代建的福厦高铁铺轨项目正式挺进厦门段(项目8标段)。
8月,福厦高铁三座跨海大桥,湄洲湾跨海大桥、泉州湾跨海大桥、安海湾跨海大桥无砟轨道铺轨施工任务全部结束。 [56] 8月30日上午,在新建福厦铁路厦门北站施工现场,最后一组500米长钢轨顺利铺设,我国首条跨海高铁——新建福(州)厦(门)铁路全线铺轨贯通。
新建福厦高铁全线铺轨贯通,标志着福厦高铁整条轨道竣工。线路由福州的高铁北至福州、莆田、泉州,南至厦门、漳州,衔接公馆南端深铁路设计时速350公里,福厦高铁铺设有三个施工难度极高的工地,由于海上水文环境复杂,全年大部分时间为6级以上风环境条件,材料调配困难,一年施工时间短,施工安全风险高。
中国南昌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施工和施工单位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在铺设施工环节,采用国内先进的相邻两线铺设作业设备,实现了左线长轨铺设同时,作业效率比传统铺设机提高60%,每天可进行长轨铺设6公里左右,通常高速铁路隧道的设计宽度为12米,而箱梁宽度为11.6米。通过隧道时,左右两侧只有40厘米的间隙,存在一定的风险。
福厦高铁桥隧比高达84.3%,存在长隧道通信困难、车辆定位、速度监测等技术难点。建设施工单位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并将无线网络传输、定位导航等功能集成到调度系统中。实现了调度指挥的智能化、信息化、可视化管理,有效攻克了各种技术难点,确保了福厦高铁的铺线工作按时、高质量地完成。这条铁路已经完工,标志着向2023年通车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争取在明年上半年开通整条线路。福州-厦门班列通车后,将运行时间缩短到1小时以内,实现福州、泉州、厦门的1小时经济圈和生活圈,对推动东南沿海城市群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首条跨海高铁新建福厦铁路厦门北站完成又一控制性节点,后续将这样进行。
一、厦门北站完成又一控制性节点经过6个小时的奋战,当最后一块2400吨钢桁架升至20米高空时,厦门北站又完成一控制性节点,由中铁建集团承建的新福厦铁路主站房钢屋盖工程宣告全面完成。
该站钢结构工程主要由钢屋盖、换乘中心钢屋盖、站台高低雨棚三大部分组成,集跨度大、结构复杂多变、拼装难度大、焊接精度要求高等特点于一身,总耗钢量达3.2万吨。
厦门北站是福建省最大的转车枢纽,它采用了“球型焊接网架+侧弯钢桁架”结构,跨越114米,并设置了各种零距离换乘接口,如高铁、地铁、公交、 BRT。
厦门北站的6个直径2.5米、最长50米、10公分厚的特大型特钢圆管柱,也创造了福厦铁路全线钢柱管壁厚度的纪录。
二、转入主站房金属屋面和装饰装修施工阶段厦门北站即将进入主体结构的金属屋顶及装潢工程,工程将采用智能天窗,引入光纤光导等绿色客站建设新技术,将厦门北站全力打造成新建福厦线上的新标杆。
厦门北站的天窗原本是一种常规的天窗,但为了让建筑“动起来”,采用了智能天窗,可以根据室内和室外的情况,灵活地调整室内和室外的温度。
在下雨的时候,它会自动关上,如果风速超出了设置的速度,它就会自动关闭。同时,通过传感器的指令,可以实现自动的通风和换气。
当天窗打开时,可以实现“天然的烟囱效应”,在无风的情况下,热气的上升可以促进室内的空气流通,让室内的人在不热的夏天感到舒服,从而降低了空调的使用量。
另外,它还具有很大的照明面积,一般不用任何照明设备就可以满足使用的需要,使建筑真正实现绿色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