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句是“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礼之用,唯婚姻为兢兢。夫乐调而四时和,阴阳之变,万物之统也。”讲的是结婚的时候应该注意礼仪。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外戚世家》。
“大”不能说是最重要的伦常。因为它在“三纲”之内算第三位,在“五伦”中是第三个,所以即使用“最重要的伦常”也应该是“最重要的伦常之一”。
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不吃,是不知道它的甘美的。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知道它的好处的。所以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之后才会知道自己有不理解的地方。知道了不足,这样之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了不懂的地方,这样之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或
《学记》翻译
《学
记》
1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
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
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
文】
启发思虑而求合乎法则,招求善良的人,(这二件事)能取得小名声,但还不能感动众人。亲近贤
良的人,关怀疏远的人,能感动众人,但还不能教化整个的人民。君子如果想要教化人民移风易俗,那一
定要从学习上入手!
玉不经过雕琢,
就不能成为器具;
人不学习,
就不懂得道理。
因此古代的帝王建设国家和统治人民,
都是把教育和学习放在首位。《兑命》说:
“
应该想到有始有终地经常学习。
”
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虽然有鱼肉等美好食物,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就不明白它的美妙。因
此,学习过以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行不够,教过人以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还有未通达的地方。知道自己的学
行不够,这以后就能自我反省而更多地去学习。知道自己的学识还有未通达的地方,这以后就能自强不息
地求进步。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增长的。《兑命》说:
“
教人学习,能收到相当于自己学习的一半
效果。
”
大概也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2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
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
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
“
蛾子时术之。
”
其此之谓乎。
【译
文】
古代教学,家里办学有
“
塾
”
,党里办学有
“
庠
”
,遂里办学有
“
序
”
,国都办学有
“
学
”
。每年入学一次,
隔一年考试一次。学习了一年,就考察他经文句读的能力辨别他的志向所趋。学习了三年,就考察他是否
专心致志于学业,亲爱同学乐和群众。学习了五年,就考察他是否广博地学习,亲敬师长。学习了七年,
就考察他能否讨论学问上的深奥道理和选择朋友;这已可称为
“
小成
”
。学习了九年,就能闻一知十,触类
贯通,临事独立判断而不惑,不再违背师道;这可以称为
“
大成
”
。这样以后才能教化人民,移风易俗,附
近的人心悦诚服,而远方的人也都来归附。这就是大学教育的道路。古书上说:
“
蚂蚁时时都在学习衔泥,
(然后能垒成大窝。)
”
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3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
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
大伦也。《记》曰:
“
凡学,官先事,士先志。
”
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
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
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兑命》曰:
“
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
”
其此之谓乎。
【译
文】
大学开学的时候,天子就让负责的人穿戴皮制弁帽的朝服,让他用苹藻一类菜蔬来祭祀先圣先师,
向学生表示对于道术的尊重。学习并歌唱《诗
?
小雅》中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反映
君臣宴乐和相互慰劳的诗歌,使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就以作官各自勉励。入学时要击鼓召集学生,并打开箱
2
箧,(拿出书籍做功课,)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恭顺自己的学业。用夏、楚两种木条做的鞭棒,(是老师
用来打罚不上进的学生的,使他们有所畏惧,)收得整肃的威仪。夏天还没有禘祭以前,天子就不到学校
去视察考查,使学生能够优游宽缓地去用心学习。老师要时常静观默察,不必多说话,使学生在内心自觉
地受到启发。年幼的学生只能听讲,不要乱发问,那是因为学习不能不一级一级地上升。这七项,是教学
的大道理。古书上说:
“
凡学习,学做官就先要学习办事,要做学问的就先要坚定志向。
”
大概就是说的这
个意思吧。
大学的教育,依照时序进行,(如春秋教学礼乐,冬夏教学诗、书等)而且一定要教正规的课业;
退下来休息时还一定要在家中继续钻研。不学调琴的基本动作,就不能调好琴弦;不学广博的比喻,就不
能很好地体悟诗意;不学冕服皮弁等各种服饰制度,就不能很好地行礼;不引起对于六艺的兴趣,也就不
能乐意地学习,所以君子对于学习,是心里常怀抱学业,修习而不废弃学业,作事倦息时也在学习,闲暇
游乐时亦在学习。这样,也就能巩固他的学业而且亲爱师长,喜欢他的朋友而且信守道义。因此即使离开
了老师和同学,亦不会违背道义。《兑命》说:
“
敬重道义,恭顺学业,努力专心,精进不已,那末他修
习的学业也就成功了。
”
大概也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4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
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
不刑,其此之由乎!
【译
文】
现在的教师,只是看着那本书上的文字吟诵,(自己并不深通里面的精义;)而提出很多难题,又
只讲些名物制度,(而不是推究义理根本;)求躁进而不顾及学生能否安然接受,教学生不竭尽自己的忠
诚,又不量度学生材性的高下。他施行的一套是悖谬的,他要求的那些也是不合理的。这样,学生就学得
幽隐难明,以至于痛恨他们的老师;苦于学习的艰难,而不知道学习的好处;即使结束了他的学业,也一
定会很快地忘掉。教育之所以不成功,大概就是这个缘故吧。
5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
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
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译
文】
大学的教育方法:在错误还没有发生之前就加以制止,这叫做
“
豫
”
(预防;)正当他可以教育时教
育他,这叫做
“
时
”
(适时;)不超过节度等次去施教,这叫做
“
逊
”
(顺序;)互相观察并且学习对方的长
处,这叫做
“
摩
”
(观摩。)这四种方法,就是教育兴盛成功的方法。
错误发生了然后才加以制止,就会抵触而起不到作用。适当的学习时光已过去然后才学习,就会再
勤苦用功也难有成就。杂乱地施教而不按节度等次,就会弄坏搞乱教育的条理而不能教学好。单独学习而
没有朋友,就会孤陋寡闻。结交不正当的朋友,就会违背老师的教诲。沉湎在放荡游乐中,就会荒废自己
的学业。这六项,是教育所以废弃的根由。
君子既已知道了教育兴盛成功的方法,又知道了教育所以废弃的根由,这以后就可以做人家的老师
了。所以君子的教育是晓喻学生,是引导而不强迫,激励而不压抑,启发而不包办到底。引导而不强迫,
师生关系就亲近融洽;激励而不压抑,学生就感到轻松容易;启发而不包办到底,学生就会自己去深思。
能够做到关系亲近融洽、学习轻松容易、学生深入思考,这就可以称为善于晓喻学生了。
3
6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
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
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
“
三王四代唯其师。
”
此之谓乎?
【译
文】
学生有四种过失,
老师必定要知道。
一般人在学习的时候,
有的过失在于贪多,
有的过失在于求少,
有的过失在于看得太容易,有的过失在于半途而废。这四种过失,思想情况是不同的;要了解不同的思想
情况,这以后才能去补救他们的过失。教育就是要发展学生好的地方,补救他们的过失。善于歌唱的人,
能使人继承他的动听的歌声;善于教学的人,能使人继承他的远大的志向。他的语言简洁而使人明白,含
蓄而使人受益,譬喻虽少而能使人知晓,这样就可以说是能使人继承他的意志了。
君子知道做学问的难易,也知道学问上的是非,然后才能用广博的知识使人晓喻;能用广博的知识
使人晓喻,然后才能做人家的老师;能够做人家的老师,然后才能做官长;能做官长,然后才能做国君。
所以老师是教人学习做国君的。因此,选择老师就不可以不慎重。古书上说:
“
三王、四代对选择老师都
慎重。
”
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7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
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
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
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
志于学矣。
【译
文】
大凡求学的道理中,尊敬老师是最难做到的。老师受到尊敬,然后他讲授的道才会被尊重;讲授的
道被尊重,然后民众才知道崇尚学习。因此君主不把自己的臣子再当臣子对待时,是在两种情况之下:当
臣子装扮作受祭的
“
尸
”
时,就不把他当臣子看待;当臣子做为老师时,也就不把他当臣子看待。大学的礼
节,老师即使是被召见到天子那儿讲授,也不朝北处在臣位,这是表示尊敬老师。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闲适,但自己比别人能得到加倍的成绩,又从而归功于老师;不善于学习的
人,老师很辛勤,但自己比别人只得到一半的成绩,又从而归怨于老师。善于发问的人,就像砍削坚硬的
木头,先从较容易砍的部位下手,然后再着手于较难的结节部位,等到时间一长,木头自然脱落砍开。不
善于发问的人却与此相反。善于对待发问的人就像撞钟一样,撞得轻就响得小,撞得重就响得大,要等到
撞钟的人从容不迫,然后才会余韵悠扬而尽。不善于对待发问的人是与此相反的。这些都是使学业有进步
的方法。
只是记诵一些古书而等待学生来发问的人,是不能够做人家的老师的,一定要倾听学生所提的问题
而给予解答才行!
有的学生没有能力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这才可以直接给他讲解;
讲解以后却还不明白的,
即使舍弃也可以了。
好铁匠的儿子,一定先学会缝补皮衣;弓匠的儿子,一定先学会编制畚箕;初学驾车的马要反过来
栓在车的后面。(先训练不惊马。)君子审察这三件事的道理,就可以有学习的志向了。
8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
4
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译
文】
古代的学者,善于比较辨别同类的事物。鼓声并不属于五声中的任何一声,但五声要是没有鼓的节
奏就不会和谐;水并不属于五色中的任何一色,但五色要是没有水的调和就不会鲜明;学习并不属于五官
中的任何一官,但五官不学习就不会管理好事情;老师并不属于五服中的任何一服,但不经过教育就不明
白五服相亲的道理。
君子说:
“
有大德的圣人,不会拘限于一官一职;有大道的圣人,不会像器物一样各施其用;有大
信义的圣人,不会受到盟言誓约的限制;伟大的天时,不会是整齐划一的。
”
(这四项,都是因为本源盛
大,而体用没有不具备的。)因此明察了这些情况,就可以有志在学习中从根本处去弘大了。三王在祭祀
河川时,都是先祭河,后祭海,因有的是源头,有的是流水聚集的末尾,这种祭祀也称为从根本上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