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晚期,猗帝建都于境内骑立山(今五垛山),舜帝时境内为吕国。吕国历经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楚国灭吕,置吕邑(今马圈王村宋小庄一带)。战国时先后属楚、韩、秦。
汉时境内设涅阳、安众侯国,后为涅阳县、安众县(治今城关镇东南)。三国时二县属魏。两晋、南北朝设涅阳、固城二县。隋为课阳县。唐初析为深阳、安固二县。武德八年(625年)废安固入南阳。贞观元年(627年),省深阳入穰县。
金初改阳管镇,正大三年(1226年)改置镇平县,属申州(今南阳)。当时金朝已临末期,危机四伏,镇平之名,当以阳管镇的“镇”加“平”字,取震(与镇同音)慑平定叛乱之义。
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并入南阳。民国21年(1932年)隶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8年镇平解放,隶豫西区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3月,隶南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68年,隶南阳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隶南阳地区行政公署。1994年,属南阳市。
九江口现属于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简称 “浔”),别称:浔阳,是江西省下辖地级市,是“三大茶市”和“四大米市”之一,是江南地区“的鱼米之乡”,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有“三江之口”“天下眉目之地”之称。
山西省位于我国华北地区,与河南、河北、内蒙古及陕西四省区相邻,因地处太行山以西而得名山西,又因地处黄河之东,历史上又有「 ”河东”之称。山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最早的起源地之一,尤其是其南部地区,有「 ”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之说,而春秋时期以山西为中心的晋国曾称霸诸侯,而秦时山西境内有「 ”河东”「 ”上党”「 ”雁门”「 ”代”「 ”太原”等名郡。 太原位于山西省中部,现为山西省省会,辖6区4县(含1代管县级市)。太原,春秋时就有晋阳之名,秦时于晋阳设太原郡,太原逐渐成为我国著名古都,汉朝时太原为并州治所,自此成为「 ”表里山河”之山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 ”龙城”之誉。山西设省于明朝初,太原当时不仅为山西「 ”省会”,也是明代九边重镇之首,而太原府更曾是辖有6州22县的大太原。 太原自古为北方重镇,唐朝时期更为「 ”龙兴之地”「 ”北都”,与洛阳、长安并称为「 ”三都”,也是整个唐朝最早的府之一。「 ”府”作为一级行政区始于唐初,当时仅仅设于国都(含陪都)及皇帝驻跸之地(都为繁华及地理位置重要的地方),整个唐朝最多时有十个府。两宋时期,府渐多,但仍有的路一个府也没有,到明朝府开始广泛作为省(承宣布政使司)下一级行政区,但地位仍稍高于直隶州并可辖散州,明朝太原府就辖由忻州、代州、平定州、岢岚州、永宁州及保德州等六个散州。 忻州位于山西省中部偏北,其古称秀荣,忻州之名最早始于隋朝,唐初改新兴郡为忻州后初唐朝前中期短暂称定襄郡外一直沿袭至清末,明朝时期为太原府所辖散州,领有本辖及定襄一县。现在,忻州为地级市,辖1区13县,面积远大于太原。 平定州是金时由平定县升为州而来,原领平定、乐平两县,后省平定县入州,明朝领本辖及乐平一县,为太原府所辖散州。现在,平定县为阳泉市辖县。保德北宋时由岚州析出,初名定羌军,后改为保德军,金时改为保德州,明初曾降为保德县,洪武九年复升为保德州,为太原府所辖六州中唯一不领县的州,现为忻州市辖县。 代州之名始于隋朝,隋唐时也曾称雁门郡,五代及宋金时皆称代州雁门县,元朝时雁门县省入代州,明朝代州曾短暂降为代县,后又升为州为太原府所辖,领本辖及五台、繁峙及崞县。代州清朝时曾升为直隶州,民国初降为代县,现为地级忻州市辖县。 岢岚州元朝时属岚州,明初设岢岚县,不久升为岢岚州,领本辖及岚县、兴县,其中岚县就为元朝之岚州,洪武元年降为岚县。民国初,岢岚废州改县,现在岢岚县隶属于忻州市。永宁州原称石州,后因石、失谐音而于1568年改称永宁州,领本辖及宁乡一县,1595年由太原府改属汾州府。民国初,永宁州降州为永宁县,1914年复改为离石县,现为吕梁市离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