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介绍

妇女是什么意思2023-03-27  25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1932年12月战略转移到四川、陕西边界地区,在川陕边区党组织和广大劳动群众的配合支持下建立的一块苏维埃区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是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王维舟。1935年3-4月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向川西转移,放弃了川陕革命根据地。

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建的一支坚强的人民武装力量,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 1932年,红四方面军主力向西作战略转移。12月18日,红四方面军1.4万余人翻越大巴山天险,攻占通江县两河口,揭开了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序幕。12月25日解放通江县城。1933年1月23日解放巴中县城,2月1日解放了南江县城和通江、南江、巴中三县大部地区,歼敌3个团,溃敌8个团及部分地方民团,奠定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基础。鼎盛时期,川陕苏区创建了24个县苏维埃政权,面积达4.2万平方公里,人口500多万,设有中央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中共川陕省委、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红四方面军入川解放通南巴平后,国民党蒋介石及四川军阀十分恐慌。根据蒋介石的命令,四川军阀田颂尧集中38个团的兵力(近6万人),组成左、中、右三个纵队(20个团)向川陕苏区发动三路“围攻”,四川军阀杨森、刘存厚部亦配合田部作战。红四方面军采取“收紧阵地,诱敌深入”的积极防御作战方针,利用有利地势,彻底打垮田颂尧发动的“三路围攻”,歼敌近2万人,缴获长短枪支8000余支,机枪200余挺,迫击炮50余门。红四方面军由4个师1.4万多人发展成4个军4万余人。1935年1月,红四方面军已扩充到约10万人,并连续发动广昭战役和陕南战役,粉碎了敌人的“川陕会剿”,有力地策应了长征中的中央红军。3月28日发起嘉陵江战役。4月上旬,红四方面军和川陕省苏维埃机关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

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约1.5万人西征进入川北,于1933年2月在通江县城建立川陕省苏维埃政府,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发展生产,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一个重要根据地,它地处川陕两省交界的大巴山和米仓山脉,山势陡峭,深谷延绵,林深草茂,纵横两千余里,交通极为不便。在这极其困难的环境条件下,川陕根据地军民与国民党反动派四川军阀刘湘、田颂尧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巨大胜利,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全苏会议上讲话时称川陕根据地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2795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