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图书馆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 9:00-19:30。
首都图书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是北京市综合性大型公共图书馆。是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定的“国家一级图书馆”,是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首都图书馆的历史可追溯至1913年,由鲁迅参与倡建的京师图书分馆、京师通俗图书馆和中央公园图书阅览三馆几经合并演变而成。北伐革命后,原三个图书馆几经更名、合并,改为北京市市立第一图书馆;1953年,更名北京市图书馆;1956年10月,正式定名首都图书馆。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1953年,更名北京市图书馆,迁址至西华门大街35号,馆舍面积有所扩大,并在头发胡同增设西单分馆。
1956年10月,北京市市立第一图书馆又迁入元、明、清三代最高学府国子监,并正式定名首都图书馆。
2001年,首都图书馆新馆正式启用。
2002年,图书馆实现了与11个区县图书馆、33个乡镇街道图书馆的联合检索、网上阅览、馆际互借、资源共享,构建了北京市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网络平台;作为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北京分中心,首都图书馆已开通了数十个基层分中心。
2005年,北京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迁入图书馆一期。
2005年11月,北京市发改委正式批准了首都图书馆二期工程,总投资4.6亿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首都图书馆
时值暑期,不少中小学生选择去图书馆温书、复习,叠加原有的读者群体,北京不少图书馆出现人流高峰。
读者扎堆儿前来,图书馆能否承载,是否启动了临时措施、延长开放时间?近日,新京报记者走访北京10家图书馆了解情况,结果发现,个别图书馆或阅读区域确实延长了运营,但大部分图书馆的闭馆时间依然较早,周末尤其如此,有读者和家长直呼关门太早不方便。
此外,阅读高峰期,不少图书馆一座难求,而且出现占座、进食、睡觉等不文明行为,影响其他读者阅读。
多数图书馆“朝九晚五”“朝九晚六”
暑假期间,北京不同图书馆、不同阅览室开闭馆时间不尽相同,但多数没有提供夜间服务。
记者走访的10家图书馆中,除西城区第一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北区部分场馆外,其余图书馆闭馆时间均不晚于19点30分,占比达80%。其中,首都图书馆A座历史文献阅览室和少儿阅览室、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区服务中心图书室、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图书馆开放时间基本为“朝九晚五”西城区第二图书馆、角楼图书馆开放时间基本为“朝九晚六”。
西城区第一图书馆是个特例。据工作人员介绍,该馆开放时间为9点到20点30分,其中自习室周一从14点开放到22点,周二至周四从9点开放到22点,周五至周日从9点开放到17点30分。
读者流量最大的周末,各大图书馆闭馆时间依然较早,集中在17点至18点左右。
今年暑假,国家图书馆儿童阅读区域延长了服务时间。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平日里该区域的开放时间是9点到17点,暑期延长两个小时,19点闭馆,“主要是暑假来看书的孩子非常多,所以就延长时间让孩子们能多看会儿书。”不过一到周末,该区域闭馆时间又恢复到17点。
暑假图书馆“一座难寻” 读者呼吁延长开放
7月23日8点50分,距首都图书馆开馆还有10分钟,入口处已有超过百人排队。这些读者以中青年为主,不少学生手里拿着暑假作业和课本。9点整,首都图书馆准时开馆,读者排队安检入馆,安检不算太严格,饮用水和自带书本都可带入。图书馆分为A座和B座,由于A座阅览室较少,大部分人直奔B座而去。
上午10点左右,B座1至7层的座位基本坐满。“暑假是图书馆人流量的高峰期,学生都放假了,很多跑来写作业,过了10点基本没什么座位。周末上班族休息,图书馆人就更多了。”首都图书馆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类似的场景也出现在国家图书馆。7月24日8点45分左右,国家图书馆南区的小路上已经有不少行色匆匆的读者,他们得先去存包处存包,然后等待9点开馆。记者注意到,虽然未到开馆时间,但是国图南区的大门已经打开,读者可进到大厅里休息或查阅相关资料,等待各个阅览室开门。
北京各区图书馆暑假的客流量同样不小。7月25日19点30分左右,西城区第一图书馆内读者络绎不绝,很多读者背着书包、端着水杯赶来。该馆一层有间可容纳百余人的自习室,晚上10点才关门,吸引了不少上班族和周边居民前来学习。
暑期阅读高峰的背景下,不少读者希望图书馆能推迟闭馆时间。记者随机采访了首都图书馆的10位读者,8人希望图书馆在晚间也能开放。“上班族晚上下班比较晚,想来图书馆看会儿书,但19点半就闭馆了,只能周末来。”读者杨女士表示,自己更愿意在图书馆看书学习,因为在家效率低、书店人流多位置少。
家长们则呼吁延长儿童阅读区闭馆时间。记者在国家图书馆儿童阅读区随机采访了5位家长,有4位家长表示希望能延长开放时间,尤其是周末。周女士告诉记者,周末儿童阅读区下午5点就闭馆,自己平时上班,只有周末得空陪孩子来图书馆,“要是周末也能延长闭馆时间就好了。”宋先生表示,如果周末儿童阅读区延迟闭馆,馆内的孩子就可以分流,不太会挤在上午或者下午扎堆儿来图书馆。
图书馆能否常态化延长运营?首都图书馆一位工作人员认为难以实现,“图书馆和书店不一样,图书馆是非营利性的,而且365天开放,有的工作人员过年轮班回不了家,如果延长运营时间,我们的工作时长势必增加。”
调研读者需求 西城区第一图书馆试水“夜间服务”
记者走访的图书馆中,西城区第一图书馆的闭馆时间相对较晚,馆里配备的自习室更是延长到22点关闭。记者注意到,这是该图书馆第二次延长闭馆时间。
资料显示,1999年西一图新址落成之际,就将平日闭馆时间确定为20点30分,且免费开放,这在区级公共图书馆中已经是闭馆较晚的。
西城区第一图书馆馆长樊亚玲介绍,延长自习室开放时间的想法始于2017年,“我们图书馆位于北京核心区,周边社区、学校比较集中,而附近能提供免费自习的公共文化场所很少。”当年,西一图面向自习读者开展需求调研,超过半数读者希望自习室平日开放至22点,对于周末开放时间,分别有30%和40%的读者希望自习室延长开放至20点30分和22点,希望自习室24小时开放的读者占到20%。此外还有部分读者建议分时段延长开放、加强自习室管理、开辟未成年人专区等。
拿着这份调研结果,樊亚玲与西城区进行了多次沟通和磨合,“去年我们报预算时,区财政还是有点不理解,已经服务到20点30分了,这在区级图书馆里算开馆时间比较长的了,为什么还要延长到22点?”
最终在原西城区旅游委的支持下,西一图获得区财政拨款,为延长自习开放时间打下基础。今年4月1日,延时服务开始试运行,“刚开始也没有准备做宣传,想先看看效果。没想到,试运行当晚就有近30名读者留在图书馆自习室继续学习。”樊亚玲说,试运行效果还是比较符合预期的。
在樊亚玲看来,延长自习时间只是一部分,“在这基础上,干脆把其他服务也延长吧。所以我们相应延长了数字书刊借阅机、电子读报机等数字资源设备的服务时间,读者可以通过馆内无线网络免费下载使用电子书刊、浏览当日报纸。”此外,为了配合上述服务,西一图还延长了安保服务。
延展
占座、进食等不文明行为依然存在
记者探访发现,占座、吃东西等不文明行为在图书馆内时有发生,极大影响了其他读者的阅读感受。7月23日中午,首都图书馆B区3层阅览室内,逐渐有读者离开阅览室,为确保下午回来还有位置,大部分读者用书、水杯或背包占了座。记者粗略统计,约有五分之一的座位空着,但桌上都摆着占座用品。而到了饭点,部分读者拿出面包、饼干在阅览室内就餐,虽然未发现有人食用味道较大的食物,但有些桌子掉落了食物碎屑。
7月25日晚,记者在西城区第一图书馆注意到,自习室内基本找不到空余座位,很多书桌上都放着书本或者水杯占座,来得比较晚的读者只能站在大厅里,一边儿看书一边儿等候空座。
还有读者把图书馆当成了休闲区。7月25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国家图书馆看到,馆内阅览室有不少沙发,有读者把这里当成了睡觉的地方,直接在沙发一躺,轻声地打起了呼噜。
正准备会计考试的周女士每月来首都图书馆25天以上,她建议图书馆加强对不文明行为的管理,“很多人打呼噜,键盘敲得特别大声,还有人吃东西。”
北京熹阅堂图书馆周一不闭馆。熹阅堂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9:00;周六日9:00-20:00。
图书馆是社会记忆(通常表现为书面记录信息)的外存和选择传递机制。换句话说,图书馆是社会知识、信息、文化的记忆装置、扩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