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公交晚上最晚运行至24:00。
济南公交经过实地考察和反复论证,将东北—西南方向和东南—西北方向的北园大街、经一路、经四路、经七路、文化路、经十路、二环东路、历山路、舜耕路、纬二路、纬十二路走廊等主干线的20余条公交线路延时运行至零时,构成了“井”字型和“米”字型夜间服务网络。
在大观园、全福立交桥、纬十二路与经十路、无影山中路与黄岗路、燕山立交桥5个城市重要节点进行换乘衔接,乘客利用车辆的等客时间,实现不同线路间的换乘。这是我国北方城市首次构建“零时公交网”,“零时公交网”节点无缝衔接在全国也属首创。
针对济南西站客流上升,济南公交及时将大运量的BRT-1号线和202路延伸调整至西客站公交枢纽内运行,将枢纽内7条线路全部延时至23:45。
配合济南东站建成使用,开通了常规公交、快速公交、摆渡线路、快线等不同形式的9条公交线,其中7条线路末班发车时间延至24:00,实现了公交运行时间与高铁列车时刻的无缝衔接。
为满足乘客个性化出行需求,济南公交还在济南西站开通了“动态巴士”定制公交服务,运行时间至23:40。
高铁不到站,公交不收车。济南公交加强与高铁站联动,密切关注火车运行动态,制定火车晚点公交营运应急预案,一旦出现延误情况,及时发放加班车,为高铁旅客转乘公交提供保障。
扩展资料:
济南公交陆续对市131条公交线路进行延时运行,是济南公交史上延时力度最大、涉及线路最多的一次延时调整,此次延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延长了整个BRT网络的营运时间,BRT1至BRT7号线均不同程度的进行了延时,提升了BRT网络的夜间服务水平。
2、延长了济南站、济南西站周边部分公交线路的营运时间,比如K156、K157、BRT1号线、202路等,提高了重要交通枢纽周边公交线路的服务能力。
3、延长了大明湖景区、商圈周边部分公交线路的营运时间,比如K95路、K50路、123路等,方便了市民夜间游玩、购物。
4、延长了部分郊区线路的营运时间,比如K10路、K22路、K88路、115路、K141路等,满足了市民夜间乘坐公交回家的需求。
参考资料:
人民网-济南公交营造泉城“不夜城”:180条公交线路延时
济南路线早8:30一班从商河至济南汽车总站南区,10:00从济南汽车站南区至商河发车,其他路线停运。
济南市位于北纬36度40分,东经117度00分,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可分为三带:北部临黄带,中部山前平原带南部丘陵山区带。济南境内河流主要有黄河、小清河两大水系。
济南城内原来百泉争涌,分布着久负盛名的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泉群,有美泉100多处,享有“七十二名泉”之美称。现大多数名泉都已见底,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涟涟水波。趵突泉有“天下第一泉”之美称,喷高三尺已不复见,然奇泉不可不看,更有易安与李攀龙,非去不可。
济南的介绍
黑虎泉,找一个人少的早上,漫步泉旁,看泉眼如珠冒起,听黑虎泉奔涌之畅快,亦属一乐事。大明湖、千佛山与趵突泉,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大明湖湖面宽阔,由众泉汇流而成,夏日湖上荷花映日,绿柳成荫,赶上荷花节期间去大明颇有一番风味。
千佛山为佛教名山,古名历山,有舜耕历山之说,登山远眺,明湖如镜,黄河似带,泉城风貌,尽收眼底。济南市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及教育中心,也是国家批准的副省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