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暑时间:7月23号4点06分49秒,农历六月廿五,星期六。古代的先民们在长期的劳作中记录下了关于大暑节气的现象,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习俗大暑喝暑羊
“喝暑羊”即喝羊肉汤,主要流行于山东鲁南地区的大暑习俗。暑天喝暑羊能温补肾阳,补肾益气,是夏天滋补佳品。
大暑送暑船
“送暑船”的活动主要在我国的浙江沿海地区,每年到暑期,当地人就会制造一艘暑船,上面摆放各种祭品,并举行一系列的祭祀祈福活动,然后将暑船送入大海,在还海上点燃。以此庆祝五谷丰登,家人安泰。
大暑饮伏茶
饮伏茶是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的习俗,但不同地区伏茶的配方略有不同,大多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的等十几位清热解毒的中药材熬煮成茶水,在大暑天饮暑茶有清凉解渴的功效。
小暑一般为每年7月6至7或8日,大暑每年7月22或23或24日。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叫小暑节气。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度。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中国劳动人民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导读:眼看六月已过,全国各地区天气也逐渐变得炎热起来,要知道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便是三伏天,而小暑和大暑刚好又在三伏天前后,但具体时间每年有所差异,那么,作为夏季最后一个节气的大暑,2021年大暑是几月几号几点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下2021年大暑是几点。
2021年大暑是7月22日22:26:16。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大雨等自然现象比较频繁。
大暑介绍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公历7月22—24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
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我国多地高温潮湿多雨。这个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自古以来,民间都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饮的茶,这种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此外,还有烧伏香、晒伏姜等习俗。
大暑过后的下一个节气是什么
在我国的二十四节气的大暑节气过后将迎来立秋节气,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也就是公历的2016年8月25日意味着大暑节气的正式结束,天气也会逐渐变得凉爽起来。
大暑的习俗有哪些
在我国的浙江沿海地区有着“送大暑船”的习俗,特别是台州湾好多渔村旧时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福建莆田人在大暑节那天,有吃荔枝和羊肉的习俗。亲友之间也常以此作为互赠的礼品。台湾六月十五日是“半年节”,人们在这一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象征意义团圆与甜蜜。山东南部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的习俗,经常食用羊汤能补益气血,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大暑的传统美食
1、吃仙草
在我国的广东一些地区到了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
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将其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2.吃荔枝、羊肉和米糟
在福建莆田的人喜欢在大暑的时候吃荔枝、羊肉和米糟,还有人说大暑时吃荔枝,营养价值跟人参一样高。
大暑饮食注意事项
①夏日以清淡为主,不宜过于油腻或辛辣,但寒性的不要多吃,例如海鲜就尽量少吃。
②一日三餐要规律,不暴饮暴食。冷饮要少吃,避免刺激肠胃,造成腹痛腹泻等症状。
③要补充足够营养,不能吃得太素。如蛋白质就是必须的,像鱼、肉、蛋、奶和豆类应多吃,也要食用能预防中暑的新鲜蔬果,例如西红柿、西瓜、苦瓜等。
④同时大暑的高温也容易滋生细菌,因此也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东西需洗净煮熟了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