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城的基本简介

可研2023-03-26  31

其实,每座古希腊城邦都拥有自己专属的卫城,且必定建于城邦的最高点,平时作为公共集会的场所,战时则发挥堡垒作用,成为居高临下的作战指挥中心。雅典卫城现存的最重要遗迹除了帕特农神庙,还包括山门、尼基胜利女神庙以及伊瑞克提翁神殿。每座神殿的建筑也大有看头。古希腊城邦兼有防卫性质的中心地区。位于城邦最高处,内有主要的市政与宗教建筑。

由于建城是一种宗教行动,所以为神建造当地的住所,是希腊城市设计的基本因素。卫城多建于高山之巅,有军事和宗教双重目的。在军事上,它必须是一座城堡;在宗教上,因有洞窟流泉,又有丛林幽谷,它给人以神仙洞府的感觉。

卫城是雅典以及全希腊的一颗明珠,是雅典的象征。它的山顶荟萃着古希腊文明最杰出的作品。卫城的中心是雅典城的保护神——雅典娜的铜像,其旁膜拜雅典娜的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丰碑。此外,伊瑞克提翁神殿、巨门、酒神剧场、阿迪库斯音乐厅和阿克波利斯博物馆,不仅是希腊文明的缩影,也是希腊建筑史上的奇迹。现在,卫城遗址大多是断墙残垣了,但游客依然可以看到神像生动的造型和衣纹,以及廊柱顶端栩栩如生的战马和浮雕。卫城博物馆里收藏着卫城原有的各种雕塑以及其他文物。碑文博物馆有珍贵的历史铭刻。拜占庭博物馆有拜占庭、穆斯林及中国的艺术品。维纳基博物馆收藏着各个历史时期的希腊服装。卫城南坡是平民活动中心,有露天剧场和长廊。

雅典卫城介绍

雅典是古希腊的政治文化中心,卫城是祀奉雅典护神雅典娜的地方。卫城建筑集中反映了古希腊建筑的成就,是世界建筑史和艺术史上的珍品。建于公元前5世纪,建筑总负责人是雕刻家菲迪亚斯。卫城建筑虽历经破坏,但留下的断柱残垣仍有很多可供后世建筑借鉴之处。

卫城位于雅典城中心偏南的一座小山顶的台地上,高出平地约70——80米。台地西低东高,东西长约280米,南北宽约130米。四周陡峭,围以挡墙西端有台阶,可以登临。卫城总体布局自由,顺应地势安排,山上各种建筑贴边而立,柱廊朝外。西端是雄踞于陡崖上的胜利神庙,布置得体,能满足祭祀仪典和从山下瞻仰的要求。每四年一次的大泛雅典娜节,是全希腊的节庆。祭祀队伍从山下的西北方出发,绕过卫城的北﹑东﹑南三面,然后从西面登上卫城。

雅典卫城平面图1胜利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 2山门Propylaea 3雅典娜立像Statue of Athena 4帕提农神庙The Parthenon 5伊瑞克提翁庙The Erechtheion 6雅典娜庙旧址。

胜利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

建于公元前449——前421年,用爱奥尼柱式,台基长8 15米,宽5 38米,前后柱廊雕饰精美。为了把最美的透视角度展现出来,神庙的轴线不求与卫城台阶的方向相平行,而与山门呼应,形成均衡构图。

卫城山门The Propylaea

建于公元前437——前432年,正面向西,前后柱廊各有6根多立克柱,北翼是绘画陈列馆,南翼是敞廊。左右两翼不对称。门前的空间三面围合,迎接祭祀队伍,在隆重严肃中透出亲切的气氛。山门为5开间,当中一间较宽,成为构图中心,内部西低东高,相差约1 43米。各开间有隔墙分开,当中一间为坡道,坡道前部两侧各有3根爱奥尼柱,形成纵向的内柱廊两侧的次间和梢间则是踏步。祭祀队伍由山门前半围合空间,到柱廊下的半室内空间,又经室内空间,到达东廊之下。所经过的建筑空间有高低﹑方向﹑开合﹑明暗等变化。

雅典娜雕像The Statue of Athena

高11米,戎装执矛,朝着山门东廊而立,正面侧向西南,是卫城建筑群的构图中心。雕像的东南方,立于高台上的帕提农神庙是卫城的主题建筑。

伊瑞克提翁庙The Erechtheion

在帕提农神庙的北面,供奉传说中的雅典人始祖伊瑞克提斯,建于公元前421——前405年,主体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地基高,东立面用6根爱奥尼柱做成入口柱廊西部地基低,西立面在4 8米高的墙上设置柱廊。西部的入口设在北面,入口柱廊面阔3间﹑进深2间,体量较大,虚实相映。南立面西端,突出一个小型柱廊,用女郎雕像代替柱子,雕像正面朝南,在白大理石墙面衬托下,清晰悦目。伊瑞克提翁庙在体型﹑色调﹑柱式等方面与帕提农神庙形成对比,虽处于配角地位,却又独具风采,两座神庙的平面不平行,因此空间的透视效果显得更深远。

~~

雅典卫城最初修建于迈锡尼时代。迈锡尼时代是希腊青铜时代晚期的文明,因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

据现在已知资料来看,在公元前6世纪中雅典的守护神雅典娜的神庙已在该地被建立了。旧帕特农神庙,大约在公元前490年,雅典在马拉松战役取胜后建立的。迈锡尼时代的城门被拆除,并以被用作庆礼用途的旧纪念门(Old Propylon)所取代。但旧帕特农神庙并未及完成便在前480年波希战争时因波斯人入侵而与古代神殿及其他石制建筑一起被夷平与烧毁。

在战后,雅典人重新规划这里,大部份主要的神殿在伯利克里执当政时重建,当时为雅典的黄金时代(公元前460年–公元前430年)。菲迪亚斯——一位伟大的雕刻家,与另外两位雅典最负盛名的建筑师(伊克蒂诺和卡利克拉特)负责此项重建计划。在公元前5世纪,雅典卫城最后成形。伯利克里执将帕特农神庙的建设交托给伊克蒂诺与菲迪亚斯。同时,南翼的胜利女神雅典娜神殿开始建设。虽然中途因伯罗奔尼撒战争影响而一度暂停,但最终在尼西亚斯和平时期完工,大约在公元前421年与公元前415年间。

在同一时期,雅典人开始了厄瑞克忒翁庙的建设,其是由一系列的圣域组成。

(雅典娜波丽亚丝神殿、波塞冬神殿、厄瑞克透斯神殿、凯克洛普斯神殿、厄尔斯神殿、潘杜罗索斯神殿与阿革劳罗斯神殿,所以其亦被称为女像柱的阳台)

在卫城山门后面,菲迪亚斯所制的巨大的雅典娜普罗玛琪斯(其为勇冠三军之神)铜像,在公元前450年至公元前448年建成。其底座有1.50米高,而整个雕像高9米。女神手持的顶端渡金长矛里映射著斯尼旺海岬的船只,其左方的巨大盾牌上有着半人半马怪与库瑞涅战斗的图案。而Chalcotheke、Pandroseion、潘狄翁圣所、雅典娜圣坛、宙斯圣所与罗马时代所建的奥古斯都圆形神殿皆已不再存在。

参考wikipedia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2674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