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民政府驻商河县明辉路119号。邮编:251600。代码:370126。区号:0531。拼音:Shanghe Xian。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商河县辖2个街道、5个镇、5个乡:许商街道、玉皇庙街道、龙桑寺镇、殷巷镇、怀仁镇、郑路镇、贾庄镇、孙集乡、沙河乡、韩庙乡、张坊乡、白桥乡。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商河县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属齐国麦丘邑。公元596年置滴河县、属棣州。公元1086年改滴河县为商河县。金元属沧州。明、清属济南府。民国初年属岱北道、济南道、山东省政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属鲁北、冀南、冀鲁三专署,渤海行署二专署和泺北专署。建国初,属德州专署。1958年商河、乐陵并为一县,初称商河县,后更名为乐陵县,先后属聊城、淄博专署。1961年商河与乐陵分治,恢复商河县、复归德州地区, 1990年1月改属济南市。
隋置滳河县,因有滳河水流经得名。宋(1086年)改为商河县,河在县南,故名。
春秋战国时属齐国麦丘邑。公元596年置滴河县、属棣州。公元1086年改滴河县为商河县。金元属沧州。明、清属济南府。民国初年属岱北道、济南道、山东省政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属鲁北、冀南、冀鲁三专署,渤海行署二专署和泺北专署。建国初,属德州专署。1958年商河、乐陵并为一县,初称商河县,后更名为乐陵县,先后属聊城、淄博专署。1961年商河与乐陵分治,恢复商河县、复归德州地区,1990年1月改属济南市。
1996年12月25日,撤销商河县贾庄乡,设立贾庄镇(鲁政函民字〔1996〕61号)。
2002年底,全县辖7个镇、14个乡,962个行政村:商河镇、怀仁镇、尹巷镇、龙桑寺镇、郑路镇、玉皇庙镇、贾庄镇、韩庙乡、沙河乡、赵奎元乡、燕家乡、常庄乡、张坊乡、牛堡乡、胡集乡、展家乡、钱铺乡、岳桥乡、杨庄铺乡、白桥乡。全县总人口59.4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15万人。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57478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商河镇 66616 龙桑寺镇 15878 殷巷镇 29267 怀仁镇 32289 玉皇庙镇 38512 郑路镇 35577 贾庄镇 19161 牛堡乡 18683 孙集乡 30645 常庄乡 26052 燕家乡 19987 沙河乡 19461 韩庙乡 29926 赵魁元乡 29517 张坊乡 21589 胡集乡 29429 扬庄铺乡 22260 钱铺乡 21095 岳桥乡 19387 白桥乡 25851 展家乡 23607
2001年,全县总面积1162.68平方千米。辖21个乡镇,962个行政村。年底全县总人口59.0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03万人。
2002年,全县总面积1162.8平方千米。辖7个镇、14个乡,962个行政村。年底全县总人口59.4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15万人。
2003年,全县总面积1162.68平方千米。辖21个乡(镇)、947个行政村、15个居委会。年底全县总人口59.4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1万人。少数民族9842人。
2005年11月,经济南市政府同意并报省政府批准,商河县撤销钱铺乡,商河镇,以原钱铺乡和商河镇的行政区域设立许商街道办事处;撤销杨庄铺乡,玉皇庙镇,以原杨庄铺乡和玉皇庙镇的行政区域设立玉皇庙街道办事处;撤销牛堡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孙集乡;撤销常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龙桑寺镇;撤销燕家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沙河乡;撤销赵奎元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殷巷镇;撤销胡集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贾庄镇;撤销岳桥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白桥乡;撤销展家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郑路镇,同时在被合并的乡镇驻地成立了合并后归属乡镇的为民服务中心。自此,全县由21个乡镇合并为5镇5乡和2个街道办事处:许商、玉皇庙两个街道办事处,贾庄、龙桑寺、怀仁、殷巷、郑路五个镇和白桥、沙河、孙集、张坊、韩庙五个乡。
[编辑本段]地理资源
商河县全境均为黄河冲积平原,平坦宽广,极目无际。自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古有漯水南驶,笃马北流;今有徒骇、土马、德惠、临商、商中、商乐等十条河纵横交错,排灌兼用。全境均属暖温带半温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60℃,年平均降水量611.5毫米,无霜期为193天,雨热同季,宜粮棉生长。
(1)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162平方公里,已利用土地面积为10.9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3.82%。其中耕地面积6.62万公顷,水域面积1.3万公顷。
(2)矿产资源
境内矿产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石油探明储量为4900万吨,天然气储量为10亿立方米。
(3) 水利资源
境内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为36769万立方米,大气降水径流总量为6867万立方米,内河、沟渠和坑塘拦蓄库容为5228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为11763万立方米,引进黄河、徒骇河、德惠河水可利用量为19777万立方米。
[编辑本段]经济状况
1998年商河县国内和平总值达29.8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6亿元,增长9.87%;第二产业增加值7.8亿元,增长28.4%;第三产业增加值7.0亿元,增长1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19元,增加186元。
全县共有县属工业企业34处,乡属工业企业152处,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186处。1998年完成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14.1亿元。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棉纱7189吨,棉布1265万米,水泥3.12万吨,白酒1983吨,服装103万件,混合饲料2255吨,皮鞋2.57万双,地毯15400平方米,玉米淀粉884吨。
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12.5亿元,比上年增加15.7%;粮食总产量12.26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县瓜菜经济作物面积猛增到41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75万吨。1998年造林合格面积6000亩,林木覆盖率达到18.0%。全县大牲畜存栏36万头,生猪存栏45万头,羊存栏43万只,家禽存养550万只,肉类总产量6万吨,禽蛋总产量4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4.5亿元。
[编辑本段]种植业生产
1、粮食生产:商河县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等。2004年商河县小麦播种面积70万亩,总产28万吨。其中优质专用小麦达到20万亩,总产9万吨。玉米播种面积75万亩,总产32万吨。2005年我县粮食生产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小麦播种面积72万亩,其中优质专用小麦的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小麦总产30万吨,玉米播种面积76万亩,总产33万吨。2006年2月份,我县被山东省政府评为“粮食生产先进县”。
2、棉花生产:商河县是种棉大县,棉花一直是商河县农业生产的主导产业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30万亩左右,1990年被国家农业部批复为优质棉基地县。2004年全县棉花平均亩产79公斤,总产1.9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9.5%和10.7%。2005年全县棉花平均亩产82.17公斤,总产1.65万吨,又创新高。2006年,我县又承担了农业部的“优质棉花基地提高”项目,这必将有力的促进我县棉花生产再上新台阶。
3、蔬菜生产:大蒜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蒜苔总产8万吨,蒜头总产27万吨,两项实现产值7亿元;成为山东省近几年新崛起的大蒜主产区,蒜区主要分布在白桥、岳桥、杨庄铺、玉皇庙、郑路、钱铺、孙集7个乡镇,中心产地白桥乡是济南市的"科技兴农示范基地",农业部命名的"中国大蒜生产第一乡"。商河所产大蒜肉质脆嫩,香辣味浓,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无污染,无公害,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产品远销北京、天津、内蒙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商河大蒜以“商玉宝”牌商标在国家工商局注册,并被济南市质检局、济南市蔬菜办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整个蒜区形成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大蒜产业化生产格局。2004年商河县蒜薹总产10万吨,蒜头总产20万吨,大蒜产值4.8亿元,大蒜加工冷储企业发展到42家,产品涉及蒜片、蒜蓉、蒜米等,其中蒜片年产量8000吨,可消化大蒜3万吨,商河县冬暖式大棚发展到6.2万亩。其中大棚彩椒面积2万亩,成为我国目前较大的以色列彩椒生产基地之一;展家乡的“展旺”牌黄瓜、玉皇庙镇的黑皮东瓜等蔬菜品种,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是十分畅销,供不应求。当前浅水藕种植以其投资少、见效快、无污染、省工省力的特点越来越受到群众的欢迎,全县已形成了占地1.5万亩的浅水藕生产基地,成为商河县东北部乡镇群众增收致富的首选项目。全县蔬菜产业逐步转到既注重规模更注重效益的发展轨道上来。2004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34万亩,总产量118万吨,总产值11.35亿元,蔬菜出口创汇600万美元。目前,大蒜、黄金梨等5个产品正在积极认证绿色食品,还有10多个农产品正在积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
[编辑本段]畜牧业生产
商河是一个畜牧大县,有着悠久的畜牧饲养传统,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做大做强畜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大力发展畜牧业。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扶持政策,加大对畜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通过小额贷款、贴息补助、设立奖励基金等形式,支持农民建设养殖小区和购买优良畜禽。2003年县里成立了农业发展信用担保中心,全年担保发放贷款1000万元,带动乡村两级投入5000多万元。2004年县政府拿出30万元奖励资金对2004年度全县畜牧园区建设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2005年县政府又计划拿出50万元设立专项奖励基金,用于鼓励在畜牧园区建设上做出突出成绩的乡镇、村,以此调动各级大力发展畜牧养殖的积极性。同时加大了畜牧养殖的宣传力度,使发展畜牧增收致富的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通过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的工作,使全县蕴藏的土地宽满、粮食饲草资源丰富的优势转变成了巨大的产业优势,全县以培植养殖大户、建设畜牧小区为重点的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得到空前发展。截止目前,全县大牲畜存栏35万头,其中肉牛存栏33万头,年出栏20万头,生猪存栏45万头,年出栏75万头,羊存栏30万只,年出栏50万只,肉禽存栏500万只,年出栏1200万只,蛋禽存栏200万只,年产鲜蛋3。07万吨。全县具有一定规模的畜牧养殖园区发展到324个,其中占地100亩以上的6个,占地30亩以上的36个,占地10亩以上的223个。2004年全县实现畜牧业产值14.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5%,农民人均纯收达到3411元,增长16.6%,增幅位居全市第一。
全县各乡镇大力推行户均拿出一亩致富田建设畜牧小区,重点扶持发展畜禽养殖大户和集约规模畜牧小区,推广小区养猪、园区养牛、大棚养鸡、林下养鹅、坑塘养鸭等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实现畜牧业发展的无缝覆盖。集约规模畜牧业快速发展。去年全县畜禽养殖小区达到480个,其中占地10亩以上的规模养殖园区387个,年收入过3万元的畜禽养殖大户达到14000户,实现畜牧业产值1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5%。
[编辑本段]农业三化
1、产业化:农业龙头企业迅猛崛起。年销售收入50万元以上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50家,其中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12家,有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雨润肉食、五得利面粉、宏业棉纺、瑞海农产、商玉宝菜业、鑫海源良种猪等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2、标准化: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完成了全县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监测和部分认证工作,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个,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20万亩以上,其中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一个。
3、信息化:完成了全县21个乡镇(合并前)和县农业局的农业信息网站建设工作,并全部实行了三免一奖,计划到2006年底,完成4-5个乡镇的“四专”和农业龙头企业的信息网络建设,在电子政务开展的基础上,把电子商务开展起来[2]。
[编辑本段]发展布局
"一个中心,两条轴线,四个片区"。
1.一个中心:位于明辉路以北、田园路以西、富民路以南的区域,形成以商贸、金融和信息产业为主的县城中心区。
2.两条轴线:(1)商中路为县城的南北轴线。(2)明辉路为县城的东西轴线。
3.四个片区:(1)北部片区:位于富民路以北,占地约3.2平方公里,其职能主要以电力、化工、纺织、机械为特色的工业 生产和物资集散地。(2)中心片区:位于富民路以南、长青路以北,占地为4.8平方公里。由商业金融中心及居住区构成,是县城经济活动中心,是商业金融和信息产业中心。(3)南部片区:位于长青路以南、南环路以北,占地约7.0平方公里。由行政办公区、文教科研区、体育中心、居住区和西部民营经济(或其他无污染的一类工业)园区组成,是行政、文教、科研、卫生和体育等设施集中分布的综合性新区。(4)生态旅游区:位于县城建设用地以南,以生态绿化、观光农业、旅游度假、科研教育为主的生态、绿化区占地约9.2平方公里。
[编辑本段]自然环境
商河县位于山东省会济南东北部,地处三市四县交界,北依京津、商河县南依省会、东和滨州市的惠民、阳信毗邻,西北与德州的临邑、乐陵接壤,是济南市北跨黄河在鲁西北的经济辐射中心。全县面积1162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有5镇5乡2个办事处。
省道248线(商河至济南段为双向六车道一级路)纵贯南北,316线横跨东西,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170公里,公路密度列全省之首,北接德滨高速公路,南到济青、京福高速70公里,距济南国际机场50公里,全县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总里程达69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规划中的黄河北铁路、济商高速公路在商河县交叉过境。 商河交通区位
许商公园、商业街、大型超市、二星级酒店、电视台、医院等场所能够满足居民的生活、娱乐、医疗等需要。
1、气温:
冬天最低气温 –18.1℃
夏天最高温度 36.6℃
全年平均温度 12.6℃
2、光照:
(1)日均7.5小时
(2)春、夏季日均8.4小时
(3)冬季日均6.3小时
3、风:
(1)全年主导风向 西南风(WS),其次是东北风(EN)
(2)年平均风速 3.2M/S
4、降水量
(1)年平均降水量611.5mm
(2)年平均降雪量8mm
(3)降水变化为单峰型,以7月份最多,平均为205.3mm
[编辑本段]民俗风情
商河县与母亲河——黄河息息相关,一脉相连,全境位于黄河冲积平原,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孕育了这片金色的土地。据史书记载,商河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勤劳淳朴的商河人民为建设美好家园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创业之歌,创造了以鼓子秧歌为代表的灿烂文化。 商河鼓子秧歌始于明清,以其粗犷豪放,气势磅礴,刚健挺拔的舞姿;变幻莫测,威武雄壮的舞蹈阵容成为汉 族北方舞蹈的代表。商河县也因此被文化部命名为“鼓子秧歌之乡”。商河“鼓子秧歌”多次参加全国民 间舞蹈大赛,荣获几十项桂冠,誉满全国,名扬世界。1999年,商河“鼓子秧歌”代表山东省参加国庆50周年大典,不仅展现了 商河人奋发图强的风姿,也为齐鲁大地赢得了殊荣。著名作家曹革非以商河鼓子秧歌为主线,创作了长篇小说《清水幻象》。 2005年12月,商河鼓子秧歌入选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编辑本段]鼓子秧歌
山东,古称齐鲁。商河战国时为齐国麦丘邑,汉代置县,隶属多变,1989年12月2日,国务院批准,原属德州地区商河县划归济南市。同月2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商河县奎台乡划归德州地区乐陵市。
商河人民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年复一年,世代相续,血汗滋润了土地,劳动改变了一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艰难岁月里,铸就了劳动人民刻苦耐劳、勇敢刚直的性格,人们饱经磨砺而不甘自馁,在这苍凉浩瀚的鲁北平原上,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发展了生产,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民间歌舞-商河鼓子秧歌。
所谓秧歌,它是民间歌舞的统称,但必须以舞为主方称秧歌。早在建国初期,全国各地的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他们发现商河的民间歌舞丰富多彩,五十年代末山东的专家根据全省情况,筛选出商河、胶县、海阳三县的民间歌舞统一定名为山东三大秧歌,即商河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当时商河民间歌舞形式很多,有伞鼓舞、花鞭鼓、凤阳花鼓、花棍、采茶、小车、大头、高跷、信子、龙灯、狮包、灯官、虎牛斗、荷花灯、独竿桥、二人转、旱船、跑驴、赶脚、行车、马叉、前场、撮擂子、背媳妇、摇葫芦、打杈、哈哈等三十余种,其中“伞鼓舞”的舞蹈形式最完整,文化内涵最深邃,就重点挖掘整理,并逐渐把“鼓子秧歌”作为“伞鼓舞”代名词,叫的人多了,习惯成了自然。
鼓子秧歌因其人数众多,组织严密,形式完整,舞技强悍遒劲,场阵磅礴恢宏,既寓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感,又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被誉为“民族民间文化的奇葩,齐鲁文化的骄傲”,“是我国汉族男子舞蹈阳刚之美的集中表现,是舞蹈文化的瑰宝”,“在全世界范围的民间舞中也是极为少见的”。1955年、1980年、1989年、1992年、1996年、2002年六次代表山东省和济南市参加全国民舞大赛,五次获最高奖。1996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舞蹈),1999年又去北京参加了建国五十周年大庆,在天安门前的演出活动,盛誉海内外。
[编辑本段]鼓子秧歌起源
鼓子秧歌的起源和明清之际动荡的社会背景有关,即鼓子秧歌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农民起义和抗清运动。
理由如下:
一、和武术的渊源。鼓子秧歌中有某些武术的动作和招数,典型的有踢腿和蹲马步。这才其它任何秧歌中是没有的。但考武术中形成最早的是少林功夫,而少林派武功的真正形成是在宋朝。这便是鼓子秧歌决不能在许商时代就能出现的证据。
二、秧歌的类比。我国民间秧歌的种类很多,但与商河鼓子秧歌最为相似且最早的是王国维在《中国戏剧史》中记载的南宋的伢鼓。这也说明在宋朝之前没有鼓子秧歌。但伢鼓仅是征战中迷惑敌人的“戏法”,和鼓子秧歌没有递嬗关系。
三、商河民间武术之谜。要想探讨鼓子秧歌起源,须先弄清商河民间武术。《商河县志》的“大事记”中多次记载了明末清初的农民起义,起义者是有武术有组织的。清朝禁止民间习武,但民间仍以秘密形式习武,他们应该是把武术融进了秧歌的。
四、鼓子秧歌的武场。现在研究鼓子秧歌的忽略的一点就是,解放前的鼓子秧歌对之外,每村都还有武场,在正式表演秧歌之前,是要表演武术的,由此进一步说明了鼓子秧歌同民间武术的关系。
五、流传下来的鼓子秧歌图谱中有很多战阵的名字,如“力杀四门”“闯王进京”等,可以看出其相成过成中留下的时代印记。
因此,鼓子秧歌的起源不会早于明初的移民。可以说,明初移民使各地民间文艺有了一个较大的碰撞和融合,有了这种土壤,便孕育了鼓子秧歌,到明末清初有了适合她成长的“气候”鼓子秧歌也便发芽成长了。
[编辑本段]商河名吃
[编辑本段]著名人物
孟云卿(约725~?)字升之,平昌(今商河县西北)人。唐天宝初赴长安应试未第,30岁后始举进士。肃宗时为校书郎。存诗17首。其诗以朴实无华语言反映社会现实,为杜甫、元结所推重。
上官云相(1895~1969)字纪青,怀仁镇小街村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毕业。历任国民党军队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国民政府参军等职。在蒋介石发动的数次“围剿”红军的战争中担任重要指挥职务。抗战期间,任第三战区司令部总参议兼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时参与制造“皖南事变”。1945年后历任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华北“剿总”副司令等职,参与反共内战。国民政府第一次授衔陆军中将,后晋升上将。1949年初去台湾,1969年8月8日在台北病逝。
张北华(1911~1975) 原名张训荣,又名张恩堂、张维之,郑路镇营子村人。1930年在省立青州师范读书时参加中国共产党, 建国前历任共青团济南市委书记、中共山东省委秘书长、中共山东省委临时书记、徐州市市长、市委书记,建国后历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会主席,中共甘肃省委常委、省监委书记等。曾在延安参加中央党校的整风,1945年出席了中共七大。1975年7月2日病逝于兰州。
[编辑本段]名胜古迹
东信遗址位于怀仁镇东信村南200米处,南临古沙河500米,距商河城15公里。现存遗址高出地面约4.9米,南北长30米,东西宽27米,面积810平方米,约为原址的三分之一。先后从遗址选捡的器物有青铜器、石器、骨蚌器、陶器四种。经省文物专家考察, 遗址文化层底层为晚商文化,厚1.8米,中层为春秋战国文化,上层为汉唐文化。为商代至秦汉时期的村落遗址。
古城遗址位于县城西北怀仁镇与张坊乡交界处,距县城13公里。遗址占地9000平方米,城墙残迹历历可见,院落、大型建筑似有其型。城中间略低,东面有古城墙,长100多米, 高2.7米,最宽处10多米。南面有高2.7米的点将台。遗址周围多次发现陶盆、石夯、石磨、瓷罐、铁狮等文物。曾挖出一堵完好的墙壁,墙壁用青砖白灰垒制,砖长0.5米,宽0.3米。据考证,为东周、东汉至北宋时的城邑。
梁王冢遗址位于郑路镇梁王冢村西北500米处,距县城20公里。遗址高出地面4米,南北长50米,东西宽40米。遗址顶部和边沿断面处,均有古建筑遗址、遗物暴露,多为鬲足、鬲沿、瓦片等。据专家鉴定,此冢系春秋以前遗址。
元代古墓位于县城西北角商中河东岸。此墓由前室、中室、后室和左右耳室组成。前、中室顶部被毁、四壁残存;中室壁绘一车一马,底部有砖砌式棺床,呈八角状,系斗拱、立柱仿木制建筑结构;四块墓表倾倒于主室底部,其中一块刻有“徐总管”,右侧刻有“至元二年正月初二日记”,另一块刻有“徐总管之坟”,另两块刻有“张氏”、“妻张氏”[1]。
互联网络
在商河县是以县政府网站为政府信息发布平台,创办于2005年年末,平台集合了全县近80家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每家都有专职联络员。在网站建设上,我们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先后召开多次座谈会,讨论研究网站工作,提出修改设计意见,保证网站改版升级工作顺利进行,新网站于当年11月5日开通试运行。网站功能由原来的单一信息发布升级到信息发布、在线办事、公众参与、个性化定制、网站群管理五大功能,网站系统与政府信息公开系统实现了无缝整合。在网站建设上,我们坚持技术先进,适度超前,选择利用现代最高安全的JSP语言技术和大型稳定的Oracle数据库作为平台载体,运行商河县政府门户网站。学习并借鉴先进地区建站经验,结合商河县实际情况,制定了多种先进网站模块,譬如在线访谈、政民互动等,保障了网站在功能上有良好的拓展。在网站建设上,我们牢固树立以社会和公众为中心理念,突出政务特色,强化服务功能,努力把政府网站建设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平台,宣传推介商河的平台,倾听社情民意、联系群众的平台,打造服务政府、效能政府、服务公众的平台。目前县政府网站设有走进商河、政务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公共服务等8个主栏页,70多个二级栏目。为展现商河县的资源优势和农业大县优势,宣传推介商河,搭建网上招商引资平台,设置了三农、企业、投资者三大频道,全面宣传了商河县的资源优势,介绍了投资项目和有关产品信息,加强了同各地的信息沟通和交流。
商河县地方综合生活门户性网站是 商河信息网,开始名字为商河信息港,为了给商河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现改名为商河信息网。商河信息网正式创办于2006年7月中旬,是集分类信息、新闻、房产、黄页、同城购物、团购、博客、相册、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地方生活门户网站。发展至今,本站以成为商河本地互联网第一生活门户网站;为商河本地市民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为本地商家提供更全面的推广、宣传服务,为商河互联网的发展助跑,带动商河本地经济发展。
同时地方服务性门户网站具有代表的是商河一家人网站创办于2006年7月份,是集供求、新闻、便民服务及互动为一体的服务性门户网站,在商河的互联网发展中给各行带来巨大的影响。从创办至今已有近4年的历程,是商河本地建站最早、影响力最大的行业性网站,也是具有良好口碑网站,是发布房屋买卖租赁、车辆转让、求职招聘信息的网络平台。商河一家人始终保持与网络时代同步,快速获得各方关注,给商河本地市民带来最便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