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子明是山东莱州市(掖县)人。
郑恩:字子明,据说是宋朝开国大将。青年时与柴荣赵匡胤结为兄弟 郑恩排老三。三兄弟中柴荣 赵匡胤先后当了皇帝。周世宗柴荣是五代时期最具雄才大略的皇帝,只可惜38岁英年早逝。
之后赵匡胤陈桥兵变被黄袍加身做了皇帝 取替周朝建宋朝。五代周朝时期赵匡胤和郑恩都是周世宗柴荣手下的大将,为周朝立下汗马功劳。
赵匡胤和郑恩都是在柴荣落魄时与柴荣结拜的。赵匡胤建宋朝后,郑恩继续追随赵匡胤,为宋朝鞠躬尽瘁,屡立战功。
扩展资料
郑恩为人鲁莽,做事不计后果,赵匡胤当了皇帝后他见了赵匡胤依旧和以前一样叫二哥。终于有一次冲撞了赵匡胤,让赵匡胤这个皇帝很下不来台,赵匡胤含泪忍痛斩了郑恩。郑恩死后宋朝历代皇帝对郑恩的后人都很优待。
对于郑恩此人,正史中并无记载,但郑氏族谱中有关于郑恩记载。历史上是否有其人还有待考证,若真无此人,此人原型可能是宋初将领张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恩
赵匡胤建宋朝后,郑恩继续追随赵匡胤,为宋朝鞠躬进瘁,屡立战功。但是郑恩为人鲁莽,做事不计后果,赵匡胤当了皇帝后他见了赵匡胤依旧和以前一样叫二哥。终于有一次冲撞了赵匡胤,让赵匡胤这个皇帝很下不来台,赵匡胤含泪忍痛斩了郑恩。郑恩死后宋朝历代皇帝对郑恩的后人都很优待。
扩展资料:
人物轶事
清油河
清油河在“五代”以前,原名叫“柳林河”,系以其街外河边十里柳林而得名。五代后期,宋朝开国元勋郑子明曾在此住,时以打油卖油为生;因他打出来的油清香明亮而远近闻名,故此,人们便将柳林河改名为“清油河”了。
郑子明:姓郑,名恩,号子明、乳名黑娃;自小父母双亡,十多岁时只身来此,以打油卖油为生。他在这里与赵匡胤相遇并结拜为兄弟,又和陶三春不打不成交而定下了终身;流传下了许多活生生的故事:
“倒挂油”及“普峪河口”
郑子明虽脸黑似漆,却生得身材魁伟、力大无穷、性格豪爽 为人厚道、直率、好打抱不平。他在清油河打油期间,命苦时不济,虽然他打出的油清香明亮质量极好。
但是,在生意场上却屡遭厄运。起先,他担油出卖,总是顺清油河而上,要送到洛南县境内的‘黄家村集市 ’,来回三百余里 ,他一根铁扁担挑着二百多斤重的两只大油篓 ,竟两天一趟。
一次,当他担油走到腰庄小花岔石碥上时,遇着从黄家村转来的同伙人,告说油价大跌,他十分懊恼,生气地将油担往石碥上重重一撂,油从倾斜的篓中溢淌了出来,流了一地;当大家赶忙去帮他扶油篓时,神奇般地发现。
油篓竟深深地陷进入了岩石中,怎麽也拔不出来;郑子明自己也觉得诧异,当他亲自把油篓拔出后,在这坚硬完整的岩石上就留下了深深的‘油篓坑印’和‘流淌的油印’。
他在此歇息了一会,就沮丧地担起油担,同大伙一起倒转回来了。此后,人们就将这里称作“倒挂油”;‘油篓坑’与‘油印’至今如故,成为人们流传的佳话及观赏的古迹。
此后,郑子明就又顺河而下,将油担送到毛河口下的丹江码头,从那里装船水运至襄樊、武汉;在一次正装船时,忽然,突起大风,江浪汹涌,几乎将船颠翻,致篓中香油溢泼流淌了一口岸。从此,人们就称这个码头名为“泼油口”;后日子久了,便被误传成今天的“普峪口”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