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一起读《茶经》05· 茶的发源地到底在哪儿?


          闲话少说,进入正题。今天开始读《茶经》正文。

          上卷第一章—— “一之源”

     原文: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 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茶圣陆羽在开篇第一段就指出:茶,出自长在哪里?长啥样?

        “茶,南方之嘉木也。”茶,是南方地区一种美好的木本植物。

      这里的“南方”当然是指中国的南方地区。具体来说,泛指唐贞观年间的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所辖地区,基本与现今以秦岭山脉——淮河以南地区为南方一致。

      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唐时为南诏国)诸省市区,以及陕西、河南两省的南部,皆为唐代的产茶区,也是今日中国之产茶区。

        单这开篇第一句“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就明确了茶的发源地是——中国南方地区。

        再看,“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在巴山峡川一带,有树围达两人才能合抱的大茶树,将枝条砍下来才能采摘茶叶。

        “巴山峡川”,指的是今天重庆东部、湖北西部地区,也泛指西南地区。说明在西南地区不但有茶树,还有大茶树。这也证明,中国是茶的发源地。

        众所周知,《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是最早记录茶及茶文化的经典。所以,文中所说的茶的发源地是非常可信的。

        然而,西方国家曾经对“茶的发源地在中国”的说法并不认同,并先后提出了“印度说”、“二源说”,甚至“多源说”。

        印度说,认为茶的发源地在印度。

        二源说,认为茶发源于中国和印度。

        多源说,这个观点更离谱,认为只要有茶树生长的地方,都是茶的发源地。

        为什么西方国家会如此卖力地抢认茶的发源地呢?实则关乎国家政治经济利益啊!

        茶,不是普通的农作物,它更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有史以来,茶在国际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有着重要影响,甚至引发战争。

        1773年,北美人民为反抗英国国会的《茶税法》而发生了“波士顿倾茶事件”,甚至导致了后来的美国独立战争。

      1840年的鸦片战争,起因也是由于英国不能产茶叶,只能向中国大量进口,从而出现巨大贸易逆差,这对英国国力产生了巨大的危险,转而向中国倾销鸦片。这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影响,清政府开始禁烟运动。眼看断了财路,英国岂能善罢甘休?最终发生了鸦片战争。

        而在鸦片战争之后,英国才逐渐开始在印度种植茶树,并向中国学习种茶制茶。这时离陆羽《茶经》时代已过去一千多年了。所以,“印度说”、“二源说”完全不靠谱。

       

      《茶经》的记载、历史事实都证明了茶的发源地在中国。除此之外,科学实地考察发现也是有力证据。

        1961年,在云南勐海县八达公社大黑山密林中,海拔1500米处,发现一棵古茶树,高32.12米,胸围2.9米,树龄约1700岁。

        1976年,在贵州道真县海拔1100米的山区,发现一棵古茶树,高13米,叶长21.2米,叶宽9.4米,树龄在千年以上。

        之后,在广西、广东、湖南等地都相继发现了大茶树,高度都在10米以上,胸围2米左右,树龄至少也过千年。

        事实胜于雄辩,毫无疑问,茶的发源地就在中国。更确切地说,茶的发源地就在中国南方地区。

       

        回到原文。茶树长啥样呢?

        茶树一般高一尺、二尺以至数十尺,树围有达两人才能合抱的(当时可能还没发现更大的古茶树)。茶树的树形像瓜芦木,叶子像栀子叶,花像白蔷薇花,种子像棕榈子,蒂像丁香蒂,根像胡桃树根。

        茶圣陆羽通过打比方直观形象地描绘出了茶树的特征,可谓一目了然啊!

      再看几张图片吧。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峡川镇下辖村委会包括珠坞村村委会、乌石坂村村委会、峡口村村委会、大桥村村委会、失母湾村村委会、下叶村村委会、后山村村委会、李泽村村委会、大理村村委会、东坪村村委会、高岭村村委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2620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