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老城区是现在的市南区。
市南区,地处青岛市区南部,西起团岛,与黄岛区隔胶州湾相望,东至麦岛,与崂山区毗邻,北与市北区相接,南临黄海。辖区东西长12.7千米,南北最宽处4.8千米,面积30.01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末,市南区总人口为58.83万人(常住人口)。
扩展资料:
市南区区域1900年属胶澳租界地内界的青岛区、会前区;1910年属内界的青岛区、台西镇;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后,分属青岛区、别墅区和西镇;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青岛后,分属第一区、第二区;
1935年分属海滨区、西镇、浮山区;1938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属“市南保甲行政区”;1946年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青岛后,市南区建置并成为青岛市4个市区之一,市南区名称沿用至今。1949年底,市南区为青岛市辖7个区之一。
1954年,青岛市撤销浮山区,将麦岛乡、浮亢乡、浮西乡、三合乡之田家村划归市南区,设立浮山办事处。1956年,浮山办事处(后成立街道办事处、人民公社)所辖浮西、麦岛两乡划归崂山郊区。
1963年,撤销台西区,将其所属云南路、南村路等5个街道划归市南区;同年,浮山人民公社划归崂山县,1978年,浮山人民公社又重新划入市南区。
1987年,辖区有14个街道。2004年5月,调整为9个街道和1个社区工作委员会,分别为八大峡街道、云南路街道、中山路街道、八大关街道、湛山街道、香港中路街道、八大湖街道、金门路街道、珠海路街道及江苏路社区工作委员会,下设7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2008年6月,江苏路社区工作委员会改为江苏路街道办事处。2011年3月,对八大峡、云南路、中山路、八大关、金门路、珠海路6个街道办事处规模较小的部分社区居民委员会进行调整,减少社区居民委员会13个。截至2016年年底,有街道10个、社区65个。
参考资料来源:青岛市南区人民政府 - 市南区概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市南区
青岛,古称胶澳,位于山东半岛的南部,濒临黄海,是著名的风景 旅游 胜地。青岛因树木繁多,四季常青而得名。提到青岛,最具有代表性的形容就是“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另外,青岛所特有的欧洲风情同样令人神往。下面的这组老照片拍摄的是1948年的青岛,一起去看看那时的青岛的样子吧。图为1948年的青岛太平路海滨,太平路是青岛 历史 上形成最早的道路之一。
1948年的青岛,太平路上的放羊娃。可以看到,照片中的很多老建筑现在都已经消失了。
1948年的青岛太平路街景。一队军乐队从天后宫前走过。天后宫毗邻栈桥,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 历史 ,是青岛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
1948年的青岛,栈桥上的游客。栈桥,本是1892年建的军用码头,后来成为观光 旅游 景点。栈桥是青岛第一个百年的标志。
1948年的青岛中山路。中山路始建于1897年,是青岛的“名片”,被称为青岛的“母脉”。中山路是曾经与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齐名的老青岛著名的商业中心。
1948年的青岛,繁华的市场三路。老青岛人都知道岛城有条市场三路,曾经的市场三路是青岛城内一处古老、热闹的民间贸易集散地。
1948年的青岛冠县路街景,一个抱着小孙子的老人。老青岛人都知道岛城有一条雷先街,雷先街的南段就是冠县路。
1948年的青岛第二海水浴场,第二海水浴场位于汇泉湾东侧的太平湾内,因地处太平湾,又称“太平角海水浴场” 。
1948年的青岛湛山寺。湛山寺位于青岛东部湛山西南、太平山东麓。为城内唯一的一座佛寺,建成于1945年。
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东端,胶州湾南畔,东与青岛老市区相隔2、3海里,南靠青岛保税区,北与国家级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毗邻,距青岛跨海大桥仅2公里。辖区内分布有青岛前湾港、黄岛发电厂、轮渡码头、油港码头、胶黄铁路、青黄高速公路及同三线疏港路出口,是开发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和对外交通枢纽。辖24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35、5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10万人,常住人口5、2万。有满、蒙古、回、苗、壮、白、水、朝鲜、畲等九个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