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南位镇农村有统一规划房子的可能吗

过春节的国家2023-03-26  82

现在没有,看政策。

南位镇农村实施户厕改造工程9836户,建成公厕18所,天然气工程实施了17个村8500户,建成通村道路17公里,村内道路12公里。

南位镇地处陕西省兴平市东北塬上,距兴平市城区约10公里,东与咸阳市秦都区平陵乡为界,土地肥沃,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南位镇属于陕西省兴平市管辖,南位镇于2017年4月6日正式划归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管辖。

南位镇户口没有变。

为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经省委、省政府慎重研究决定,在《西咸新区总体规划》框架下,设置西安(西咸新区)—咸阳共管区,共管区享受国家级新区政策,由咸阳市具体负责经济、社会和行政管理事务。兴平市南位镇属于共管区的一部分,所以户口没有改变。

南位镇,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地处兴平市东部。东与秦都区双照街道接界,南与西吴街道接壤,西与南市镇为邻,北与店张街道相连。

陈王村村名来历说法有三:

其一:明朝初期,即公元十四世纪,陈王村名谓“师王村”,由师姓、王姓和赵姓家族组成。师姓居住在本村“狮子巷”,位于今天的陈王三村三组;王姓住在今天陈王三村三组的“米汤巷”;赵姓居住在“老后头”,如今的赵家北面。四十年前,即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陈王三村一组(“寺门”)的南还有一片断垣残壁的废墟,里面长满酸枣树,这里就是王姓家族遗留下的旧址。1975年以前,在陈王三村正南,即公孙弘墓南50至60米处的田地里,保留着王姓家族和师姓家族的祖坟,王姓家族祖坟在师姓家族南面。每年清明时节,常常碰见王姓、师姓族人成群结队地来到这里祭奠祖先。

师王村地处兴平通往礼泉县城(过去旧县城)、泾阳、三原等地的交通线上,因常年车来人往,络绎不绝。狮子巷逐渐形成了经营车马客店以及商铺一条街。他们以经营店铺为主,农耕作业为辅,过着农、商兼顾的生活。王姓人则以做木匠活为擅长。汉代时期,兴平北莽塬松桧林立,树木茂盛,杂草丛生,小野生动物出没其间。王姓人利用北塬上得天独厚的木料,加工制作成各种木制品销往外地。他们的产品多被路过的客商带往外地,流向四方。赵姓人数相对较少,却占据着村子周围大片优质平坦土地,过着农耕生活,他们也兼经营着几家油坊和醋坊。师王村的先民们,各执其业,过着平和的日子。明朝中期(1509年秋天,待考证。另一说法是清乾隆60年,即1799年),在兴平北塬东北,下了一场历史罕见持续六天的大暴雨,整个北塬变成一片汪洋,降雨形成的洪水从西北至东南,大约从今天小南村经定周村至咸阳西一带经过,洪水夹带着泥沙顺势而下,排山倒海。洪水经过的地方,房屋、庄稼被冲毁。洪水过后地面留下一条条数丈至数十丈不等的沟壑,这些沟壑今天依旧清晰可见,小南村、陈良村、定周等村的“壕里”就是那场洪水留下的痕迹。这场大暴雨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人数因之减半,很多人被迫流离失所,四处逃难。洪水过后,冲毁了兴平通往东北方向的官道,道路改由经店张绕道茂陵到达兴平县城。

师王村是幸运的,虽未完全被洪水冲毁,但由此引发了师王村一场大变迁:昔日来往车马不再从此经过,过去依靠经营车马店、商铺为主的师姓人家,因道路改道,营生日益惨淡,难以继续维持经营。经过一段时间筹划,师姓人逐渐从师王村迁移高店村,继续经营车马店营生。狮子巷则逐渐变为空城。

咸阳塬上的陈姓人,在那场洪水中受灾最重,他们大部分失去家园,四处流浪。部分难民流浪到此,就住在原师姓人家遗留下的破房子中,时间久了,他们除乞讨外,也耕种一些土地,种植庄稼,慢慢地陈姓人就在本村定居了下来。师姓人家搬走了,师王村便逐渐更名“陈王村”,沿用至今。

据史料记载,元朝蒙古人初来陕西关中“八州十二县,户不满万。元黄庆元年,即1312年,兴平全县1,036户,10,238人,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饥荒频繁,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百姓死亡很多,有些逃亡深山隐藏,关中一片空虚,成无人之地。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山西,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记载:“洪武十四年,河南人口1,891,000人,河北人口1,893,000人,山西人口4,030,350人,是河北、河南两省人口的总和。”山西人口稠密,平阳府居首位,占到近全省人口的38%,洪洞县是平阳府人口大县,地处晋南南北东西交通要道,城北官道有贾村驿,明政府便把移民局设在洪洞县城北贾村驿旁的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规定凡移民者都必须到广济寺集结,办理迁移手续,领取“凭照川资”,然后从这里出发,按官方指派的方向,在官兵的监护下,分别迁往指定各地。明朝大移民前后经历三代皇帝长达五十年,覆盖中原、华东数省,波及大半个中国。其中洪武二年、九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这四次主要进入兴平移民屯田,开垦荒地。

明王朝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迁民行动。大移民主要来自山西和江浙一带。从各种历史资料上证实,明朝大移民最早开始于洪武二年(1369年)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较大规模移民十八次。其中洪武年间十次;永乐年间八次。涉及十八个省,五百个县,八百八十一姓。小规模移民一直延续到嘉靖、隆庆年间。

陈王村杨姓村民就是在此大移民中迁移来的,他们赶着羊,拖家带口进入陕西,第一站落户渭南蒲城县,后逐步西迁兴平,先落户南市镇杨村。在这里,他们仍沿袭祖辈以养羊、放羊为生的习惯。为纪念自己故乡,在村子东、西各种下槐树。不幸的是在十五世纪的洪水中,冲毁了这里的草地,无法放牧。而陈王村南坡一带是水草茂盛是天然草地牧场。杨姓三兄弟(又称杨家三垛子),带着家人,赶着羊群,离开杨村,来到陈王村南坡一带放牧,后逐渐陈王村狮子巷居下来。他们除了养羊外,还利用羊毛纺线、擀毡,用皮制作皮革,拧成皮绳等。同时兼耕种土地。受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农政思想文化影响,游牧式或半游牧生产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杨姓人逐渐转为农耕为主,养羊业慢慢凋零、衰落。

杨姓族人会过日子,发展较快,在此后二百年里,人口大量增加,驻地也不断扩大,占据陈王村半壁河山。陈姓人由于人数较少,被夹在村子中间,发展空间收到限制挤压,逐渐迁出陈王村,在北陈迁村、礼村一带定居下来。故,这里的陈姓居民原本是陈王村人。

随着农耕业的发展,养羊业逐步被农耕所代替,但养羊对杨姓人的贡献,祖祖辈辈难以忘却。为纪念祖先们养羊的历史,杨姓先民们请石匠,精心雕刻了一尊石羊,安放在杨家巷口,作为永久纪念,现在,这尊石羊还完好的保留着。师姓人虽然迁走了,师姓人留下的残缺的石狮,依然雄伟,它成为陈王村变迁史的实物见证。狮子是师姓家族的崇拜物,刻石狮放在街道,表现本家族的族风,因狮子十分威武又与师姓同音狮子还有驱邪、镇宅的作用。关于这座石狮的来历,有一段神话故事:据说,这石狮原来蹲在茂陵石刻群中,有一天晚上,口渴难耐,跑到师王村涝池饮水,谁知刚准备返回时,鸡叫了起来,狮子应声蹲下再也没有起来,直至今天。

陈王村原来王姓村民们,在十六世纪的那场洪水中,由于道路改变,木料、木制品的运输道路被冲毁,生意惨淡。如今木匠王家村紧挨着官府大道,便于木料木器的运输、销售。王姓家族在不长的时间里整体移民到这里,重新做起木匠活计。时至今日,西吴乡王家村依旧是远近闻名的木器之乡。

刘姓家族是十八世纪初,从外村落户,慢慢融合在陈王村。虽然占地不大的,人口不多,但也被称为“五社”之一。陈王村从姓氏和地理布局人们总称“五社”,五社是:赵家、老后头、狮子巷、刘家、寺门和东堡子。五社在地理上又分为四个堡子,堡子之间相对各自封闭,自成体系。每个堡子都有自己的城墙和城门,各自有自己的庙宇,供奉各自的信仰神明。处于村子中心位置的古庸寺门前是开阔的广场,逢年过节四个堡子都要集中在这里耍热闹。但由于匪患、火情等社会需要,五社、四堡约定以古庸寺钟为号,自动连为一体,因此,对外统一称谓“陈王村”。各堡子城墙及城门在解放后拆除前,大体分布情况是:杨家(狮子巷城墙最为高大),有东门无西门;寺门,有西门无东门;杨家南巷(陈王三村七、八小组)有东门无西门;赵家东、东堡子有城墙,无城门。杨家南巷当年城门的铺门石,现深埋在村民庄基底下。这样,四个堡子城墙,从外形上看,对外基本是封闭的,形成一个整体防御体系,对内四个堡子又相互关联,所有城门都集中面向古庸寺。在那个军阀混战、土匪滋生的年代,陈王村城墙的这种结构,显得比较合理。

其二:汉武帝时期本村为朝廷陈兵重地,因当时陈兵的首领姓陈和王故称陈王村。

其三:西汉末年,汉丞相王嘉向汉衰帝上奏,想死后葬在这里,能让他(臣)望着长安,这个地方后来称臣望村,即陈王村。

陈王村的来历,无论那种说法,都认同本村今天的居民是从山西大槐树下移民后裔的说法;陈王村的建筑布局,一直都始终围绕着村子中心位置的“古庸寺”修建。赵姓是现在陈王村三大姓中定居最早,且相对固定的先民。从明洪武二年移民647年历史了,期间社会的变迁,家族的兴衰,战争动乱,自然灾害,使得民间大量相关文字资料丢失。新中国成立后,在破四旧立四新的狂热中,存量已经不多的资料、实物,甚至碑刻又一次被损毁殆尽。陈王村在普通百姓中的记忆剩下的几乎只有口信的零星信息,况且这些记忆很长时间以来,已经出现了许多偏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2595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