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刹飞檐挑崖边
遍看塬头荣与枯
未登山门也参禅
上次介绍了三殿村的老虎沟,那是一条隐秘的路壕,堪称白鹿原的胡志明小道,如今荒废塬头,少人问津。取代这条当年称作“官道”的,就是在它以北直线距离三四里的水安路(狄寨西路)。
几十年来,一直是上下白鹿原的主要通道。它的路口就在神峪寺沟。这条沟是一条平坦的喇叭形川地,也可以说是一个三角形小盆地,逐渐收敛,直到思源学院、潘村后面的青菜沟。
据记载当年有清泉长流,是绿树遮天的幽谷。这么好的风水,权势和资本怎么会放过。尤其在唐代,成了皇亲国戚的专用水源地和别墅区,至今还悠扬着皇家寺院的钟声。
在这不长的的峪道内,排布了大小错落的三个寺庙。横卧在喇叭口二级高台上的,是资圣寺,又名神峪寺。
这也是神峪寺沟名称的由来,地以寺名,可见此寺多么的名声显赫,如今已淹没在寻常村落中,擦肩而过的一条高速路,打破了寺庙的千年清净。
在喇叭沟的深处,沿着沟崖,曲径通幽,豁然矗立一座布达拉宫式的寺庙,依崖而建,旗杆高扬。这就是成就寺。
如在云雾天气,看上去很像崆峒山的云雾飘渺,是个难得的背静清幽之处。此寺年月不长,据说是柏树林卧龙寺衍生的。
再往深处,就是两眼清泉的出处,不过已经干涸十几年了。世上没有无源之水,细考察一下,这条沟的塬脉,源头应在薄太后陵东侧的金星村鲍旗寨一带。
这个村坐落在一个凹地中,村民自豪的称为聚宝盆,或许蕴纳的水,成就了神峪沟的灵性。在成就寺的斜对面,还有一个村庙,叫莲花寺,村去庙还在,不知有啥来头。
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有庙宇的地方,风水不会差。
风景就在塬角边。
1、红螺寺
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城北5公里的红螺山南麓,距北京市区55公里,景区总面积800公顷,国家AAAA级旅游区。
红螺寺始建于东晋咸康四年(公元338)年,原名“大明寺”(明正统年间易名“护国资福禅寺”,因红螺仙女的美妙的传说,俗称“红螺寺”)。
红螺寺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布局严谨,气势雄伟。它背倚红螺山,南照红螺湖,山环水绕,林木丰茂,古树参天。红螺寺处于红螺山山前的千亩苍翠的古松林之中,形成一幅“碧波藏古刹”的优美的画卷。
2、大钟寺
大钟寺原名觉生寺。位于海淀区北三环路联想桥北侧,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大钟寺本为皇家佛教寺庙,于1985年辟为古钟博物馆,馆内展示中、外古代钟铃共400多件。
大钟寺在1996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式成为受国家保护的古迹。
3、白云观
白云观位于北京西城区西便门外白云观街道。始建于唐,为唐玄宗奉祀老子之圣地,名天长观。金世宗时,引大加扩建,更名十方大天长观,金末重建为太极宫。
白云观内收藏着大量的珍贵文物,最著名的有“三宝”:明版《正统道藏》、唐石雕老子坐像及元大书法家赵孟頫的《松雪道德经》石刻和《阴符经》附刻。
4、真武庙
位于房山区佛子庄乡(距北京市中心 62公里)。始建于明代,距今已500多年。真武庙为三进院落,两座大殿,分别供奉真武大帝、碧霞元君。
另有四座配殿、两座、两座陪楼以及十几间山房,总建筑面积三千平方米。真武庙是方圆几十钟楼个村庄的中心庙宇,香火极盛,名扬遐迩。因道观很有灵性,且主殿供奉真武大帝,被道教内部誉为北方“小武当”。
5、碧云寺
位于北京海淀区香山公园北侧,西山余脉聚宝山东麓,是一组布局紧凑、保存完好的园林式寺庙。创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后经明、清扩建。
寺院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造。整个寺院布置,以排列在六进院落为主体,南北各配一组院落,院落采用各自封闭建筑手法,层层殿堂依山叠起,三百多级阶梯式地势而形成的特殊布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螺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钟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云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真武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碧云寺
浙江国清寺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隋开皇十八年(5⑨8)创建。智顗大师于天台山开创我.国佛教天台宗,此寺为我.国天台宗根本道场。日本佛教天台宗及日莲宗均以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还有很多佛教宗.派均与我.国天台宗有直接或间接的渊源。
唐贞元十年(804)日本僧人最澄偕弟.子义真来寺,从道邃、行满学习天台教观,并依道邃受菩萨戒。其回国后创立了日本佛教天台宗、日莲宗,奉国清寺为祖庭。大中七年(853),该宗五祖圆珍;南宋乾道四年(1168),该国临济宗初祖荣西等,都曾先后来此巡礼求法。近年来,朝拜祖庭者更是不绝于途。
南京栖霞寺是佛教“三论宗”的发源地。南齐永明七年(4⑧9)创建。隋吉藏在此创立我.国佛教三论宗。为国内佛教四大丛林之一。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⑧9年)。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栖霞寺历.史上几易其名。最初称栖霞精舍,唐时改名功德寺,五代十国时改为妙因寺,宋代又改名为普云寺、栖霞寺、崇报寺、虎穴寺。明洪武五年(1372年)复称栖霞寺。清朝末年,太平天国与清兵作战时,栖霞寺毁于战火。1919年重建。
山西玄中寺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建于北魏延兴二年(472)。为净土宗的发源地。日本佛教净土宗及其系统各宗.派均奉为祖庭。国内外影响甚大。寺内所存唐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32年)《特赐寺庄山林地土四至记》碑铭记载,“时大魏第六王孝文皇帝延兴二年(公元472年),石壁峪昙鸾祖师初建寺,至承明元年(公元476年)寺方成就”。昙鸾是北魏时雁门(今代县)人,于此讲经说法,广布净土宗.教.义,并撰《天亲净土论》两卷,名重一时,影响极大,被誉为“肉.身菩萨”。隋末道绰、唐初善导二大师相继在此弘扬净土宗风,拓修寺.院,使古刹达到其中史以来的鼎盛期。
陕西西安大慈恩寺(法相宗祖庭)。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为唐玄奘三藏法.师翻译佛.经的译场。玄奘创立我.国佛教法相宗,此寺为法相宗祖庭。日本佛教法相宗亦以此寺为祖庭。
陕西长安县净业寺(律宗祖庭)。建于隋代(581—618)。为创立我.国佛教律宗(南山律)的唐代著名高僧道宣律师的道场。历代尊道宣为律宗开祖。
河南嵩山少林寺(禅宗祖庭)。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我.国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此创立禅宗,为我.国禅宗各派的共同祖庭。在国内外有深远影响。
陕西长安县华严寺(华严宗祖庭)。位于陕西长安县少陵原半坡的华严寺,为唐代樊川八大寺之一。三祖法藏是实际创始人,葬于华严寺南、华严寺始建于唐贞元十九年(803),现仅存砖塔两座,东为初祖杜顺禅师塔,西为四祖清凉国师塔。四祖法名澄观,于三祖法藏殁后私淑其学,住五台山清凉寺,撰新译《华严经疏》等,后世称之“清凉大师”。
陕西西安城南大兴善寺(密宗祖庭)。创建于晋泰始至太康年间(265—2⑧9)隋唐盛时为翻译佛.经的国立译场。其中,以唐开元年间来华的印度高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翻译了大量佛教密典,贡献最大,称开元三大士,盛宏密教。日本高僧弘.法大师空海师事不空弟.子惠果,回国后建立真言宗。该寺是有中外影响的重要古刹。西安佛教协会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