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黄国都城为中心的黄邑地区,地处如今河南、湖北、安徽三省边界,沃野千里,山清水秀,水陆交通方便,农业发达,人民丰衣足食。当地盛产水稻、小麦、棉花、麻、鱼鳖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是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鱼米之乡。
据历史资料记载,颛顼帝的都城在今河南省濮阳一带。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后期阶段,社会总人口少,社会生产力低下,人民所缴的赋税和贡品不足于统治者的特殊生活费用。帝王的子孙人数太多,必须分封一大批王子王孙到全国各地为小王侯,食邑当地,由当地人民的赋税和贡品,供给王子王孙的特权阶层的生活。黄氏宗族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来到黄国当统治者,过着统治者的贵族生活。夏、商、周历代王朝,遵循先祖帝王分封制度,承认黄国的王侯地位,世袭相传至公元前648年被楚国所灭之后,黄氏宗族结束了统治者的地位,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共谋生存,共谋发展。
黄国故城位于今潢川(光州)西北6公里处的隆古乡,遗址至今保存完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椐考古专家考证,黄国故城最迟在西周时期已经形成规模。城址呈长方形,周长6720米,总面积为2.8平方公里,城墙残高5米-7米,时代为西周到春秋时期。现存城墙系用黄土夯筑而成,城墙高处为7—8米,低处为4—5米,基宽59米,上宽10—25米,如今尚存三处城门豁口,其墙之厚、路之阔、基之固,均可见当年之巍峨。
如今在故城遗址内,仍遍布着陶片、瓦当和多处青铜器作坊遗址,从这里曾铸造出许多精美作品,仅在今潢川、光山等当年黄国疆域内出土的黄国青铜器就有800余件,其中有铭文的为38件,现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黄太子伯克盘、黄父盘、黄君簋、叔单鼎4件青铜器,均出土于潢川,被郭沫若收录入其所著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中。1978年,考古工作者又在今潢川李老店磨盘山收集到一批青铜器,其中的铜镭肩部有“黄孙须子亚伯”铭文。铭文中所提“黄孙”就是黄国贵族;“须子”即须颈子,是亚伯臣的称号,由此又证明黄国在今潢川。
在黄国故城西南约20公里的今光山县宝相寺一带,发现黄国贵族墓地。1983年发掘出黄君孟夫妇墓,1988年发掘出黄季佗父墓。在黄国疆域内的罗山、光山、潢川等地都出土不少珍贵的黄国文物,时代多为春秋早期。现尚存三处城门豁口,是目前江淮西部地区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城遗址。由于它在公元前648年被楚国所灭,迄今经过2650多年的改朝换代和灾荒战乱,时过境迁,古城荒废倒塌,今天的黄国都城已经荡然无存,已经掩埋在一片田野百植之中。
在黄国都城故址的一个小山岗上有一个小水池,池边竖着一块石碑,石碑上边刻着“历史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黄国宫殿天池,潢川人民政府立”。在黄国都城的西面,有战国四君子春申君黄歇的坟墓,是公元1996年潢川县黄氏宗亲会重修的,其余的古迹荡然无存。解放后发掘黄国都城时的700多件青铜器的历史文物,被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
黄国故城位于河南省潢川县城西约6公里的的隆古乡,是河南省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春秋时期诸侯国都城。黄国故城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其城墙长度:东墙1650米,西墙1550米,南墙1800米,北墙1720米,周长6720米。城门遗迹有3处,城墙系夯土筑成,夯土中包含有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遗物。1975年发现青铜礼器和兵器。黄国故城遗址已收入《中国名胜大词典》和《中国名胜辞典》,1998年列为河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黄国故城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远古时代的中华大地,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都城。黄国古城建立在今河南潢川县隆古乡政府所在地,是黄姓的祖根圣地,也是古黄文化的文史馆。经过三、四千年的风雨摧残,故黄国都城现只有残墙断壁、夯土陶片。古城遗址位于淮河之南,潢河之西岸,是河南省保存最完整的春秋古国都城,也是全国罕见的春秋古城遗址。 她形成于黄族定居于此地的夏朝初期,后来逐渐增添一些防护性建筑,到西周以及春秋时期,已经是淮河岸边一座恢宏的城池。如今,古城遗址的城垣尚在,周长6770米,略呈长方形,城内面积2.814平方公里。在城南正中位置,有一高出地面5米的宫殿遗址社区,周围世代民众称之为“黄君台”、“黄孙台”、“黄君庙台”。台上有一“天池”,水清四季,久旱不涸,又被称为“神池”。 在东西城墙外,有四处制陶作坊、两处制铜作坊遗址,周围散布着西周、春秋时期的各种陶片、铜渣、残破铜片,以及戈、矛剑等兵器残片。从遗址的情况看,黄国古城的手工业作坊主要布局于城外,也说明黄国的手工业已从农业中分离,且有相当程度的发展。 经专家论证,故黄国城垣和黄君台均系由黄色、黄褐色硬土多层夯筑铺垫而成,三、四千年前的黄国人能够成就如此浩大的土建工程,不能不说是丰功伟绩。还有更令考古专家振奋而又迷惑的是城内的水井。据当地民众传说,城内有72眼“莲花井”,今已发现、清理了15眼。井分为土井、陶圈井、木圈井、竹圈井。土井与现在的井无异;陶圈井即在土井中贴上一夹砂陶制的圆筒作井壁;木圈井则采用直径较大的圆木对劈,凿空中部后置于井坑内;竹圈井即采用竹子编织成筒形置于井坑内,既保持了水的清洁,又加固了井壁。 由于各种原因,黄国神秘的面纱尚未完全撩开,城北大片砖瓦基地、城西密集的墓葬区均尚未深入考察,故城所涵括的文化意蕴,还有待今后逐渐趋认识。 隆古乡位于潢川县城西北部,全乡土地总面积8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万亩,人口2.87万人,辖隆古村、隆古乡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谢围子村、张庄村、高稻场村、王围孜村、堡孜口村、吴庄村、中心村、徐庄村、高营村、冯楼村12个行政村,228个村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