硿硿,音kōng kōng。描写石头敲击的声音。
丙辰,指乾隆元年,1736年。是年,袁枚20周岁。
粤,清时指广东、广西,两粤之地。后专指广东。
金鉷(音hóng),(1677年—1740年),字震方,一字德山。汉军镶白旗人。原籍山东登州。历任广昌知县,雍正初,升太原知府。后升广西按察使、广西布政使、广西巡抚。乾隆元年(1736年),召补刑部侍郎。因离任时借公帑数千金,被后任参劾,罢职交部议处。赦罪居家,乾隆五年春去世,年六十三。
甲辰,指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是年,袁枚69岁。
《铜鼓赋》,袁枚骈文作品。
漓水,即漓江,珠江水系西江(珠江上游干流)的支流桂江上游河段的通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从兴安县溶江镇河口,接古运河灵渠,为漓江起点,经灵川县过桂林市在平乐县平乐镇北与恭城河汇合为漓江终点,全长164公里。平乐镇以下称桂江。河流继续南流至梧州汇入西江。
《崇文总目》,宋代创作的官修书目。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命翰林学士张观、李淑、宋祁等校定整理三馆与秘阁藏书,去芜存菁、刊其讹舛,编成书目,不久又命翰林学士王尧臣、聂冠卿、郭稹、吕公绰、王洙、欧阳修等人校正条目,讨论撰次,又仿唐代《开元群书四部录》,编列书目。历七年至庆历元年七月成书60卷,庆历元年(1041年)十二月,由翰林学士王尧臣上奏,赐名崇文总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家书目,共六十六卷(后访得遗书入总目),按四部四十五类。著录经籍3445部,30669卷。该书目至南宋已不甚流行,各家著录其卷数参差不一。明嘉靖至万历年间,范钦天一阁有该书目藏本。清康熙年间,朱彝尊抄录天一阁藏本,使该书目再现于世。
熙朝,意思指兴盛的朝代;使王朝兴盛。出自宋·陈师道《贺翰林曾学士书》:“兄弟相望,乃平世之荣光;鲁卫同升,亦熙朝之故事。”
【闲言碎语】
去过广西,参加过苗寨旅游的人,一般都见过铜鼓。到过云南旅游的,在民族风情游项目中也常常见到。记得自己第一次去广西,首见此物,咋一看,以为是个铜铸的园凳子,后来导游说是“铜鼓”,才知道是少数民族的至宝重器,至为神圣。幸亏没有造次,一屁股坐了上去。
袁枚少年成名,声动海内,就是从一篇《铜鼓赋》起步的。乾隆元年(1736年),20岁的袁枚,从家乡杭州千里迢迢来到桂林,投奔当时正在广西巡抚金鉷幕府中的叔父袁鸿寻找出路。袁鸿对这位远道而来的侄子并不是十分欢迎,他自己尚没有功名,只是担任幕宾混口饭吃,那里还有啥能力帮助侄子踏上富贵之路。好在金鉷见袁枚举止大方,对答得体,便有心测试一下这个名闻遐迩的神童才子,遂在巡抚衙门的八桂堂中,以其陈设于堂中的雍正八年在桂平县铜鼓滩网获的铜鼓为题,作一篇《铜鼓赋》。袁枚援笔立成,洒洒千言,文采飞扬,满堂喝彩。金鉷当即将此文收入《广西省志》,列为“艺文”首篇。之后,又专折上奏,推荐袁枚参加“博学鸿词”考试,赠送盘缠120两银子,遣专人护送到京师,使袁枚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参试者,一举成为京师万众瞩目的文坛新星。
袁枚的《铜鼓赋》序文,用华丽的词藻,铺陈的手法,记述了金鉷获得铜鼓并且“留之纛下,用肃军门”的概况:“铜鼓者,汉伏波征交趾之所获,而武侯擒孟获所遗也。然而代远年湮,星移物换,商山宛在,谁能复听鸣钟,泗水依然,不复再擎古鼎。此皆神灵呵护,必待传人,而亦德政熏蒸,始邀瑞物。大中丞德山金公先生,三江沐德,百粤铭仁,福云随银瓮俱青,甘雨共金船并紫,于是耕夫前获,渔父复收。一则进之阙前,聿昭祥化。一则留之纛下,用肃军门。”在序文里,袁枚说到了铜鼓的来源,一是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征伐交趾(今越南)所缴获的战利品,二是诸葛亮擒孟获所得而遗留下来的。袁枚的说法,是古人对铜鼓来源的记载。其实,随着上世纪初西方学者对铜鼓的研究,以及后来的考古发掘,铜鼓的使用年代远远早于汉代,在战国时期墓葬中屡有出土。而对于铜鼓的起源,直到目前为止,专家们也是说法不一。多数人认为,铜鼓是由铜釜(一种古代的炊具)发展而来的。因为,原始铜鼓与铜釜的形状特别相似,而且近年来在云南楚雄万家坝出土的早期铜鼓上面还有烟灰的痕迹。也有一部分人认为,铜鼓是由皮鼓演变而来的。由于南方的气候潮湿多雨,皮鼓容易受潮发霉,以致失去最开始的乐器效果,因此人们就用铜鼓代替了皮鼓。
袁枚的《铜鼓赋》的正文是骈体文,文中用华美的辞藻描述了铜鼓的形象,如“其状则体如坐墩,面同博局,苍岭点砂,环切玉腹,自脐以内,空腰较首而微束。”说到铜鼓的色泽和纹饰,“势跃跃于钦岑,纹彬彬于沉绿。”“其色则丹螺献甲,鳌背成峰;花似绣而若缬,纹已直而犹纵。远而望之,若朱云褵褷于宝鼎;近而察之,若绿羽璘碥于万重。”描写其声音,“其声则鞺鞳为音,砰訇作韵。霜降钟鸣,雷出地奋,汉宫击瓦,而屋尘皆飞,秦铎驱山,而草木悉震,发清机于地籁,依稀仙阁高鸣;振元气于鲸鱼,恍若钧天可近。”从上面的引文中,我们不得不佩服袁枚的文史功底及文字能力。这篇《铜鼓赋》,别说是援笔立就,就是照章诵读,现在的文史教授也未必能够字正音准,通篇无错。有些对袁枚不了解的人,总觉得其写的诗虽蕴藏性灵,但流于浅白,以为袁枚浪得才子之名。若读过其20岁上受命当场完成的《铜鼓赋》,这样的错觉必定是荡然无存了。
关于袁枚在广西巡抚衙门所见的铜鼓,后世还有个故事。雍正八年(1730年)金鉷作《铜鼓记》,其中记载铜鼓形制为:“絜之,高一尺六寸而稍缩,面径二尺六寸有奇,周三其径,腰微束,仅六尺九寸余,底如其面而空。面有蟾蜍叠踞,大小各六,重之为数十二,意取律吕相生而应十二月盈虚之象欤。中边圆纹亦十二道,疏密相间,内皆细文,不一其状。旁有两耳如环,用以舁。通体完整,不缺不窳, 似有呵护之者。”嘉庆年间,广西巡抚谢启昆在抚衙建造了铜鼓楼,专门置放金鉷收存的铜鼓。但在谢启昆之后,铜鼓楼渐渐废弃。道光十六年(1836年),梁章钜任广西巡抚。自谢启昆至梁章钜,间隔三十五年,其间换了十六任巡抚,铜鼓楼只能默默的荒废在巡抚衙的东南隅。梁章钜起初并不知道铜鼓楼的存在,后来翻志乘,辗转得知。梁章钜惋惜此物此楼默默无闻,决定重修铜鼓楼。此时已在道光十七年(1837年),与金鉷收存铜鼓已过百年。梁章钜重见铜鼓,却发现了变化:“惟金记前鼓谓周围有六蟾蜍叠踞,重之为数十二,意取律吕相生,今细加谛视,实只六蟾,蟾各四足,不见有叠踞之迹。”根据两者描述,据专家考证,金鉷所述之鼓属于灵山型的,而梁章钜所述之鼓属于冷水冲型铜鼓。由此可见,铜鼓楼内的铜鼓被后人置换了。
由这个故事,我想起了几年前的一个新闻。原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萧元于2002年10月至2010年3月,利用职务便利,用其事先配备的图书馆藏画库全套(三把,分别由三人保管)钥匙开门进入画库,以自己事先临摹好的赝品掉包馆藏的张大千、齐白石等书画家的143幅作品,窃为己有。从2004年到2011年间,萧元陆续将其中125幅书画作品委托中国嘉德拍卖公司和浙江一通拍卖公司拍卖,成交价总计3400多万元。余下18幅未卖出的书画作品被扣押,经鉴定估价约为人民币7600多万元。2015年案发后,萧元被广州中院判刑10年。2017年病死狱中。
所以从广西巡抚衙门的铜鼓联想到广州美院的名人书画,还是那句老话:宝物无论存放在何处,都会有人觊觎并意图据为己有,而仅仅靠人性自律克服贪婪往往都靠不住,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制度。
一、历史有哪些关于铜鼓的记载
关于铜鼓,范晔的《后汉书·马援传》中有:“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趾得骆越铜鼓。”这是对铜鼓的最早记载。晋人裴渊在《广州记》中写道:“俚僚铸铜为鼓,鼓唯高大为贵,面阔丈余。”房玄龄《晋书·南史》:“广州夷人,宝贵铜鼓。”当时的广州地域很大,包括今两广绝大部分。骆越系秦汉以前百越民族中的一个部族,即今之壮族。隋唐以来的文献中,更多见到两广、滇、黔、川和湘西等地有关铜鼓的记载。《隋书·地理志》:“自岭以南,二十余郡……并铸铜为大鼓,初成,悬于庭中,置酒以招同类。”唐代杜佑《通典》:“铜鼓,铸铜为之,虚其一面,覆而击其上。”提到只有一个鼓面。唐代刘恂在《岭表录异》中描写铜鼓形象时写道:“蛮夷之乐有铜鼓焉,形如腰鼓,一头有面,鼓圆二尺许,面与身连,全用铜铸,其身遍有虫鱼、花草之状,通体均匀,厚二分以外,炉铸之妙,实为奇巧,击之响亮,不下鸣鼍。”南宋诗人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其制如坐墩,而空其下,满鼓皆细花纹,极工致,四角有小蟾蜍。”
在我国南方各民族中,除流传使用的铜鼓外,大部分都来自地下埋藏。从公元9世纪起,就已经有铜鼓出土。《岭表录异》中曾记录了最早的两则出土史实。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中有:“铜鼓,古蛮人所用,南边土中时有掘得者。”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中也有:“广西土中铜鼓,耕者屡得之。”在两广和贵州等许多地方,因掘获铜鼓而将山川、村寨冠以铜鼓之名者不计其数,最常见的为铜鼓山、铜鼓岭、铜鼓溪、铜鼓滩和铜鼓村等。明万历戍午年(1618年)端阳,广西桂平有人在浔江打渔,网获铜鼓一面,同日还从土中掘得一面。八年之后,此事被浔州教官乐明盛写成《双获铜鼓记》存于《浔州府志》。112年后,又在浔江同一地方捞得一鼓。因两次得鼓而获铜鼓滩之名,并引不少诗人慕名探胜。胡南藩在《铜鼓滩》中写道:“铜鼓什么年铸曾闻跃此滩,渔人抬不得,神物出应滩。”清代金鉷《铜鼓记》:“雍正八年春,粤西北流县农民获铜鼓一。”《叙州府志》:“宜宾县,横江乡,水洞坝,嘉庆三年,土人掘获,今置城北师来山元祖庙。”铜鼓载于正史、笔记小说和诗词歌赋中的不下百余种,尤以明清以来南方各省的地方志为最,记录了铜鼓的发现、使用、流传和有关的风俗民情,成为今日研究铜鼓的可贵资料。
二、铜鼓乐在历史中是怎样发展的铜鼓是现代乐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声音洪亮激越,热情奔放。铜鼓乐诞生 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二战”结束的喜讯传到位于拉丁美 洲的岛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人们载歌载 舞,兴高采烈地涌上街头,他们敲打着所有带响的东西。由于当地盛产石油,汽油桶特别多, 于是体积庞大、发音洪亮的汽油桶就成了 人们敲击的对象。
后来,有人发觉,油桶的不同位置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略加改动便能击打出一些简单的旋律。这一发现 奠定了铜鼓的地位。
以后不断改进、完善, 现在已可以按交响乐队的正规编制组成二管、三管、四管的大型乐队。
三、铜鼓的由来(50字以内)铜鼓在古代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也常用于宴会、乐舞中,是一种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铜鼓是中国古代悠久而灿烂文化的结晶,是中国少数民族先民智慧的象征,它具有东方艺术的特色,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之珍藏。铜鼓在越南、老挝、缅甸和泰国甚至印度尼西亚诸岛也有流传。
2016年1月10日,由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铜鼓铸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韦启初、韦启参兄弟俩设计制作的一面直径4.2米、高2.6米、重达7吨的巨大铜鼓,是[1] 目前世界最大铜鼓
铜鼓形状像圆鼓,有各式图案,有的铜鼓上还有蟾蜍图案(越人崇拜蛙)。铜鼓的直径有大到2.3米,小的有0.7米。至今中国出土的铜鼓有一千五百多个。在东南亚各地(老挝)也发现二百多个铜鼓,泰国民间收藏和出土的则有上千个。
“铜鼓”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出征交趾,得骆越铜鼓,铸为马。”制作铜鼓的以百越中的骆越为多,即是黎族与壮族。
四、历史有哪些关于铜鼓的记载关于铜鼓,范晔的《后汉书·马援传》中有:“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趾得骆越铜鼓。”
这是对铜鼓的最早记载。晋人裴渊在《广州记》中写道:“俚僚铸铜为鼓,鼓唯高大为贵,面阔丈余。”
房玄龄《晋书·南史》:“广州夷人,宝贵铜鼓。”当时的广州地域很大,包括今两广绝大部分。
骆越系秦汉以前百越民族中的一个部族,即今之壮族。隋唐以来的文献中,更多见到两广、滇、黔、川和湘西等地有关铜鼓的记载。
《隋书·地理志》:“自岭以南,二十余郡……并铸铜为大鼓,初成,悬于庭中,置酒以招同类。”唐代杜佑《通典》:“铜鼓,铸铜为之,虚其一面,覆而击其上。”
提到只有一个鼓面。唐代刘恂在《岭表录异》中描写铜鼓形象时写道:“蛮夷之乐有铜鼓焉,形如腰鼓,一头有面,鼓圆二尺许,面与身连,全用铜铸,其身遍有虫鱼、花草之状,通体均匀,厚二分以外,炉铸之妙,实为奇巧,击之响亮,不下鸣鼍。”
南宋诗人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其制如坐墩,而空其下,满鼓皆细花纹,极工致,四角有小蟾蜍。” 在我国南方各民族中,除流传使用的铜鼓外,大部分都来自地下埋藏。
从公元9世纪起,就已经有铜鼓出土。《岭表录异》中曾记录了最早的两则出土史实。
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中有:“铜鼓,古蛮人所用,南边土中时有掘得者。”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中也有:“广西土中铜鼓,耕者屡得之。”
在两广和贵州等许多地方,因掘获铜鼓而将山川、村寨冠以铜鼓之名者不计其数,最常见的为铜鼓山、铜鼓岭、铜鼓溪、铜鼓滩和铜鼓村等。明万历戍午年(1618年)端阳,广西桂平有人在浔江打渔,网获铜鼓一面,同日还从土中掘得一面。
八年之后,此事被浔州教官乐明盛写成《双获铜鼓记》存于《浔州府志》。112年后,又在浔江同一地方捞得一鼓。
因两次得鼓而获铜鼓滩之名,并引不少诗人慕名探胜。胡南藩在《铜鼓滩》中写道:“铜鼓什么年铸曾闻跃此滩,渔人抬不得,神物出应滩。”
清代金鉷《铜鼓记》:“雍正八年春,粤西北流县农民获铜鼓一。”《叙州府志》:“宜宾县,横江乡,水洞坝,嘉庆三年,土人掘获,今置城北师来山元祖庙。”
铜鼓载于正史、笔记小说和诗词歌赋中的不下百余种,尤以明清以来南方各省的地方志为最,记录了铜鼓的发现、使用、流传和有关的风俗民情,成为今日研究铜鼓的可贵资料。
五、古代铜鼓代表着什么铜鼓,一种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
铜鼓全部铜铸,一般的铜鼓鼓面直径约五十公分,高约三十公分(个别的较大)。鼓腔中空,无底。
两侧有铜环耳。鼓面和敲身都刻有精致的花纹。
铜鼓按不同形制和花纹,分为八个类型: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北流型、灵山型、西盟型。广西北流出土一面铜鼓,高67.5、面径166厘米,重300公斤。
是现今世界最大的铜鼓。全国各地收藏的铜鼓已达1400面,分散在中南、西南各地民间还有200余面。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铜鼓数量最多、铸造和使用铜鼓时代最早、历史最长的地区。在古代,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曾以占有铜鼓的多少,作为代表自己统治权力大小的象征。
六、古代广西铜鼓有哪些功能广西的铜鼓,至少可以追朔到公元前二世纪。
田东县锅盖岭战国时期墓中出土的铜鼓就是物证。《后汉书.马援列传》中说道:东汉初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得骆越铜鼓”,其事也可能发生在广西境内。
自汉代以后,广西铜鼓鉴于文献记载者,可谓史不绝书。广西发现铜鼓的类型比较齐全,在中国境内已发现的八个类型当中,广西已发现的就有七个类型,即:北流型、灵山型、西盟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
发现的类型如此之多,实为全国之最。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广西各级文物部门收集保存的铜鼓有610面之多。
北流县六靖镇出土了目前世界上最大铜鼓,号称“铜鼓之王”,在我国古铜鼓分类上被命名为粤系“北流型”(甲型),目前存于广西博物馆。 在许多壮族乡村,每当农闲之时,相邻各村的农民常常会聚集在村郊的山头赛铜鼓。
如果一方乱打或打错,就算鼓手失败,取消比赛资格。鼓声清脆响亮,打得久,打得动听,就算赢。
鼓声哑了,或者铜鼓裂了,就算输。其他青年男女,则一边看赛鼓,一边唱山歌,他们借此机会以歌传情,以歌会友。
此间,人人兴致高昂,人人自得其乐! 这是在河池许多乡村时常能看得到的“民乐图”。 铜鼓,这种古老的乐器,在河池显示出弥久愈坚的生命活力。
在河池境内,许多民族至今仍保留着奏铜鼓乐、跳铜鼓舞的习俗。铜鼓艺术,被誉为最具特色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它在河池熠熠生辉,凸显出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
据悉,河池现在使用的铜鼓可以追溯到汉代。 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世界传世铜鼓有2400多面,河池就有1400多面,铜鼓占世界铜鼓藏量的二分之一,几乎与全国馆藏数量(1460余面)相等,河池因此具有了“世界铜鼓之乡”之美称。
河池的铜鼓主要分布在东兰、南丹、大化、巴马、凤山、天峨、都安、罗城等县。 河池市内的壮族、瑶族在建新房和婚嫁时要使用铜鼓,壮族、瑶族、苗族在丧葬时要使用铜鼓。
春节是红水河流域各民族共同的大节,河池境内的壮族、瑶族、苗族都使用铜鼓庆贺;此外,在各自的传统节日,如壮族的蚂拐节、瑶族的祝著节,也都需要用到铜鼓。铜鼓文化,成了河池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亮点,其粗犷、豪迈和原始古朴的韵味,演绎出河池特有的民俗风情。
使用铜鼓的民族赋予铜鼓很多神奇的功能。在壮族、瑶族、苗族的广大村寨中,凡传统节日、庆祝 *** 及婚嫁喜庆,都有演奏铜鼓乐、唱铜鼓歌、跳铜鼓舞的习俗。
河池市内的瑶族、苗族和部分壮族都有祭铜鼓的习俗。瑶族在每次使用铜鼓之前和使用之后都要祭一次;苗族及部分壮族则在除夕之夜祭鼓,其中苗族在祭鼓之后还需由职业鼓手先打一遍,其他的人才可敲打。
都安瑶族自治县保安乡一带的瑶族和壮族男女在新春击铜鼓祈年时,常以银簪叩击铜鼓,以鼓声传情,一旦物色到对象,即将银簪作为定情物,送给心上人。天峨、南丹、东兰、巴马、大化、都安等县的壮族有一个隆重的传统节庆,俗称“蚂拐节”,是拜神祈丰收的节日,过节的时候,凡有铜鼓的村寨必用铜鼓。
瑶族的铜鼓舞,舞时将一面大皮鼓挂起或放在架上,由一人双手各持一鼓槌,从头上,腿上或翻身做各种打鼓动作,节奏复杂;另有两人在旁伴打着两面不同音调的铜鼓;其他至少有十人(男女各半),手持瑶带(有花纹的腰带),藤圈或草帽,绕鼓而舞。 瑶族铜鼓舞蔚为壮观,逢年节,十几面甚至几十面铜鼓一字排开,每面鼓一人边击边舞;中间还有一面直径不小于60厘米的大木鼓领奏,全场鼓声震天,时促时缓。
壮族铜鼓有公、母之分,跳舞时,它们各分左右,中间夹一大皮鼓,皮鼓主奏,公母铜鼓伴奏,别有韵味。苗族铜鼓舞则是一人击鼓并兼领舞,他击出时快时慢节奏有序的鼓点,自己随之起舞,众人环绕他,时进时退,踩着鼓点舞蹈。
壮族铜鼓舞则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自娱性的,是集体舞蹈,比较原始素朴粗犷;一种是表演性的,接近于舞台艺术,有一定的表演程式。 自娱性的铜鼓舞流行东兰、凤山、巴马一带的壮族村寨。
每当新春佳节,人们就将寨里的铜鼓集中到比较平旷的场地上,按铜鼓的大小次序,排列出一定的“音阶”,由一个老鼓手敲着锣指挥,鼓手们一人一鼓,按照统一的指挥,敲出各自的鼓点,与其他的铜鼓配合,形成特有的节奏和旋律。 跳舞者穿着节日的盛装,应声起舞。
鼓声传闻十数里之外,其他村寨的人听到鼓声,也 *** 男女老少抬着铜鼓来助兴。 表演性的铜鼓舞原是祭神的舞蹈。
它的表演对象是神,是跳给神看的。人们按铜鼓乐的节奏用各种舞蹈动作来满足神的欲望,祈求神的护佑。
户外展演的铜鼓舞以瑶族的“祝著节”最热烈。 节日那一天,人们抬锣抬鼓出来,在一块较平的地方架起铜鼓和皮鼓,由5人出场表演。
打铜鼓、铜锣、皮鼓的4人边打边舞,拿竹帽者穿插在4个鼓手之间欢舞。 南丹县的白裤瑶族也流行铜鼓舞。
这种铜鼓舞瑶语叫“勒泽格辣”,只有在秋收之后为死去的老人办丧事时才跳。 一般是在砍牛结束后,穿着节日盛装的瑶民和鼓手一起来到鼓场跳铜鼓舞。
届时,铜鼓先敲响,待所有铜鼓声整齐后,皮鼓手双手各持1根长约20厘米的鼓棍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