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因为源远流长5000多年的 历史 文化背景,孕育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小镇。
这两年的古镇、古村 旅游 也是相当火爆,许多游客都很愿意前往这些地方游览,只要物价别太离谱,古韵足够,这个景区基本上就不愁客流量了。
而要说起我国风头最盛的古镇,那也许就是 乌镇和平遥古城 了。不难看出,大多数游客还是对“纯天然”的古镇情有独钟,而对后世修建的一些仿古建筑表示拒绝。
这也是情有可原的,一来仿造得很难拥有古代建筑的那种神韵,二来许多人受到外国影响,总是将中式建筑与日式建筑弄混,中不中、倭不倭得,看着碍眼。
不过这其中也不乏一些“人造精品”,比如江苏的 杨柳泉古镇,就是公认的,质量不错的仿造古镇,风景能堪比平遥乌镇了 。
该古镇位于江苏省的镇江市的句容市,其实说它完全是一个“仿古人造镇”也是不全面的,其实它建造的基础是一个 历史 上真实存在过的小镇—— 千华镇,其坐落在宝佛山脚下 。
在清朝时期下江南时来到这里,并给其赐名 “杨柳泉” ,于是 千华镇就改名为杨柳泉镇流传了下来 。不过在进入新中国时期后,这里因为地理位置不好、交通不便、现代化设施也跟不上等多种原因而渐渐没落。
再加上当时的一些开发商认为杨柳泉村缺乏商业气息,也没有什么市场竞争价值,所以也没有人考虑到在这里发展 旅游 业。
居民们基本上都举家搬离了这里,这个小镇也逐渐荒废下来。故事发展到这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小镇也会逐渐变成一个遗址一样的地方。不过峰回路转的事情发生了, 一家当地的 旅游 公司看中了这里,并决定投钱改造 。
其实这个 旅游 公司是很幸运的,一来原住民基本上都走光了,他们也就不需要考虑这些人的安置问题,也不需要给钱遣散;二来很多房屋都是现成的,虽然破败了,但是在现有基础上重建怎么说也比从头开始建造要轻松一点吧。
也不知道当年那些没能慧眼识珠的开发商们,看到如今杨柳泉镇的繁华有没有悔得肠子都青了。虽然 旅游 公司重建古镇花费了上亿元 ,不过从如今的回报来看,应该已经远超过当初投入的资金了。
同时这座古镇也保留了 “千华古镇”这个名字 ,毕竟这两个名字一个清新自然,另一个有着 历史 的厚重感,无论哪个都能吸引游客,干脆就全部留下了。
经过几年的改造,终于有了如今呈现在游客眼前的这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小镇。虽然这里的 历史 底蕴没有那么厚重,但是并不妨碍游客们纷纷前往这里,能够侧面感受一下 历史 风光也是不错的。
杨柳泉镇的火爆还顺势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事实证明,只要硬件实力够,再加上一些正向宣传,古镇想要走红还是很容易的,哪怕你是人工建造的。
因为事实一再证明,游客当中真正的“行家”含量是很低的,说句不好听的,大多数人游览古镇就是图一乐,对 历史 什么的也不是真的上心。只要建筑造型、用色之类的别搞得太离谱、商业味道不要太冲、现代化的东西别太明显,大部分人都会买单的。
这之中杨柳泉镇其实就算是一个正面教材, 当然这里面也有原古镇遗留建筑的帮衬 ,但整体来说还是挺不错的, 青石板的街道、仿古的建筑,还有诸多用心的小细节 ,都不会让人觉得太出戏。
最独特的一点, 当属于古镇内的所有商家都穿上了古装 ,并且 门面也是特意做的古代造型 ,这样一来就让许多游客拥有了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其实这一点还是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而且在景区内的 花销也都要提前换成铜板,也就是说这里仅收铜板。 一些饭馆的店家说话也都会可以模仿古代人那种说话方式,虽然很多都不伦不类吧,但如果不较真的话,听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
当然你要说杨柳泉镇内有没有什么真的从古代流传至今的建筑呢?也是有的,就是原名 千华寺的隆昌寺 了。
它是汉族地区的全国重点寺院之一,不仅闻名全国,而且享誉海外。其原名为 “千华寺” ,听着名字就知道它与千华镇(现杨柳泉镇)有着怎样的联系了。 不少海内外的僧侣都曾来此受戒,它应该算是杨柳泉镇内最富有“古韵”的建筑了 。
虽然从根本上来说,杨柳泉镇是一座人造小镇,但其在建筑复原方面的用心,将古镇与现代化相结合的设计,以及古镇内许多小细节的使用,都能让游客流连忘返。再一次证明了只要用心,那么大多数游客还是会买账的。
江苏耗资上亿的“人造古镇”,满街都是汉服古装,商家只收铜板
江苏耗资上亿的“人造古镇”,风景堪比乌镇平遥,只收铜板
镇江的大路、姚桥、儒里一带,傍依滔滔长江,背靠巍巍圌山,山川秀丽,物产丰饶,食馔精美,人们习惯上称此地为“东乡”。镇江丹徒区儒里镇是一古镇,现隶属镇江新区姚桥镇管辖,为一行政村。据说元代,朱熹的八世孙朱文通(任山东提刑)来丹徒公干,未返,择此定居,久之朱氏日众,人称“朱家圩”。明末清初,后生中举为官者日多,一时名声大噪。乾隆改此地为“儒里”,意为儒人之故里也。是朱熹的后裔在江苏最大的聚居地之一。这里现住朱姓居民4400多人(另有40%的杂姓)。近两百年里,从这里迁往大江南北及海外的朱氏子孙又不下千余人口。
镇里有一老祠“朱家祠堂”,占地1200平方米,始建于明末清初,是朱熹后裔为纪念朱熹而建的一座宗祠,后毁坏。近年,近百名朱熹后裔自发捐款,聘请能工巧匠进行抢救性修建,现已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