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园位于上海老城厢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老城隍庙、豫园商城相接。
豫园是江南园林艺术的瑰宝之一,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古典园林,占地三十多亩。园内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称的玉玲珑、1853年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点春堂,园侧有城隍庙及商店街等游客景点。
1、玉华堂。
玉华堂面对玉玲珑,这是明时豫园主人潘允端的书斋。匾额上的“玉华”两字,系集明代书画家文徵明的墨迹所成。现堂内仍按明代书房摆设,陈列的书案、方桌、靠椅、躺椅都是明清遗留下来的红木家具。
2、鱼乐榭。
鱼乐榭周围古木参天,凭栏可观池中游鱼。榭前小溪上的隔水花墙体现了江南园林小中见大的特点。小溪长仅数丈,花墙把小溪隔而为二,墙上开设漏窗和半圆洞门。从鱼乐榭旁有一株已度过三百多个春秋的紫藤,每年初春时节,枝条上绽满白色的小花。
豫园开放:
豫园在1961年开始对公众开放,豫园属于上海一个比较知名的景点。
豫园和城隍庙不是一个地方。
上海城隍庙和豫园不是同一个地方,城隍庙是一座道观,豫园是一个园林,豫园位于城隍庙北面。素有“城市山林”之誉,又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说的豫园位于城隍庙北面,是上海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有着400多年的历史,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豫园和城隍庙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是一座融合了我国明清两代园林艺术的名园。由四川布政司潘允端为孝敬父母而造,“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园”,含“愉悦双亲,颐养天年”的之意。
豫园内的老城隍庙在上海的地位和影响非常的大。城隍庙是道教中城市的保护神,相传明永乐年间(15世纪初)上海知县张守约将方浜路上的金山神庙(又名霍光行祠)改建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城隍庙。
1926年重建,殿高4.8丈,深6.33丈,钢筋水泥结构,而彩椽画栋、翠瓦朱檐,规模大增。抗战后,为与新城隍庙(原址在金陵西路连云路口)相区别,故称老城隍庙,老城隍庙艺术竞技馆,内有斗鸡表演、杂技表演及霹雳书法等“中华一绝”的民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