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山区四面以闽江南、北港分别与鼓楼区、台江区、晋安区、马尾区、长乐市、闽侯县为界。总面积142平方千米。人口39万人(2004年)。通行闽东方言福州话。南台岛基本上为仓山区的主要部分,同时南台岛于是我国河流岛屿中比较大的一个。
呈西北——东南向。岛上高盖山、虾蟆山、烟台山等原为江中岩岛,后由闽江泥沙淤积其间连接而成。为半岩半沙岛连岛。地表起伏大,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原地面高程5米以下;丘陵分布在中、西北、东南部,海拔在150米以下,最高点高盖山海拔202米。岛周多沙洲、浅滩,岛屿面积不断向南、东延伸。
全岛下辖仓前、东升、对湖、临江、三叉街、上渡、下渡7个街道和仓山、城门、盖山、建新、螺洲5个镇,共有112个居委会和112个行政村。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仓山区因地处仓前山得名。古称藤山,明洪武年间(1368年)在藤山北麓建盐仓,俗称盐仓前,遂通称仓前山,简称仓山,区名由此而来。
1946年1月福州建市时即置仓山区,1949年8月17日解放后,仍为市辖区之一。1955年11月,设上渡、下渡、临江、仓前、麦园、藤山6个街道办事处。1956年5月,撤销水上区,并入仓山区,增设桥东、桥西两个街道办事处。1957年7月,桥东、桥西两个街道办事处合并为水上街道办事处。1958年1月,撤销藤山街道办事处,并入下渡街道办事处;撤销麦园街道办事处,并入仓前街道办事处。
1968年9月,仓山区更名为朝阳区。1970年2月,郊区行政办事处撤销,其所辖盖山公社并入朝阳公社,划归朝阳区。7月,闽侯县城门公社划归朝阳区。1975年5月,朝阳、城门公社划归郊区行政办事处。1978年7月,朝阳区复名仓山区。1987年12月,撤销水上街道办事处,增设对湖街道办事处。
1995年10月27日国务院(国函[1995]102号)批复同意调整福州市市辖区的行政区域,其中:仓山区辖仓前、对湖、临江、上渡、下渡、三叉街6个街道办事处,从原郊区划入的建新、仓山、盖山、螺洲、城门5个镇。区人民政府驻地不变。1996年1月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后,仓山区从原郊区划入建新、仓山、盖山、螺洲、城门5个镇,从鼓西街道划入农大居委会。
2000年,仓山区辖7个街道、5个镇:仓前街道、下渡街道、临江街道、三叉街街道、上渡街道、对湖街道、东升街道、建新镇、仓山镇、盖山镇、城门镇、螺洲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82039人,其中:仓前街道 24537人、东升街道 9270人、对湖街道 27030人、临江街道 22131人、三叉街街道 20291人、上渡街道 12569人、下渡街道 32312人、仓山镇 46264人、城门镇 90302人、盖山镇 88931人、建新镇 64359人、螺洲镇 19666人、福建师范大学虚拟街道 10472人、福建农业大学虚拟街道 9241人、红星农场虚拟镇 4664人。
2001年,仓山区行政区划一览表(资料截止日期: 2001年12月31日):
镇(街道办事处)名称 政府(办事处)驻地 面积(平方千米) 户数 (户) 人口(人) 居委会(个) 村委会(个)
对湖街道办事处 马厂街15号 1.2 6511 18322 7
下渡街道办事处 工农路64号 1.78 7711 23332 3
上渡街道办事处 李厝山路16号 1.51 5747 16923 16
仓前街道办事处 公园路36号 1 8527 24524 9
临江街道办事处 东窑街5号 0.85 7701 22141 8
东升街道办事处 东园一路25号 1.3 2649 8606 3
三叉街街道办事处 三叉街新村 2.17 4619 15162 7
建新镇 洪塘路 39.6 10984 38154 3 39
仓山镇 首山路19号 5.3 3823 10832 2 11
盖山镇 盖山路1号 36 17262 63054 1 30
城门镇 敖里村 48 17330 67422 25
螺洲镇 螺洲街 3.7 2814 9454 1 7
合计 142.41 95678 317926 60 112
2003年,根据省政府《关于福州市调整仓山区部分行政区划设立金山街道办事处的批复》(5月 日 闽政文[2003]134号)和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仓山区部分行政区划设立金山街道办事处的批复》(6月26日 榕政综[2003]155号),调整仓山区部分行政区划,设立金山街道:从建新镇划出卢滨、后曹、潘边、石边、新颐、上雁、葛屿、闽江、刘宅9个村,从仓山镇划出燎原村,从上渡街道办事处划出横江居委会,设立金山街道。
金山街道办事处四至范围为:东至闽江北港,西至闽江南港,南至浦上路,北至金山大道。金山街道办事处驻金山生活区风荷苑1号。行政区划调整后,仓山区辖8个街道、5个镇:仓前街道、下渡街道、临江街道、三叉街街道、上渡街道、对湖街道、东升街道、金山街道、建新镇、仓山镇、盖山镇、城门镇、螺洲镇。共有99个居委会、107个行政村。
2004年,全区辖8个街道、5个镇,共有52个社区和112个行政村。总人口48万。
[编辑本段]经 济
南台岛地处福州市南大门,水、陆、空便利的交通条件日趋发达;闽江、乌龙江四周环绕,水路运输十分便利。福厦路起始点和福泉高速公路接口始于我岛,并有8座大桥与岛外连接;正加紧实施的环岛提路工程,以及日臻完善的岛内路网建设,将进一步促区域交通网络建设的成熟化、合理化。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距该岛仅35公里。
随着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投资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岛经济的腾飞。岛内有麦德龙、新通福、三协精机、三丰鞋业等一批企业。
南台岛是福建省闽江流域第一大岛屿,位于闽江福州段南北两港之间,是福州市区的组成部分(即现今的福州市仓山区全境),高盖山为全岛最高点,海拔202.6米。两宋时期,福州城市仍在向南发展,南门外的茶亭逐步露出水面,福州平原的陆地渐渐向南台靠近。不过当时,两地之间还有宽达三里多的水路。由于南台在福州的地位重要,宋朝天圣年间,福州官员章频在南台设置“临津馆”,在馆的西南,还盖了一座合沙亭。
“合沙”之名起源于福州的民谣:“南台沙合,河口路通,先出状元,后出相公。”这是因为,福州往南要越过多条河流,行走不便,所以当地民众编了这条民谣,盼望福州城南的陆地早日和南台连在一起,并预言这会使福州出现状元和宰相。由于民谣的流行,宋初吴越国在福州建夹城,将其南门称为合沙门,其位置在今茶亭一带。合沙亭与福州南部的合沙门遥遥相望,反映了福州人的理想。
为了方便福州与南台之间的交通,宋朝在南台岛与福州之间盖了一座浮桥,取名为沙合桥。《三山志》记载:“浮桥,由郡直上南台,有江广三里,扬澜浩渺,涉者病之。元佑以来,江沙频合,港疏为二,中成楞严洲。八年癸酉七月,郡人王秘监祖道为守,相其南北,造舟为梁。北港五百尺,用舟二十,号合沙北桥;南港三千五百尺,用舟百,号南桥。衡梁板其上,翼以扶栏,广丈有二尺,中穹为二门,以便行舟。左右维以大藤缆,以挽直桥路于南北。中岸植石柱十有八而系之,以备痴风涨水之患,糜金钱千万,一出于施者。明年,绍圣元年甲戌十月成。以其余钱三千九百缗,分给负郭三县僧寺,以为本钱,俾岁取息,以待缺敝修造。十一月落成,自为文记之。寻又为屋以覆缆柱,架亭于其侧,以憩行者。”这里讲到的浮桥,分为二段,北段即为南台与福州南门之间的合沙北桥,长度约五百尺,约合150米。可见,当时南门陆地与南台之间的河水颇宽。而其南段长达三千五百尺的大桥,即为后日白龙江上的万寿桥。
南宋诗人陆游的《渡浮桥至南台》写到:“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此诗可见南台浮桥的雄伟。南台岛是福建省闽江流域第一大岛屿,位于闽江福州段南北两港之间,是福州市区的组成部分(即现今的福州市仓山区全境),高盖山为全岛最高点,海拔202.6米。
两宋时期,福州城市仍在向南发展,南门外的茶亭逐步露出水面,福州平原的陆地渐渐向南台靠近。不过当时,两地之间还有宽达三里多的水路。由于南台在福州的地位重要,宋朝天圣年间,福州官员章频在南台设置“临津馆”,在馆的西南,还盖了一座合沙亭。
“合沙”之名起源于福州的民谣:“南台沙合,河口路通,先出状元,后出相公。”这是因为,福州往南要越过多条河流,行走不便,所以当地民众编了这条民谣,盼望福州城南的陆地早日和南台连在一起,并预言这会使福州出现状元和宰相。由于民谣的流行,宋初吴越国在福州建夹城,将其南门称为合沙门,其位置在今茶亭一带。合沙亭与福州南部的合沙门遥遥相望,反映了福州人的理想。
为了方便福州与南台之间的交通,宋朝在南台岛与福州之间盖了一座浮桥,取名为沙合桥。《三山志》记载:“浮桥,由郡直上南台,有江广三里,扬澜浩渺,涉者病之。元佑以来,江沙频合,港疏为二,中成楞严洲。八年癸酉七月,郡人王秘监祖道为守,相其南北,造舟为梁。北港五百尺,用舟二十,号合沙北桥;南港三千五百尺,用舟百,号南桥。衡梁板其上,翼以扶栏,广丈有二尺,中穹为二门,以便行舟。左右维以大藤缆,以挽直桥路于南北。中岸植石柱十有八而系之,以备痴风涨水之患,糜金钱千万,一出于施者。明年,绍圣元年甲戌十月成。以其余钱三千九百缗,分给负郭三县僧寺,以为本钱,俾岁取息,以待缺敝修造。十一月落成,自为文记之。寻又为屋以覆缆柱,架亭于其侧,以憩行者。”这里讲到的浮桥,分为二段,北段即为南台与福州南门之间的合沙北桥,长度约五百尺,约合150米。可见,当时南门陆地与南台之间的河水颇宽。而其南段长达三千五百尺的大桥,即为后日白龙江上的万寿桥。
南宋诗人陆游的《渡浮桥至南台》写到:“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此诗可见南台浮桥的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