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是日本人发明的,并且高铁的理念最初也是由日本人提出的。日本提出高铁理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日本虽然在战争中受到了重创,但是其恢复经济的速度非常快。在经济持续提高之后,日本政府发现,日本国内现有的铁路系统远远不能够满足国民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因此,为了使交通运输更加便捷,日本政府提出了建设高铁的想法。
一、高铁即高速铁路所谓的高铁,其实就是能够使列车以极高速度行驶的一种运输模式。早在1959年,日本便设置了一条新干线用来作为高铁运输的路线,这条新干线连接了东京以及大阪两个城市。1964年,东京奥运会举办前夕,这条新干线正式通行,而高铁也在这条新干线上运输的十分平稳,速度也十分令人惊喜。
全世界范围内第一条用作商业的新干线,也就是能够支持列车高速运行的铁路便是这一条,由此可以证明是日本人率先修建了高速铁路,同时也率先研制出了高铁。就在日本的高铁成功运行后不久,法国也开始了商业高铁运行的研究。他们没有借助国外的力量,而完全是靠着国内专家的自主研发,经过了非常艰难的过程才终于将高铁研制成功,他们称高铁为TGV动车。这个动车虽然在速度上与高铁相似,但是在运行模式上同日本的高铁还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这也充分证明了法国研制的自主性。
二、德国自主研发高铁技术第三个研制出高铁技术的是德国。德国与法国研制出高铁技术的时间是较为接近的,但是德国掌握了这项技术之后,并没有马上运行高铁,而是在过了一段时间的沉淀期之后才予以通行。德国的高铁也有着另外的名称,叫做ICE。德国也是凭借着国内的技术和知识理论自主研发了高铁技术。虽然中国研制高铁耗费的时间较长,也不是率先通行高铁的几个国家之一,但是迄今为止,全世界范围内高铁运行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仍是中国,迄今世界上最快的高铁就在中国。
德国高速铁路,称为ICE,是InterCity Express(高速城际列车)的缩写。■ ICE-V 为试验车,造于1985年,不久就创造了406.9km/h的世界记录。
■ ICE 1 最早的一代ICE,造于1991年。以两台机车带10-12节车厢运行于德国连接瑞士和奥地利的线路,现在有约60列ICE1在运行,速度达280km/h以上。
■ ICE 2 第二代ICE,造于1996年,一台机车带七节车厢。目前有约44列ICE2在运营,速度在280km/h以上。
■ ICE 3 第三代ICE,造于1997年。在陡坡线路和国外,正常运行速度为300km/h,TRANBBS技术速度达330km/h。为此,50台非分离式机车正在制造,即运行时,机车在列车的一端。
■ ICE 4 ICE3的改进型,各种结构的细节正在研究中。
■ ICE 5 使用完全不同的技术的新车型(使用磁悬浮技术),用于汉堡-柏林磁悬浮线路,这条线路由德国铁路公司经营。
■ ICE 21 计划中的另一种快速列车,用于试验一系列新技术,如采用不同于现在ICE的新型转向架。但这项计划的财政尚未获批准,在未来五年内也许不会实现。
■ ICT 由ICE派生的可倾式(摆式)列车,这种列车在传统线路上运行速度可达到230km/h。
■ ICE-VT 在非电气化铁路上运行的内燃-电动车组,带四节车厢,速度可达200km/h。
【ICE大事记】
1982: ICE-V 开始定货(第一代高速列车)。
1985: ICE-V交付德国铁路公司。
1989: ICE-V速度创世界记录(406.9 km/h)。
1991: ICE 在美国为Amtrak公司作示范运行。
1996: 第一列 ICE 2 交付德国铁路公司(这是第一列长列车)。
1998: ICT (电动摆式列车)交付德国铁路公司。6月3日ICE 1发生德国铁路历史上最严重的事故。
1999: ICE 3交付德国铁路公司。 ICT-VT (内燃—电动摆式车组)交付德国铁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