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戟门的建筑特点是什么样的?

二极管工作原理2023-03-24  19

戟门建于明永乐年间的1420年。黄琉璃瓦单檐庑殿顶,屋顶起翘平缓,戟门的檐下斗拱用材硕大,汉白玉绕栏须弥座,中饰丹陛,两侧各有一旁门。

戟门是太庙始建后唯一没有经过改动的重要遗物,是明初官式建筑的重要代表。门外车间原有木制小金殿一座,为皇帝临祭前更衣盥洗之处。按最高等级的仪门礼制,门内外原有朱漆戟架8座,共插银镦红杆金龙戟120支。

太庙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天安门东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面积13.9万平方米,是明清两代是皇帝祭祖的地方,1950年改名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并正式对社会开放。

太庙共有三重围墙,由前、中、后三大殿构成的三层封闭式庭院,是紫禁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已划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保护缓冲区内,按照“左祖右社”的古制与紫禁城同时建成,历经明清两朝,是中国现存较完整的、规模较宏大的皇家祭祖建筑群。

太庙的建筑格局

太庙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3.9万平方米, 南北长475米,东西宽294米,有三重围墙,均为黄琉璃瓦顶红墙身。

墙内主要建筑均为坐北朝南,庙内主体建筑为前殿、中殿、后殿,在第一道红墙的西墙上有西向大门两座,南边的一座称太庙街门,北边的一座叫太庙右门,距故宫阙左门不远的东面为太庙西北门,黄琉璃筒瓦歇山顶。在第一重院内的东南角有牺牲所,此所的西侧建有六角井亭。

天安门与端门之间,有东、西两庑各26间,东庑之中者为太庙门,坐东朝西。在第二重院墙内正门为三开间的琉璃砖门,左右各一门。过琉璃砖门有玉带河,河上有七座单孔汉白玉石桥,桥北有两座六角井亭。内院正门五间,原列有镀金、镀银铁戟120支,故又称戟门。

戟门正中三间为三座大门,黄琉璃筒瓦庑殿顶,中有汉白玉石雕御路,分别雕有“二龙戏珠”、“狮滚绣球”、“海水江涯”。戟门正北,即为前殿。中殿在前殿的北面,又称寝宫。后殿位于二重院落的最北侧。

在中殿、后殿间有一红墙,墙上有琉璃砖门五座,均为黄琉璃瓦歇山顶。后殿后檐的两侧,各有随墙角门一座。其北为一狭长院落,构成太庙的第三重院墙。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太庙

五代十国时期,泰州曾建有一座为皇室起居专用的宫殿——永宁宫。

“唐人迁让皇之族于泰州,号永宁宫,守卫甚严……”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用一段不长的文字,将南唐泰州永宁宫的那一段短暂故事,写入了历史。

公元937年,吴王杨溥将皇位禅让给南唐烈主李昪。不久,杨氏子孙被全部囚禁在永宁宫内,禁止走出宫门半步。十八年来,杨氏子孙仅允许在宫内互为婚配。宫内若有男孩长到五岁,则被封以官爵,然后赐死,葬于宫外荒地,邑人称之为小儿冢。

那段尘封的往事有多么地令人心酸?永宁宫究竟在泰州古城的哪儿?却很少有人知道。

近日,本报城史版记者通过寻访古迹,翻阅史料,在虚虚实实中,寻找到一些线索,由此带您穿越千年,去探寻那段惨烈的南唐遗事。

吴王杨行密去世后杨行密简介,长子杨渥(886—908)继位。杨渥生性喜好游玩作乐,3年后,大权就旁落于左牙衙指挥使张颢、右牙衙指挥使徐温手中,他不仅因此将江山玩完了,将自己性命玩丢了,也将族人推向死亡边缘。

天祐五年(908),徐温、张颢弑杀了杨渥,拥立杨行密次子杨隆演(897—920)继位。天祐十六年(919),傀儡杨隆演即吴王位,改年号为武义。920年,杨隆演被徐温杀死,时年24岁,谥号宣王。

武义二年(920),徐温拥立杨行密第四子杨溥继任吴王。顺义七年(927),徐温听从谋士严可求的意见筹划称帝,未成,徐温病死。同年十一月,被徐温养子徐知诰逼迫,杨溥即皇帝位,改年号为乾贞。

公元937年,杨溥让位,南吴王朝从此灭亡。徐知诰即皇帝位,定都金陵,建立齐国,改年号为升元,第二年恢复李姓,改名为李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就在这一年,海陵县升格为州,取水陆通泰之意,更名“泰州”。这也是海陵第二次升级为州,但这一次显然比唐代设置吴州,要慎重得多。

唐代,海陵由于盐业繁荣,带来城市初步崛起。这种崛起只是低层次的,体现在行政上,就是设置吴州的时间很短;在经济上,只有盐业在畸形繁荣;在文化宗教上,只能说正在开始起步。总之,海陵的实力在唐代还不足以升格为一个州,却为重新置州打好了基础。

如果说唐代吴州尚不具备一个州应有的经济实力与文化底蕴,但发展到南唐,泰州经济文化已进入到前所未有的兴盛期。远离战火,快速崛起,使得泰州成为东都扬州当之无愧的屏障。

南唐时期,全国食盐供应都指望泰州,在南唐被后周夺取江北所有土地时,南唐只是要求归还泰州,理由就是自从泰州割让后,南唐的食盐就供应不上了。后周也认为事实确是这样,就答应每年给他调配30万斛食盐,拒不归还泰州。由此可见,泰州在后周与南唐国主心目中的地位。

仅有经济上的繁华还不足以让海陵升格,从政治上来看,设置泰州似乎更有必要。

李昪称帝之后,尊杨溥为让皇,并将杨溥最初安置在海陵。在迁往润州丹阳宫之前,让皇杨溥就被“安排居住”在父亲杨行密修建的海陵行宫内。

小小的海陵县似乎没有资格接待一位禅让的皇帝,升级泰州显得理所当然。然而升格泰州后,州守就可以扩大城池与加强军事力量,从而达到监视“让皇”杨溥的目的。

就这样,褚仁规以监视杨溥为由,上请升格泰州。南唐李昪很快批准海陵升格为泰州,褚仁规也由县官升为州守杨行密简介,其管辖地域则由海陵1县扩大至4县。

泰州当时下辖有兴化(杨吴属江都府)、盐城(杨吴属楚州)、泰兴(析海陵南五乡而置)、海陵四县。又以海陵东境,置静海制置院(参吴任臣《十国春秋地理表》)。同年,又以盐务为要,上请在海陵设置盐监,管辖南、北八大盐场。如皋县就是后来保大十年(952)在如皋场基础上增设。

在泰州升格后,褚仁规将一州之大小要务系其一人,其个人生涯也随之达到巅峰。他身兼10多个官职,其中就有一个职位为本州都指挥使。都指挥使,是指五代十国时期对统兵将领的称呼,也就是一个地方的最高军事指挥长官,可以行使一州的军事指挥权。

在一切都实现后,褚仁规又以城池旧小、不利防守为由,上报南唐国主重展子城,并获得批准,那块刻着《泰州重展筑子城记》的石碑也由此而来。

封吴王、建行宫 宫址位于学政试院附近

唐朝末年,中原混战,出了许多“杀人魔王”。其中有一个叫秦宗权,所过之处“人烟断绝,荆榛蔽野”。他的麾下悍将孙儒也是个“杀人魔王”。孙儒摆脱秦宗权统治后,率军夺取扬州。不久,海陵乃至整个江淮都成为其势力范围。

当时,江淮一带无人能与他抗衡,唯有占据庐州的杨行密趁其不备偷袭了扬州。然而,夺城容易守城难,杨行密也知力量尚不足以跟孙儒抗衡,于是撤退成了唯一选择。

就在这撤退问题上,对海陵这座城市至关重要,甚至也扭转了整个十国的历史。

杨行密退撤有两个方向,一是回撤根据地庐州,二是退守海陵。他本想退守海陵,占据“粮仓”和“盐仓”,粮草有保障,夺回扬州也便利。但他最后听从谋士建议,放弃占据海陵,主动回撤庐州。

这次回撤为杨行密势力壮大换得了时间。海陵县也因此未被卷入战火,躲过浩劫,为日后南唐升州争取了有利条件。

事实证明,扬州城在孙儒的攻打下几乎毁坏殆尽,成为一座鬼城。后来,杨行密卷土重来复得扬州,继而占据了整个江淮地区。杨行密执政期间实行保境安民、体恤百姓、发展经济政策,成为乱世中难得的明君。

也许第一次想从扬州撤到海陵时,就对这座城有好感。后来,杨行密在扬州建都后,特意下令在海陵修建一座行宫。此时,海陵正享受着“陪都”的地位,这为南唐建州进一步赢得政治筹码,也打开了海陵百姓的视野,见到“皇宫”模样。

但杨行密绝不会想到此举不仅对海陵影响深远,也影响了数百口杨氏子孙的命运。

行宫修建年代,史书并无确切记载。而据杨行密生平可知:唐昭宗天复二年(902),杨行密进中书令、封吴王,天祐二年(905)去世,其间不过三年,修建行宫当在去世之前。

关于行宫所在位置,一直颇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在今海陵区 *** 周围,即汉唐以来古海陵县基所处位置;一种观点认为在海陵区 *** 东侧,即后周新迁州治所在,一直到明洪武三年(1370)知州张遇林将旧治重新移置古海陵县基。

对于这两种观点,笔者倾向于后一种,因为杨行密在修建行宫时,不太可能将行宫修建在古海陵县基的治所内,而应在其旁边的位置重新选址修建更为合适。事实证明,只有选择向南或者向东最有可能。因为往北为城河,往西则出子城,皆可排除。

《退庵笔记》记载:“永宁宫旧址在谯楼北,相传谯楼为宫阙门,后于其北筑子城为州治”。谯楼的位置一旦确定,即可确定永宁宫的位置。

那么谯楼的位置在哪里呢?

南宋韩元吉撰写的《鼓楼记》碑文记载:“楼之于郡府皋门之地也,笳磬之声伦在无不设者,如目之有眉,面之有颡,虽不系于用,而天下不可阙焉者。”皋门,一般指王宫的外门,这里指永宁宫宫阙门,也就是后周修筑泰州子城的正门。据此可知,谯楼即是在永宁宫宫阙门基础上修建的,位于后周修筑的子城正南门。

后周年间,泰州升为团练州,荆罕儒为团练使。荆罕儒修筑子城周长二里多,作为新州治所在,宋元时州治也皆在此,此州治被称为旧治。旧治在鼓楼直北,都察院、马厂之间,即现在的海陵区 *** 东,城隍庙西,学政试院北,人民路南一带。这一片区域方圆大小也与后周所筑子城周长二里多相吻合,而永宁宫的位置也就在子城正南门北侧。

自后周后,永宁宫宫阙门逐渐演变为谯楼、鼓楼。明代旧治重新移置古海陵县基后一年,州守张遇林为与鼓楼相匹配始建钟楼,现海陵区 *** 前尚存钟楼巷,可见钟楼要晚于鼓楼。钟楼在西,鼓楼在东,遥相呼应。

永宁宫防卫严 成变相灭族的人间地狱

禇仁规在泰州筑子城后,南唐皇帝李昪却还是觉得不放心,终于找了一个理由将让皇杨溥从海陵行宫迁至润州丹阳宫中,不久就派人杀之,以防夜长梦多。杨溥时年三十八岁,谥号睿皇帝。

升元三年(939),李昪将杨氏一族子孙等人从丹阳回迁到昔日杨行密在泰州修建的行宫内,并冠名为“永宁宫”,名义上是要报答杨氏禅让的恩惠,使其子孙居于祖宗所建之宫,得以永远安宁,实际上这里成为囚禁杨氏子孙的处所。

当时刺史褚仁规派兵把守宫门,宫中人不得迈出宫门半步,外人也不得入内。《资治通鉴》记载:“唐人迁让皇之族于泰州,号永宁宫,守卫甚严。”

升元七年(943),李昪去世,子李璟继位。总的来说,李昪对杨氏子孙还算客气,因为李昪也曾是杨行密养子,对杨氏还有一点感恩。等到李璟继位后,他对于杨行密的子孙感情自然淡薄许多。他继续囚禁杨氏子孙于此达14年之久,杨氏子孙为了能活下去,不得已只好自为匹配。

期间,南唐宰相宋齐丘向李璟建议,“无论男女老幼,全部杀掉”。然而恶有恶报,宋齐丘晚年得子随后夭折,其心痛不止。时人李家明作诗《题纸鸢讽宋齐丘哭子》诘问到:“安排唐祚革强吴,尽是先生作计谟。一个孩儿撂不得,让皇百口合何如?”齐丘见到诗后自感羞愧,噤声不语。

尽管李璟后来没有采用宋齐丘的建议,但还是采用一个与之差不多的策略:即如果宫中人生的是男孩,那么小孩长到5岁就会封他官爵,授他冠服,然后处死;如果生的女孩就不管,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变相灭族。那些小男孩死后就被埋葬于宫墙东面,合计有十多座小坟,州人称之为小儿冢。这种做法,令当时的吴国人都很愤懑。

后周显德三年(956),周世宗柴荣就以下诏安抚杨氏子孙为由,征伐淮南。李璟听说后,大惊失色,急忙派园苑使尹廷范,将杨氏族人由泰州迁往镇江。但在过江时,尹廷范担心杨氏作乱,便将杨氏族人全部杀害。李璟知道后大怒,为平民愤,杀尹廷范并灭其族。然而这一切不过是做给世人看的,谁都知道这一切幕后主使是他。

在杨氏族人刚刚被杀后,后周将领韩令坤就已迅速先后拿下扬州、泰州,泰州刺史方讷仓皇逃奔金陵。南唐与后周不可避免在长江一线决战,最终以南唐大败惨淡收场。

随后,李璟不得已,只好请求除去帝号,割江北寿、濠、泗、楚、光、海6州之地,岁输金帛百万求罢兵。周世宗答应了,于是划江而治,得州14,县60。

南唐苦苦支撑几年后,最终被宋朝所灭。南唐后主李煜在过江归宋时写下一首诗:“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让人不禁想起当初让皇杨溥过江的情景,难怪有人将此词作者算在杨溥头上。

后周得到泰州后,将之升为团练州,并对城池进行修复。对残存的永宁宫将宫阙门改称为戟门,并将鼓角和门戟安放其上,以显武德。

永宁宫始建于吴王杨行密时代,历经杨吴、李唐两代,最终毁于后周战火。据传,永宁宫中的一口古铜钟历经战火纷飞得以留存至今。该古铜钟在解放初从旧州治衙门西侧钟楼巷古钟楼上移至公园,后又移至光孝寺内,今悬挂在古光孝寺的钟楼里。

在光孝寺钟楼下的一块石头上,人们还将清代诗人缪永煦的诗《南唐永宁宫古钟声》镌刻在上面:“夕阳古巷秋风起,大钟卧埋荒草里。丰山酋族霜倒飞,泪洒吴陵钟久死。无端据业撞渊工,杨家威令洪声传。欲惊海水作保障,羁系反受他人怜。葛垒刈尽周主喜,永安往劫随飘烟。乃知攘夺多余痛,禅关此日高连栋。互忏钟鱼女比丘,可曾惊醒英雄梦。君不见,永乐巨钟镌华严,亦复锈铜苔花沾。”诗歌苍凉沉郁,向人们娓娓讲述一个王朝兴亡盛衰的故事。

这口古铜钟,就像时光驿站中一个文化渡口,载着我们通向五代十国那个遥远的年代。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2344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