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说中国人眯眯眼

聚客2022-06-08  26

眯眯眼是啥意思(外国人对中国人眯眯眼辱华的原因)

我知道这个话题很敏感,但确实属于中国艺术史的范畴。我给你揭示一个“辱华”形象的起源、发展和传播过程。只是网民和边肖不把我的文章当成外国势力侮辱中国的借口。我觉得只有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才能更有效的制止这种事情,或者更有力的反击对方,或者避免以后给人把柄。

中国人,眯眯眼?

西方人嘲笑中国人时,往往会做这样一个动作:用双手把眼角往上拉,也就是俗称的“眯眼”。这代表了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通常被视为侮辱中国的象征。

我们可以看看大数据下中国人的平均长相,会发现其实,这种眯眼并不能代表中国人的平常长相。

而且,留学生也做过这样一个测试:让西方人画出他们心目中的中国人形象。不出所料,大多数西方人画的中国人眼睛都很窄。但是他们被问到“在每天接触的中国人中,有很多人这样眯着眼睛吗?”有时候,他们说没看到多少,但看到的只是几个不眯眼的中国人。

这就奇怪了:既然你平时遇到的中国人大部分都不是眯着眼的,为什么说咪咪眼在中国很普遍,而大眼睛的只有少数?这种刻板印象从何而来?

-你在网上找不到关于“中国人都是斜眼”这种刻板印象由来的信息。

但是萧艺经过多次研究后发现了一个尴尬的事实:

这个眯眼的中国形象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创造的。

眯眯眼的起源及流传

要知道东西方相距甚远,在古代很少有中国人能够到达西方(现在能出国的人不多)。那么西方人(主要指欧洲人,他们的观念是承袭欧方的)往往是通过中国卖给西方的手工艺品和绘画中的人物来获得对中国人形象的认识。

虽然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很早就出现了,但元代以前西方主要输入的是丝绸、茶叶和陶瓷,其中丝绸和陶瓷上的文字很少。

元朝以后,大量带有汉字的绘画、书籍和瓷器出口到欧洲。

元青花人物玉壶春瓶

明代版画

明代书籍插图

看了上图之后,我们会发现,学者和女人都是凤凰的眼睛,也就是细长的眼睛。

如果你还不信,请回忆一下历史课本上的皇帝、王子、名人、大臣的肖像。有没有感觉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

没错,这就是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套路——人物面部都有统一的范式。

(没有找到明代人物的画谱。以清代三希堂画宝为例。)

这也是为什么萧艺一直对中国传统人物画的不真实感感到很难过的原因之一——明明中国人的美是各种各样的,但大多数画家只选择一种美的形式,而且形成一种程序!

包括著名画家,也犯了同样的问题。

让我们来看看唐伯虎最著名的明代仕女画。

《秋风纨扇图》

《秋扇图》

现在唐伯虎赝品很多,但这幅画是唐伯虎水墨人物画被确认的代表作。

它长77.1厘米,宽39.3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画中女子眉头紧锁,这个眉形是为了塑造一个怨妇的形象;眼睛是丹凤眼。丹凤眼是古代美女帅哥的标准,特点是眼睛细长,眼尾自然延伸。

丹凤眼

吴师傅关胜的公关也是丹凤眼,平时眼睛都是眯着的。据说他只有想杀人的时候才会睁开眼睛。

蜀宫之画
这幅画是一幅工笔人物,画中的女子都是眼睛细长的。

需要注意的是,额头、鼻梁、下巴涂白粉,称为三白法。这既是绘画中头面部突出部分的表现,也是化妆中塑造面部立体感的方法。

这种修眉细眼的人物,成为明清人物画固定的形象模板。这是中国人在对外输出的各种手工艺品和艺术作品中的形象(面貌)。

即使西方画家来到中国,也不得不屈服于这种模式。

例如,郎世宁的清代嫔妃肖像共用一套模板。

久而久之,虽然西方人日常看到的中国人并不是画中的样子,但是这套人脸模板太强大了,被广泛使用,导致我们画家塑造的艺术形象成为西方人认知中中国人的标准人脸形象。

事实上,即使在民国甚至建国初期,我们很多画家还是沿袭了这套脸书模板。

张大千夫人图的一部分

部分胡也佛女性

王叔晖的女士们

西方人分不清丹凤眼和斜眼,就把我们丹凤眼当成斜眼,在心理认知上形成了标准的中国人形象。

其实我们的丹凤眼和眉形、唇型、面部装饰是一套整体搭配,这样才能展现美。

但是当西方人独自把眼睛抬出来的时候,无疑是恶意的。

而且从民国开始,我们的审美也在向西方靠拢,包括五官,逐渐以大眼睛为美。

民国美女画像广告

20世纪80年代纺织女工的肖像

但是当我们的审美已经与国际接轨的时候,西方人用老眼光看人其实是一种侮辱。

其实真正墨守成规的是西方人。他们不仅没有看到我们中国人对人物审美观念的变化,还用几百年前的标准来挑选中国模特和演员,塑造中国人物。他们还美其名曰“东方美”、“高级脸”,强迫我们接受。

更可怕的是,我们自己家里还有一群所谓的艺术家、时尚人士、知识分子,也盲目地和西方人起哄,认同这种说辞。

其实我们看自己选的白模特甚至黑模特,这些五官都是正常的好吗?

所以,“眯着眼”体现了西方人懒得了解中国,固守自己固有观念的傲慢,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抗议的时候,依然不以为然。

当我们理清这种现象的来龙去脉时,我们不应该单纯的抗议,而应该增加我们的文化输出,争夺国际话语权。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西方人对我们的刻板印象,让做出这种“辱华”举动的人成为世界。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233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