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堰是洪泽湖大堤的古称,然而严格来说,把高家堰说成洪泽湖大堤不尽科学。因为高家堰原为淮阴县高堰村附近的一段淮河堤防,是始建于汉代的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淮河堤坝。明隆庆以前,高家堰曾兼作淮河右岸的交通大道。因此,查寻高家堰上的"仁义"坝,不能局限在现今洪泽湖边的堤防上,还应考虑古淮河变迁前的原高家堰堤坝清江浦段。
明隆庆六年(1572),明王朝对高家堰进行了重修。到了明万历六年(1578),河督潘季驯为了综合解决黄河、淮河、运河交会地区的问题,创修洪泽湖水库。以高家堰为主坝,长10878丈(其中3400丈建有排桩防浪工),高约4m,次年七月竣工。现洪泽湖水下淮河两岸及湖泊连成片为洪泽湖后,这时高家堰才变成了洪泽湖大堤。
自明万历八年(1580)十月起,明王朝对高家堰又进行了包砌石工防浪墙,第一批石工墙长3110丈,高1丈,叠砌10层,厚2层。明万历中,高家堰北端顺延到了京杭大运河的河边。到了清康熙中期,高家堰北端才改在今淮阴县码头镇,并从此固定下来,这也就是现在通常人认为的洪泽湖大堤的北端,其实并非古高家堰的北端。
明代的高家堰以南十多公里处原地形较高而且平坦,离城市较远。潘季驯曾经利用它作为开敞式溢洪道,称为天然减水坝,沿用了100多年。清康熙十七年(1678)十一月到次年五月,靳辅在此处筑副坝(亦称复堤),并在高家堰和副坝之间开挖了古二河,这一段的溢洪作用改由人工减水坝代替,高家堰遂向南延伸修筑到现在的洪泽区蒋坝镇。
回顾高家堰的历史,了解了高家堰的南北两端,我们便可查询高家堰上的“仁义”坝。
作为淮阴人,我相信许多人对“清江浦”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清江浦”,现在是淮安市区的主城区名称。其实,清江浦本是水名。历史上把京杭大运河介于长江和淮河之间的河段称为里运河,里运河流进现在淮安市清江浦区的这一段被称为清江浦。
(古清江浦门楼)
(今淮安中洲上的清江浦门楼)
说起“清江浦”、高家堰及高家堰上的“仁”字坝,这与大明时驻防淮安的一个武官——陈瑄分不开。
陈瑄(1365年-1433年),字彦纯,今安徽省合肥市人,明期军事将领、水利专家,明清漕运制度的确立者。陈瑄历仕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自永乐元年(1403年)起担任漕运总兵官,后期还兼管淮安地方事务。他督理漕运三十年,改革漕运制度,修治京杭大运河,功绩显赫。
春秋时期,吴国开凿了连接长江、淮水的邗沟。隋炀帝时,连接黄河与淮河的通济渠挖通,至此黄河、淮河、长江三水相通。到了北宋,转运使乔维岳为了漕运方便,开辟了从末口到泗口的沙河,但是到了元末,古沙河河床淤塞,闸坝湮废。
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平江伯陈瑄任督运总兵官,他走访了淮阴当地群众,寻找古沙河故道并加以疏浚,自淮安城西侧的管家湖起,疏浚并开凿了二十里河渠,命名为清江浦,将湖水导入淮河。这时,清江浦与古邗沟相通,共称里运河。
陈瑄除了疏浚古沙河为清江浦,他还沿清江浦筑堤,使之成为明时淮河堤坝高家堰的一部分,在清江浦上还建筑了新庄、福兴、清江、移风四道闸。后来,新庄闸以下的清江浦河道日渐淤塞,航不能行,于是在清江闸下游筑坝,称“仁义坝”,位于现在的淮安市区水渡口处。
(清江闸)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为了顺乎天意,皇家政府一方面继续加固堤堰,一方面又在高家堰上建造了具有封建传奇色彩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五个减水坝,五坝分别相应于 道家的水、火、金、木、土五行(五行可以互相制约,以维持大自然的平衡),企图以此信条来防洪固堤,此五坝称为“山盱五坝"。
与此同时还在大堤上建造10余处寺庙和“十一座石头堡”,以便观察水势,祈祷神灵。康熙年间,还花费数十万两黄金,召集皇家一流铸造师,在高良涧镇浇铸和雕刻了“九牛二虎一只鸡 ”,牛为铁铸,虎为壁虎(虬龙化身),鸡为雄鸡,壁虎和雄鸡为石雕。把“九牛二虎一只鸡 ”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闸坝险要地段,企盼金鸡报晓,牛、虎治水,并警示堤防;借用“九牛二虎”之力来维土制水,镇奠淮扬。
修筑“仁、义、礼、智、信”五个减水坝,先修的是“仁、义、礼”三坝,后增修了“智、信”两坝。
有人认为,“仁”字坝便是位于高家堰北段清江浦水渡口清江闸处的原“仁义"坝,后黄河连续泛滥,泥沙淤积,古淮(黄)河河道向北变迁,管家湖湖面也随之泥沙淤积而西退北移,运河河道取直,仁字坝便偏离了现在的古淮(黄)河河堤和洪泽湖,成了现在不在洪泽湖边的洪泽湖五坝之首坝;“义”字坝在二河连接洪泽湖的现二河闸十三浦大塘处;“礼”字坝便是现在三河连接洪泽湖的三河大闸处。
后增的“信”字坝遗址现在保存完好,在现在的三河镇洪泽湖大堤段东坡下;“智”坝在草泽河连接洪泽湖的周桥大塘处,这里是草泽河的源头,也是靳辅开凿的古二河及复堤南端。
"仁、义、礼、智、信"五坝,分别与其连接洪泽湖的五条人工引河相对应。按人伦五常排序,仁字坝连接的是管家湖(洪泽湖一部分)、古淮河与古今第一的大运河;义字坝连接的是富陵湖(洪泽湖一部分)与清时张鹏翮开凿的新二河;礼字坝连接的是洪泽湖与三河(又称礼河);智坝连接的是洪泽湖沟通白马湖的重要航道草泽河和靳辅开凿的古二河;信坝连接的是洪泽湖与信河。
五坝修筑后,在这五坝处都分别放置了一头铁牛,以测水位。五坝选址,仁、礼坝在高家堰北、南两端,义字坝基本位于高家堰中间位置,智坝在高家堰复堤南端,信坝基本在高家堰复堤南端与高家堰南端的中间位置。这种选址大概因湖底北高南低,复堤修好后,基本上在复堤以南区域泄洪,这大概也是后增设智坝和信坝的原因。
现在高家堰上的这五坝,除了后来增建的“信”坝还留存外,其他四座节水坝都因大堤决口,而被冲毁,放置在那里的铁牛也被水流带的无影无踪,这毁失的四坝遗址及失踪的铁牛至今成为人们探究的悬案。
高家堰上的五坝之首仁字坝,虽然也在里运河上,但切不可与里运河上“仁、义、礼、智、信"五坝相混。里运河上的"仁、义、礼、智、信"五坝是指高邮至邵伯的南关坝、五里中坝、柏家墩坝、车逻坝和昭关坝,这也就是人称的归海五坝,或称下五坝,而高家堰上"仁、义、礼、智、信"五坝,是人称的上五坝。
本文观点为野史笑谈,也许与史料《行水金鉴》有误,希与《洪泽湖大堤五坝查询记》共探历史疑云,谨供各位责疑。
古人在修建水利工程凡有连续五座的,惯用“仁义礼智信”五个字来命名,大运河上曾建有“仁、义、礼、智、信"五坝。与此相似,洪泽湖大堤上也曾经建有"仁、义、礼、智、信"五座节水坝,而现在除了信坝遗址保存完好外,其他四座节水坝到底在哪里呢?(大堤东坡的信坝保存完好)
我们先回顾一下这五座节水坝的修筑史。
明永乐年间,陈瑄(1365-1433年)开凿了清江浦,在惠济祠附近建新庄闸连接淮河。陈瑄为了缩短水程,将新庄口河道与清口相值,即直对清口,导淮阴城西管家湖水入淮河。然而这时清口的清河已被黄河“霸占”,黄河含有大量泥沙,在与淮水汇合后,泥沙沉淀,影响新庄口外运河的河道,影响了漕运。
为此,明代治河专家潘季驯在治理淮河、黄河和大运河问题上提出了“束水攻沙、蓄清刷黄"的策略,就是在淮河出口处筑节水坝抬高淮河水位,引洪泽湖清水入废黄河和古运河,冲刷黄河带下来的泥沙。黄河泥沙年年淤积,洪泽湖水位也跟着必须年年上升,这样就形成了水面不断扩大了的洪泽湖,管家湖便也成了洪泽湖的一部分,于是又加高了洪泽湖大堤,并砌筑了石工墙。但是,湖水又不能升得太高,否则就要淹没了南面的明祖陵,那可是皇帝的祖宗坟墓。
怎么办呢?于是在洪泽地界当时翟坝、周桥附近,留了两段堤防不再加高,称之为“天然减水坝”,就是湖水超过堤顶便自动漫溢,这样以确保明祖陵不致于被淹。
明王朝覆没后,清代河督们为了漕运畅通,继承了明人“束水攻沙、蓄清刷黄"的策略,继续“蓄清刷黄"。这时,虽然没有了淹没明祖陵的担忧,但是如果湖水拦蓄地过高,那么泗州、盱眙就会经常被水淹。
到了康熙四十年,河道总督张鹏翮在洪泽湖大坝南、北、中设计建立三座石滚节水坝,即敞口式凌坝,以便分洪泄水,这三座节水坝分别被命名为“仁、义、礼”字坝。同时,明人留下的南北两个“天然减水坝”未堵,以备湖水盛涨时使用。张鹏翮建的三座节水坝规定洪泽湖水位达到八尺五寸以上(相当于今天12.1米左右)时才可以开坝泄水。
(二河闸水利风景区院内张鹏翮座雕像)
到了乾隆十六年(1751)4月16日,乾隆南巡阅视河工,发了一道上谕:“……高堰一堤,天然坝乃其尾闾,秋伏盛涨辄开此坝泄之,而下游诸州县胥被其患,冬日清水势弱不能刷黄往往浊流倒灌,在下游居民,深以开坝为惧,而河臣转为防险秘钥……朕南巡亲临高堰,循堤而尽,越三滚坝至蒋家闸,周览形势,乃知天然:坝断不可开。夫设堤以卫民也,设堤而民仍被其害,设之何用?若第为掣流缓涨,自保上游险要各工而邻国之壑,田庐淹没,弗复顾惜,此岂国家建立石堤,保护生灵本意耶?为河臣者,因不当为此存心也。王然坝当立石永禁开放。以杜绝妄,现近者河督高斌、副总河巡抚张师载于开天然坝之说,亦深以为非,而请于三滚坝外增建二石滚坝,朕亲临阅示,谓增三为五,即以过水一二尺言之,向过三尺者,即为五尺,向过六尺者土家而至丈。”(《行水金鉴》)
根据乾隆皇帝的这道旨意,洪泽湖大堤在"仁、义、礼"三座节水坝基础上,在原来明朝留下的两道溢水坝处又增建了两座石滚坝,即“信坝"和“智坝",这时洪泽湖大坝上便有了五坝。
只是这后改建的两座节水坝在建造和平时使用上根据此旨意与前三坝有所不同,它们在具有前三坝开坝泄水功能基础上,仍保有原来溢水的功用。这两坝由开敞的滚水坝改为封闭式泄水坝后,如果泄水先挖开坝上封土,在泄水后顶部再立即封土。且开启次序及水位,乾隆都给予了明确指示。因为乾隆在使用这两坝问题上有明旨,河臣们便战战兢兢,不敢自行决定。因为洪泽湖水位高低,受河南和安徽上游来水的制约,往往伏秋大汛水位达到启坝标准,一经启放,而后如果上游再无来水,那么湖水拦蓄不足,来春不能敌黄,影响漕船北上,这可是大事。所以当水位达到排泄时,河臣们选择用五万里加急报皇上批复,以为自己免责。
这让我想起1824年林则徐修补洪泽湖大堤决口事情,当时周桥段决堤,处分了相应官员,说这些官员对两座节水坝一座应开没开、一座应关没关而导致的。这应该说的就是水涨时,处于南边的信坝该开而没开,而位于北边的智坝该关而没关。由此,结合明朝留下的溢水坝位置,可见智坝就在周桥段,而周桥大塘不仅是那次决堤冲刷而成,更是平时屡次开坝放水冲刷所致,连接周桥智坝的河道则是古老的连接洪泽湖与白马湖的重要航运河道草泽河。
哪么当时“仁、义、礼"三座减水坝又在哪里呢?
本着坝连接河、开坝放水冲刷深塘的思路,按张鹏翮在大堤上中下设置"仁、义、礼"三坝的做法,以及乾隆那道谕旨中有关不准开旧坝的说法,其实不难推论出其他三坝位置,也可否定有人认为原古头坝、二坝、三坝、四坝、五坝是仁义礼智信五坝的说法。仁字坝在清江浦与清河相接处,即现在的淮安水渡口;义字坝就在二河连接洪泽湖的十三浦大塘处;礼字坝就在三河入口三河闸深塘处(后改修)。
为何这么说呢?这得从靳辅(1633-1692)修洪泽湖二堤和二河说起,这也是理解"仁、义、礼"三坝位置的关键。
康熙十六年,靳辅任河道总督时,他考虑洪泽湖大堤不足以抵御特大洪水,决定在原大堤后面再修筑一道堤,称之为洪泽湖二堤,又叫重堤,作为洪泽湖的第二道防线。据《乾隆山阳县志》记载:“二河。起盐河(即古盐河)向西北蜿蜒南注并洪泽湖,抵草泽河南”。另据《江苏水利全书》记载:“康熙二十五年(1686)靳辅筑高堰二堤,自武家墩至周桥,全长六十余里,以为外护,堤内挑河名二河,又循永济河故道增挑运料河,自淮安杨家庙达高堰二河”。
现在,我们从高良涧船闸向北到二河闸管理所,二河闸向北到武墩有大堤,过二河闸向西顺河则有石工堤,大概就如当时说的重堤,在两堤之间便是靳辅、张鹏翩和建国后相继开凿的二河。
靳辅为何把他起初在重堤间开凿的河称之为二河呢?本人大胆推断,是因为修筑二河之根本是为“蓄清刷黄"解决大运河漕运服务的,而大运河乃皇家下令开筑的,是南北漕运的命脉,只有它堪当人工开凿的"天下第一河"之名。有了大运河,靳辅怎敢把他开凿的河称为第一河呢?
有了"一河"、二河,那么三河呢?
有史料记载:“康熙四十四年(1705)圣祖南巡,阅高堰堤工,诏于三坝下浚河筑堤,束水入高邮、邵伯诸湖”。于是河督们在三坝下游筑南北束水堤,人们便把三坝下的河道称之为“三河”,这是三河最早的来历。
理清了这三条河,也就定了"仁、义、礼"三座节水坝的位置。大运河通过清河引水囗建的那座节水坝自然是五常之首“仁"字坝,大概在现在水渡口附近,那是清河、里运河连接管家湖的地方;而十三浦大塘二河南端连接洪泽湖处的那座节水坝自然是五常排行第二的“义"字坝,大概在现在的二河闸附近;三河河囗深塘处连接洪泽湖的那座节水坝自然就是五常排行第三的"礼"字坝,大摡在三河闸附近。另外老二河最南端草泽河与洪泽湖连接处的周桥大塘处那座节水坝是智坝无疑。只是这四座坝现在均已不存在罢了。
另外,数年前我曾多次带我母亲、舅舅等人到十三浦大塘一带寻找他们生长的地方。那一带到钱码在没有漫水成湖前上千亩土地解放前都是我外祖家祖产。我问他们当时没有二河闸,他们怎么来往呀,他们说有石桥呀,有闸坝,兴许那时还有义坝的影子。
十三浦大塘附近现在除修筑了二河,在二河东侧建国后又修筑了苏北灌溉总渠,在二河北侧还新修了越闸,过越闸新修了淮河入(黄)海水道。除了在二河上建起了35孔的二河闸,在二河闸东侧相邻的苏北灌溉总渠上几年前又建了座西顺河大桥。
二河闸一带现已建成了省级水利风景区,到这里可以帮你了解治淮和修筑二河的名人和治淮历史,瞻古老的十三浦大塘、二河和古石工墙,回味找寻当年“义"字坝的影子,还有"一湖一闸八景"可览,也是不错的旅游去处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