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各地区广泛交流,使中华民族的经济、文化得以迅速发展。到了汉代,社会安定,生产力又有了长足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更是突飞猛进。
在这种大好形势下,秦汉的建筑业也兴隆起来。秦汉时期制陶业的生产规模、烧造技术、生产数量和产品质量都大大地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代。秦汉时期建筑用陶在制陶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出现了富有特色的砖和瓦当,素有“秦砖汉瓦”之称。
砖属于建筑用陶器,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用途广泛,是房屋、城墙、道路、陵墓的主要建筑用材。秦砖最早发现于陕西扶风云塘的灰坑中,用于贴筑土墙表面,有保护和装饰作用。砖的普遍使用在春秋战国时期,形状有方形、长方形、曲尺形等,用于铺地和砌墙。战国时秦国还有空心砖,上压印花鸟纹,多用于贵族墓室中。
随着制陶业的发展,秦砖的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烧造技术日益进步,砖的质量日益提高,品种也增多了。秦砖主要品种有铺地砖和空心砖两种。如按形状区分,则有子母砖、五棱砖、曲尺形砖、楔形砖等。
铺地砖砖面饰有太阳纹、米格纹、小方格纹、平行线纹等;空心砖多模印有几何纹饰,或用阴线刻画龙纹、凤纹。与此同时,铭文砖、画像砖在秦朝出现了。铭文多为戳印的玺印式,画像内容也很简单。在咸阳、临潼、凤翔等地发现了大量的秦朝铺地青砖和画像砖。
秦砖主要用于城墙、拱桥、塔等建筑,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如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就是两千多年前用秦砖建造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咸阳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腹地,是中国大地原点所在地,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咸阳遍地秦砖汉瓦,境内文物景点众多。五陵塬上汉高祖长陵、汉景帝阳陵、汉武帝茂陵、唐太宗昭陵、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等28位汉唐帝王陵寝连绵百里,举世无双
乾陵:位于咸阳市乾县城北,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以山为陵,呈圆锥形,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唐陵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陵园面积240×104m2,当年建有宫殿楼阁378间,历经战乱被毁,仅存石刻碑碣。乾陵周围有17座陪葬墓,已发掘的有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
茂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也是西汉帝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陵体高大宏伟,形为方锥,有“东方金字塔”之称。其周围有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蝉等陪葬墓20多座,星罗棋布,蔚为壮观。陵园呈方形,分内外两城,四周环以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