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江南古镇小桥流水,人家枕河,我就会想到唐代杜荀鹤的这首诗。
甪直古镇水秀桥美,更因桥多素有“桥都”之称。历来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七十二半桥”之说,现存41座,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赞为“中国桥梁历史博物馆”。
古镇入口。
闲话少叙,带你看桥去。
甪直桥,一入古镇牌坊就可以看见。
我站在桥上看风景。蓝天白云,粉墙黛瓦,画舫拢岸。
廊桥下清风习习格外惬意。
回望甪直大桥。古朴典雅,高贵奢华。
永宁桥。
永宁桥位于甪直镇西汇河西段。始建于明代崇祯末年(1644年),清康熙年间,桥圮,李元芳捐资重建,原为青石桥基花岗石三孔梁桥。1997年,在原址向西移位重建,现为花岗岩石砌单孔梁桥。
无意间拍到永宁桥西侧的楹联为:“茶灶笔床鲁望隐,莼羹菰菜季鹰回”。
上联说的是唐代诗人陆龟蒙曾隐居于此,过着煮茶写字的生活。
下联让我想到了辛弃疾词“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他说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这里说的季鹰回就是这个意思。
另一边也该有楹联都,问了度娘,说东侧的联句是:“永庆升平跻盛世,宁馨富丽甲中吴”,上下联首字嵌有“永宁”两字。
永安桥。
永安桥是进入古镇景区看到的第二座桥,横跨在西汇河上,连接西汇上塘街和西汇下塘街。桥拱直接架在河岸上。
香花桥。
香花桥颇有点禅意味道。因为它的一头径直通往保圣寺。这是一座花岗石单孔拱桥,始建于清雍乾年代。桥栏以石板漏空装饰,桥面四根立柱顶端各置一石狮。
起初我并不知道这里可以直接去保圣寺,我是从万盛米行那边经过江南文化园参观了水乡妇女服饰博物馆和历史文物馆,从古戏台下过,兜了很大一个大圈子还用了导航才找到保圣寺的。等从保圣寺出来,站在桥上才发现我曾经过这里。而立在桥上就能望见那黛色屋檐下的一堵黄墙,清幽而禅意。
香花桥上回头拍,河港弯弯,永安桥清晰可见。
金典桥。
这是在香花桥上拍的,距离有点远。请你顺着河道往深处看。
这一张是在君临桥上拍的,还是远了。不过比在香花桥上拍的要清晰许多。
这一张可以看清楚了。
进利桥。
到这里应该是古镇中心了。这是一座最得宠的桥。
进利桥,清乾隆年间建造的。据说是甪直古镇上影视剧取景最多的地方。
86版的《西游记》剧中师徒四人踏上女儿国的那座桥,就是在甪直进利桥拍的。进利桥就在西汇街东端。桥的那一头,就是“女儿国”了,小桥流水还有人家,你说美不美?是不是最得宠?
正源桥。
去万盛米行路过正源桥,桥面平坦宽阔。
兴隆桥。
兴隆桥,单拱弧形石桥,桥身写满沧桑变迁。
君临桥。
真的有美人临风而立呢。
双桥之一。
三元桥和万安桥连着,所谓之“三步两桥”。两桥一高一矮,花岗石梁桥。
两桥成90度的直角,是不是奇迹。
绍钧桥。
这是一座单拱石桥,总体构架宽敞、坚挺,简洁,平实。辉映叶圣陶先生一生的奋斗足迹,当是为纪念叶圣陶先生的卓著业绩而建筑而命名的。
宽阔的桥面正对着江南文化园。
鲁望桥。
位于甪直历史文物馆门前。
玄祐桥。
桥那边的粉墙黛瓦吸引了我,走过去,大门紧锁,名曰“江上屿”的所在不知是干什么的,做个什么会所倒是绝好的。
甪端桥。
这是一座宽阔美丽的玉带石桥,每一面栏板上有精致雕花,每一根石柱上都蹲踞着一尊小而威严的甪端。这座桥当是江南文化园的标志性建筑。
径直向前方走去,就可见一座四柱三进的高大石牌坊庄严耸峙于甪端桥前。牌坊中门题写着“三吴大观”四个金色大字,笔迹遒劲有力异常醒目;右门题刻“名家代有”;左门题有“出类拔萃”;猛抬眼“百花齐放”的轩敞大舞台正迎面傲然挺立。
甫里廊桥。
长虹卧波,美不胜收,以为观止!
长廊尽头,又一双桥。
玉环桥。
玉环桥和中美桥。又一个三步两桥。
中美桥又称和丰桥,始建于宋,系镇上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江南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与东南侧之环玉桥组成“双桥”。
和丰桥跨径很大,由拱石拼合成的拱圈,两端全无榫铆,体现了宋代高超的建桥技艺。环玉桥是世所罕见的“古桥之宝”,据说当人们俯视它在水中的倒影时,河中会有双重半圆形,一时真假难分,原来水底还有一个半圆形拱圈。
古镇最小的桥。
位于清风亭两侧,亦是双桥。
从保圣寺出来,再次遇见香花桥。
香花桥下奥灶面馆午餐。
如果不是37度的高温,我在古镇肯定还能遇见更多的桥。有点遗憾,不过也留下了念想。下一次,虽然不知在何日不知在何时,我一定要去的。就冲着那些有年代感的、有故事的、能让人安静的、让人怀想的桥,我也一定会去的!
您好,虎门镇。想要看到虎门大桥夜景,最佳的去处就是虎门大桥本身。虎门大桥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是一座以虎门镇为中心的大型桥梁,是一座非常壮观的桥梁。夜晚,虎门大桥上的灯光璀璨夺目,桥上的游客络绎不绝,桥下的游船点缀着灯光,景色十分美丽。站在虎门大桥上,可以俯瞰整个虎门镇的夜景,桥上的灯光映衬着清澈的河水,桥下的游船点缀着灯光,景色宛如仙境。夜晚的虎门大桥,给人以无限的惊叹,让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