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动基础制造业发展。
高铁投资规模大,产业链长,可以增加钢材、水泥等其他建材的有效需求,对扩大就业,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促进消费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据经济规划部门统计,高铁每亿元的投资,平均消耗0.333万吨钢材、2万吨水泥、3.11万吨沙土、5.16万立方米石头以及0.085亿元设备,人工方面则消耗22.86万工时。按照铁路投资与相关产业1:10比例计算,其对相关产业拉动效益在10亿元以上。
2、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高铁可拉动冶金、机械、建筑、橡胶、电力、信息、计算机、精密仪器等上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新一代高速动车组零部件生产设计核心层企业近100家、紧密层企业500余家,覆盖20多个省市,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高新技术研发制造产业链。
扩展资料:
中国高铁的战略价值
1、“区域发展”战略价值:东、中、西区域发展再平衡
区域发展失衡是中国国家治理面临的一个重大结构性问题。令人遗憾的是,西部大开发10年,也是西部与东部差距迅速扩大的10年。人均GDP差距从2000年7000元,拉大到2010年的21000元。
要改变区域发展失衡,需要在“全国一盘棋”意义上对整个国土资源进行再生产重组。这里,首先需要突破交通运输瓶颈,以超越地理区隔带来的空间分异效应。
2、“产业经济”战略价值:释放拉动效应和溢出效应,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由于高铁属于庞大产业集群的系统性工业,其产业链长,且属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产业,高铁对产业经济具有显著的拉动效应和溢出效应。世行以2010年为基数,对高铁拉动和溢出效应的计算表明,京沪线对济南、德州的GDP贡献分别为0.55%和1.03%,长吉线对吉林的GDP贡献为0.64%。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高铁助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高铁的战略意义问题一:高铁对于中国有哪些意义高铁对于中国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军事战略方面的。为战时快速运送兵员、运送弹药、给养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经常是因为某一方具备了快速后勤补给能力,敌对的另一方不得不取消了战争计划。第二是经济方面的。商品、原材料的快速运输,抵消了地理上、时空上的先天缺陷,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其他诸如使全国主要城市都纳入“一日生活圈”之类的意义、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意义也很多。
问题二:中国高铁的军事意义究竟有多大全程桥隧,目标明显,军事意义一般,更多的是解放传统货客混用铁路的运能,让战略物资更快的调配,就军事意义来说还是地铁更重要(参考神奇的北京地铁)
问题三:中国铁路"走出去"有何战略意义中国高铁“走出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低端产品、产业、技术和劳务输出,也不仅仅是传统高端领域国际技术与产业的合作,而是中国在新时期,面向未来长远发展的全球布局和国家战略。
第一,“高铁外交”开启中国外交的3.0时代
中国和平崛起,需要务实外交、互利外交、实力外交。2013年10月12日在泰国,2013年11月25日在东欧,李总理亲自推介中国高铁技术输出,为中国高铁“走出去”吹响了号角,实际上也开启了中国外交发展的新时代。今天,“高铁外交”作为国家新名片,它是技术集成、产业配套、重大装备、国际融资、国际贸易、国际关系协调等的综合能力的表现,标志中国外交开始走上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发展道路,开启了中国外交的3.0时代。
第二,中国高铁“走出去”有助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
高铁涉及五大系统的技术,中国掌握了集设计施工、装备制造、车辆控制、系统集成、运营管理于一体的高速铁路成套技术,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按照“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方针,从发展的起步阶段便瞄准世界最先进的高速铁路技术。中国高铁“走出去”对中国高科技产业输出起到引领作用,必将带动一大批高科技产业腾飞,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国高铁“走出去”有助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中国标准必将引领世界。
第三,中国高铁“走出去”有利于建立国家安全体系
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是拥有制空权、制海权、制陆权和制天权。美国以航母为支点,在全世界建立了庞大的基地群,这是服务于它全球战略的“制海权”、“制空权”。今天的大国竞相发展宇宙航天,是为了掌权“制天权”。当“海权”与“陆权”并存时,中国就可以在其全球战略态势上建立起一个对冲的局面。谁制定了未来世界范围内高铁的技术标准和管理体制,谁就掌握了保障国家安全的“陆地法”。中国高铁“走出去”维系着中国在欧亚地缘政治和全球格局中的地位,维系着边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防安全的重大使命。
第四,高铁“走出去”是中国经济突围发展的战略需要
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复苏不均衡,下行风险依然存在。上个月(11月)19日,世界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将世界经济2013年和2014年增长预期从3,1%和4%下调至2.7%和3.6%,新兴国家尤其是中国经济将继续向好。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出巨大改革红利,中国的发展也面临更加严峻的国际环境。
我们曾经以向东发展的海洋战略,希望加入全球经济循环,承接产业转移,促进重大装备的出口。严峻的国际环境迫使我们既要坚持以上海自贸区为新起点,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又要调整战略,向西、向北、向南发展。谋划中的中国高铁“走出去”,包括三个战略方向:通过俄罗斯进入欧洲的欧亚高铁;从乌鲁木齐出发,经过中亚最终到达德国的中亚线;还有从昆明出发,连接东南亚国家,一直抵达新加坡的泛亚铁路。高铁“走出去”是中国经济突围发展的战略需要。
第五,中国高铁“走出去”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百年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奋斗目标,也是今天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古丝绸之路曾经创造了令世界叹为观止的经济繁荣和文件昌盛。南宋时期,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75%,唐朝占到58%,即使到了日渐衰微的1820年,中国经济总量仍然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3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占比从1978年的4.6%到目前的11%。根据趋势外推法则,可以预计到2030年......余下全文>>
问题四:高铁建设及走出去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第一,“高铁外交”开启中国外交的3.0时代中国和平崛起,需要务实外交、互利外交、实力外交。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实际上开启了中国外交发展的新时代。今天,“高铁外交”作为国家新名片,它是技术集成、产业配套、重大装备、国际融资、国际贸易、国际关系协调等的综合能力的表现,标志中国外交开始走上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发展道路,开启了中国外交的3.0时代。第二,中国高铁“走出去”有助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高铁涉及五大系统的技术,中国掌握了集设计施工、装备制造、车辆控制、系统集成、运营管理于一体的高速铁路成套技术,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中国高铁的生产和出口已具备相当实力,高铁的核心技术优势非常明显,技术输出正是建立高铁国际优势的开始。中国高铁“走出去”对中国高科技产业输出起到引领作用,必将带动一大批高科技产业腾飞,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国高铁“走出去”有助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中国标准必将引领世界。第三,中国高铁“走出去”有利于建立国家安?全体系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是拥有制空权、制海权、制陆权和制天权。中国是一个陆权大国,铁路修到那里,国家的意志就通达到那里,国家的安全体系就建构在那里。以高铁为支柱的欧亚大陆经济整合,将为中国带来一个陆权时代。当“海权”与“陆权”并存时,中国就可以在其全球战略态势上建立起一个对冲的局面。谁制定了未来世界范围内高铁的技术标准和管理体制,谁就掌握了保障国家安全的“陆地法”。中国高铁“走出去”维系着中国在欧亚地缘政治和全球格局中的地位,维系着边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防安全的重大使命。第四,高铁“走出去”是中国经济突围发展的战略需要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复苏不均衡,下行风险依然存在。中国的发展也面临更加严峻的国际环境。严峻的国际环境迫使我们既要实施新一轮的对外开放,又要调整战略,向西、向北、向南发展。谋划中的中国高铁“走出去”,包括三个战略方向:通过俄罗斯进入欧洲的欧亚高铁;从乌鲁木齐出发,经过中亚最终到达德国的中亚线;还有从昆明出发,连接东南亚国家,一直抵达新加坡的泛亚铁路。高铁“走出去”是中国经济突围发展的战略需要。第五,中国高铁“走出去”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百年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奋斗目标,也是今天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在中国历史上,通过古丝绸之路曾经创造了令世界叹为观止的经济繁荣和文件昌盛。历史昭示着未来。作为传统陆上贸易强国,中国与西部邻国的贸易主要通过古丝绸之路来实现。然而过去三十多年,中国并不是通过陆地,而是依靠海洋加入到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中。中国通过参与国际分工,依靠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促进出口,中国经济重心也向沿海地区转移,为中国经济带来了35年的大发展。高速铁路“走出去”,为中国在未来发展提供了全新广阔的地缘空间,高铁就是升级版的现代丝绸之路。高铁将把中国的商品、产业、装备、文化和思想传播出去,中国高铁将与中国航天、中国海洋深潜等战略高技术一道,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问题五:简述高铁战略意义不少于150字高速铁路对于就业和工业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高速铁路的兴建和正常运行需要大批的修建人员,铁路建成后将在沿线形成大批的中、小城市,这将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带动沿线区与外界商品、技术、人员.物资的交流和流通,吸引资本的投入,形成新的经济发展产业群,为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建设提供新的发展契机。高速铁路的兴建和正常运行将创造许多新的就业机会,这将加快我国目前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企业整合合并.产业链的升级优化产生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分流渠道,缓解了当前企业和单位的人事改革难题。同时,高速铁路作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将推动和诱发相关产业的配套发展。
问题六:高铁对于地方经济发展有何积极意义?为什么很多地方都争高铁?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保证国民生产总值的持续增长是必须要实现的重点,因此高速铁路的发展之于国家来说有着及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一是发展高速铁路可以解决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长期以来,中国铁路网的规模和质量严重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繁忙干线的运输能力极度紧张,不仅客运能力十分短缺,而且货物运输受到极大制约。发展高速铁路,可以实现铁路繁忙干线的客货分线运输,减小客货干扰,把既有线的能力腾出来,发展货物的重载运输,极大地释放既有线货运能力,能够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充足的运力保障;二是发展高速铁路能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推动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高速铁路对于保证城镇人口的大量流动,实现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的合理布局,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相邻城市的“同城”效应,具有重要作用。高速铁路可以大大缩短各区域间和城乡间的时空距离,我国东西间,南北间将不再遥远,中部地区也必定更加通达,将促进区域间、城乡间劳动力尤其是人才、信息等要素的快速流动,带动相关产业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增强农村经济“造血”功能;三是发展高速铁路是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的综合交通体系的需要。由于铁路发展相对滞后,目前部分国家重点资源性战略物资运输依靠其他运输方式,既增加了社会运输成本,对石油等能源资料的消耗也大幅增长。铁路运输方式在占地、节能、环保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加强铁路在资源性物资和中长距离运输的骨干地位以及经济发达地区旅客运输的比较优势,对于实现综合交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问题七: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经济意义第一经济利益毋容置疑,第二成熟的技术向世界展示,第三剩余劳动力再利用。希望您能采纳。
问题八:中国东南亚高铁的战略意义截至目前,中国铁道部对中国高铁的东南亚布局仍持低调姿态。2010年11月24日,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表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高铁连接计划目前还没有最终敲定。但是中国在缅甸、老挝、泰国的高铁布局已逐渐成型。西南交通大学教授王顺洪指出,有必要从全球发展定位、国家经济发展、领土完整及国防安全战略的多维高度认识中国高铁建设的重大现实和战略意义。“一方面,铁路运输通道对于资源、物资的运输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意义,另一方面,自古以来铁路都是保护领土的有效工具。”他认为,在建设高铁后,铁路的这些意义将更为显现。
问题九:京广高铁的重大意义京广高铁通车运营后,对于方便中原地区与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人员流动,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将积极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将使沿线各城市定位和布局重新得到评估,一些城市将在高铁带动下焕发出新的发展活力,高铁周边城市在高铁圈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下也将快速发展。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将在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构建高效综合运输体系、促进城镇一体化进程等方面,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二是必将密切中部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的联系,构建贯穿南北的大能力运输通道。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通车运营后,将此前已经通车运营的郑州至西安高铁与武汉至广州、广州至深圳高铁贯通,形成一条纵贯南北、连接西部的大能力高速铁路通道,西安、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等城市间可乘坐高铁相互直达,并在武汉与沪汉蓉铁路相连,为广大旅客出行创造了更为安全、快速、便捷、舒适的条件。同时,这条高铁与既有京广线基本平行,建成后将有效释放既有线货物运输能力,有力缓解既有京广线运能紧张状况,完善铁路网结构,提高铁路货物运能力。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通车后,将与既有京广线、京港澳高速公路一起,形成贯穿我国南北,联系珠三角地区、港澳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高速度、大能力运输通道。三是进一步丰富了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实践经验,提升了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水平。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建设过程中,各参建单位认真落实“六位一体”要求,以技术标准为核心,以施工组织设计为统揽,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科学合理设定工期节点,有序安排工序转换和工艺标准,做到“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生产,不断强化现场检查督导、问题整改和验收把关,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各个时期的工程建设任务,进一步丰富了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实践经验。专线意义在繁忙干线建设客运专线,实现客货分线运输,能够大幅度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分流既有线的大部分客车,缓解既有线运能紧张的局面,同时还可以满足大经济区、大城市的增量运输的需求,腾出既有线用来发展货物重载运输,适应日益增长的运输需要。铁路部门有关专家认为,从宏观讲,京广客运专线将国家从北部到南部京津塘环渤海、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珠三角等国内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区域串连起来,由交通便捷直接带来物流与人流的加快,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影响巨大,最终形成一条贯穿华北、中原、华南直至港澳地区,绵延2200公里的“经济宽带”。数据统计,此前的京广铁路是我国南北铁路运输通道中最繁忙的线路之一,国家南北交通大动脉。中国西部及北部的矿产资源,大多由铁路运往资源匮乏的东部及南部沿海。2004年,京广线新乡至郑州间货运量已达6053万吨,单向客运量2189万人。京广客运专线建成后,老京广线将主要承担货运任务,无疑将增大南北货运能力。武广高铁开通后一段时间,京广线客运车次大幅度减少,引起舆论关注。票价的合理与否成为衡量京广客运专线社会效益的关键指标,同时票价合理与否也直接影响到高铁上座率和铁路部门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双方博弈后,原有京广铁路只是部分分离了客运功能,并不能全部废除客运,转型为货运铁路,它仍然保留了一部分普速客运线路。
问题十:分析兰新高铁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兰新高速铁路又称兰新客运专线、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为甘肃兰州至新疆乌鲁木齐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250公里/小时,是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的区际交通网络重点工程。兰新高铁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举措。
2009年8月由国家发改委批复,并于同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兰新高速铁路是一条横贯东西的现代“钢铁丝绸之路”,线路横跨甘肃、青海、新疆3省区,全长1776公里,是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其中新疆段正线全长710km,甘肃段全长799km,青海段全长约268km。技术标准为国铁Ⅰ级客运专线,双线、旅客列车速度设计目标值300公里/小时以上,电力牵引,初期时速200公里/小时。
2014年12月26日,兰州铁路局开通兰州至乌鲁木齐首趟动车,这标志着世界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将全线开通运营。
建设意义:
兰新高速铁路是一条横贯中国西北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铁路大动脉。经青海西宁,甘肃张掖、酒泉、嘉峪关,新疆哈密、吐鲁番,引入乌鲁木齐站,共设31个车站。设计时速200公里/小时以上,建设工期5年,项目投资估算总额为1435亿元。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重点项目,为西部大开发计划新开工18项重点工程之一。该铁路建成后,将增加一条大运力出疆通道,运能大大提高,新疆和内陆省区联系的主构架完全形成,客运与货运能力都将大幅提升。高速铁路的客运运能与运行速度相对于当前的普速列车有明显提升。同时,兰新高速铁路的建成以及既有兰新铁路的扩能改造,将使兰新铁路货运能力得到释放,新疆煤炭外运能力将从2亿吨提升到3亿吨。两条铁路相辅相成,既能满足人们出行需要,又可拓宽沿线三省区及中亚等地煤炭、棉花、瓜果等优势资源的运输通道,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对增加民族团结,加快边疆经济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兰新高速铁路的建成将会改善新疆和内地的人员交往、经济交流环境。通过亚欧大陆桥的国际交流也将形成战略性布局。同时,该铁路对于新疆的铁路网完善起到重要作用。
对新疆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兰新通道内新的大能力铁路干线,实现新疆等西部地区与内地的快速客运连接,同时使既有兰新铁路货运运能得到释放。既有线经过改造扩能后,为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和外运提供强大的运力支撑,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同时,兰新高速铁路的建成也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铁路网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
对青海
2014年青海省结束没有高铁的历史,作为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速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举措,特别是兰新高铁穿越青藏高原,把青海纳入全国快速铁路网,是兰新高铁建设的重大意义。
对甘肃
兰新高速铁路与古代丝绸之路在西北的线路基本平行,这条铁路的开通也为西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位于兰新高铁线上的甘肃嘉峪关市是有“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关城所在地,嘉峪关市市长柳鹏介绍,应对兰新高铁开通,嘉峪关市正在对长城、西北自然风光、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魏晋古墓等众多文化和自然遗存进行全面规划和开发,打造文化旅游全产业链。甘肃旅游部门预计,兰新高铁开通以后,甘肃酒泉及下辖敦煌、嘉峪关、张掖等重要旅游景点的游客将会出现井喷式增长。
参考:兰新高铁百度百科......余下全文>>
1、远景规划: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铁路网要扩大规模,完善结构,提高质量,快速扩充运输能力,迅速提高装备水平。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2、规划原则:(1)统筹考虑与其它运输方式及能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通道布局、运力分配与公路、民航、水运、管道等规划有机衔接(2)能力紧张的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经济发达的人口稠密地区发展城际快速客运系统(3)加强各大经济区之间的连接,协调点线能力,使客货流主要通道畅通无阻(4)增加路网密度,扩大路网覆盖面,为经济持续发展、国土开发和国防建设创造有利条件(5)提高铁路装备国产化水平,大力推进装备国产化工作。
法律依据: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一、《规划》的总体考虑
2004年《规划》和2008年修编《规划》实施以来,我国铁路发展成效显著,基础网络初步形成,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铁路改革实现突破,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2.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9万公里,提前实现原规划目标。
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铁路运能紧张状况基本缓解,瓶颈制约基本消除,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但铁路与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路网布局尚不完善、运行效率有待提高、结构性矛盾较突出等不足。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趋势新机遇,对铁路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一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扩大铁路有效供给;二是拓展区域发展空间,要求强化铁路支撑作用;三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求发挥铁路绿色骨干优势;四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提升铁路应急保障水平;五是厚植行业发展优势,要求建设现代铁路基础网络。
《规划》修编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遵循铁路发展规律,发挥铁路骨干优势作用,统筹需求与可能,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增加有效供给、明晰功能层次、提升服务效能、兼顾效率公平为重点,着力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广泛、高效便捷、安全经济的现代铁路网络,为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规划》坚持支撑、创新发展;科学布局、共享发展;层次清晰、协调优化;衔接高效、开放融合;安全可靠、绿色集约的基本原则。
二、《规划》的发展目标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0年。
到2020年,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为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路网结构更加优化,骨干作用更加显著,更好发挥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展望到2030年,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
三、《规划》的主要方案
规划方案包括三个部分:
(一)高速铁路网。在原规划“四纵四横”主骨架基础上,增加客流支撑、标准适宜、发展需要的高速铁路,同时充分利用既有铁路,形成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高速铁路网。
我们还明确划分了高速铁路网建设标准。高速铁路主通道规划新增项目原则采用时速250公里及以上标准(地形地质及气候条件复杂困难地区可以适当降低),其中沿线人口城镇稠密、经济比较发达、贯通特大城市的铁路可采用时速350公里标准。区域铁路连接线原则采用时速250公里及以下标准。城际铁路原则采用时速200公里及以下标准。
具体规划方案:一是构建“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八纵”通道为: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八横”通道为: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福银通道、厦渝通道、广昆通道。二是拓展区域铁路连接线。在“八纵八横”主通道的基础上,规划布局高速铁路区域连接线,目的是进一步完善路网,扩大高速铁路覆盖。三是发展城际客运铁路。在优先利用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开行城际列车服务城际功能的同时,规划建设支撑和带领新型城镇化发展、有效连接大中城市与中心城镇、服务通勤功能的城市群城际客运铁路。
(二)普速铁路网。重点围绕扩大中西部路网覆盖,完善东部网络布局,提升既有路网质量,推进周边互联互通。
具体规划方案:一是形成区际快捷大能力通道。包含12条跨区域、多径路、便捷化的大能力区际通道。二是面向“一带一路”国际通道。从西北、西南、东北三个方向推进我国与周边互联互通,完善口岸配套设施,强化沿海港口后方通道。三是促进脱贫攻坚和国土开发铁路。从扩大路网覆盖面、完善进出西藏、新疆通道和促进沿边开发开放等3个方面提出了一批规划项目。四是强化铁路集疏运系统。规划建设地区开发性铁路以及疏港型、园区型等支线铁路,完善集疏运系统。
(三)综合交通枢纽。枢纽是铁路网的重要节点,为更好发挥铁路网整体效能,配套点线能力,本次规划修编按照“客内货外”的原则,进一步优化铁路客、货运枢纽布局,形成系统配套、一体便捷、站城融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客运换乘“零距离”、物流衔接“无缝化”、运输服务“一体化”。
上述路网方案实现后,远期铁路网规模将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4.5万公里左右。全国铁路网全面连接2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速铁路网基本连接省会城市和其他50万人口以上大中城市,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4小时交通圈,城市群内0.5~2小时交通圈。
四、《规划》的保障措施
《规划》提出了8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包括: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培育壮大高铁经济、科学组织项目建设、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强化人才科技支撑、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加强过程监管评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