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古镇在哪?

买椟还珠的故事2023-03-22  18

平乐古镇位于成都市西南93公里、邛崃市西南18公里处,东接临邛、成都,西连雅安、康藏,与水口、油榨、孔明、临济、道佐、火井等镇乡毗邻,素有“一平二固三夹关”的美誉。 平乐是国务院六部委2004年2月命名的全国重点镇和四川省命名的十大古镇之一,也是成都市30个重点镇之一,邛崃市2000年实施的“一山一城一镇”中的“一镇”。平乐古镇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及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镇”。

平乐古镇,古称“平落”,史前蜀王开明氏时期,平落四面环山的绿色小盆地即因修水利、兴农桑而起聚落而得名。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蔡·蒙履平,和夷底绩。”将穿镇而过的白沫江用飞沙堰分为“内江”、“外江”,形成一江分三水的独特格局。到公元前150年西汉时期就已形成集镇,迄今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公元970年—997年为火井县治所在地。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平乐地处四川省成都市所辖邛崃市西南部,是邛崃市辖最大的建制镇,素有 “一平、二固、三夹关”之美誉。平乐全镇幅员面积70平方公里,其中集镇区面积1.28平方公里,古镇区有明清时期建筑面积达23.54万平方米,保存完好程度达85%。 平乐古镇古称“平落”,其历史可追溯至上古时代,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史前蜀王开明乐时期,平落这块四面环山的平坦绿色小盆地即因修水利、兴农桑而起聚落,平落因此而得名。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火井县治设在平落达二百多年之久,元代后属邛州直隶州,民国29年(公元1940年)建置平落乡,新中国成立后沿用此名。1950年镇、乡分置,1983年4月撤乡建镇,称平落镇,实行镇管村体制,1993年3月更名为平乐镇,2004年9月,邛崃市实施区划调整,撤消紧邻平乐的下坝乡建制,将原下坝乡行政区域并入平乐镇,统称平乐镇。 平乐古镇历史悠久,人文鼎蔚,青山层叠,竹树繁茂。发源于省级风景旅游区天台山玉宵峰的白沫江自西向北流经古镇,碧水萦绕,鸥鸟出没,四季风景如画。白沫江两岸古木参天,众多树龄上千年的榕树,远远望去如云盖地。老榕树、白沫江、沿江而建的吊脚、青石铺成的街道,一望无涯的竹海,千百年来共同培育了古镇人田园诗般的山水情怀,涵养着古镇天然清新的乡土文化。 平乐古镇早在公元前150年西汉时期就已形成了集镇,迄今已有二干多年的历史。公元970年为火井县治所在地。闻名遐迩的“九古”风华,承载了平乐道不尽,说不完的文化风韵——古街、古寺、古桥、古树、古堰、古坊、古道、古风、古歌…… 平乐古镇的“镇外之景”更令人叹为观止:芦沟自然风景区、金华山风景区、金鸡沟风景区、花楸山风景区和秦汉古驿道风景区,无一处不是人类文明之经典。 平乐之神奇,弹丸之地演绎了中国丰厚而灿烂的历史文明。 南方丝绸之路上,似乎还回响着驮运丝绸的马队洁脆的马蹄声、铜铃声;古川南蜀道里,似乎还飞扬着诸葛亮率大军西征和七擒孟获的猎猎军旗;神秘幽深的李家大院,似乎还传诵着“天下第一圃”的进贡佳话;石板市井之间,似乎还传承着司马文君的浪漫爱情;竹海掩映中的金华山,似乎还讲述着“三教合一”的神话;青山碧水的芦沟幽谷,似乎还彰显着蔡伦后裔的聪明智慧……

平乐古镇距历史文化名城邛崃西南18公里,成都市93公里,离川藏公路7公里。东接临邛、成都,西连雅安、康藏。秦汉以来,即为古川南蜀道,南丝绸之路之重镇。群峦环抱,水秀山清。江畔绿树成荫,干年古榕树巍然卓立,吊脚楼凸现川西风情。该镇已2000余年,史为南方丝绸之路第一驿站。平乐镇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50年西汉时期就已形成了集镇,迄今已有二干多 年的历史。古镇东临邛崃、成都,西连雅安、康藏。秦汉以来,即为古川南蜀道,南丝绸之路之重镇。四面青山环抱,坝上沃野千顷。白沫江穿镇缓缓流过,江畔绿树成荫,千年古榕树巍然卓立。镇上古街区保存完好,其内的街道大小长短不一,格局独特,空间变化丰富;河上、沟上的大石桥、小石桥均为拱桥;街上木板房、小青瓦屋顶相连成片,临江一排排的吊角楼,沿街则是一栋栋极具川西风情的民居建筑,都讲述着古滇悠远的历史。古川南蜀道上,似乎还响着当年驮运丝绸的马队洁脆的马蹄声、铜铃声,似乎还飞扬着当年诸葛亮率大军西去征羌和南下七擒孟获的猎猎军旗... ... 平乐物产丰饶,人文鼎盛,系川西南重要码头。古镇清江环绕,虬曲古榕列岸,老街小巷棋布,古朴民居星罗。有秦汉驿道、邓通、卓王孙冶铁遗址、天官试剑石、金华山唐代摩崖造像、天官墓、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古码头、邛南第一桥、观音院、芦沟竹海、天然石佛、元帅井、绿宝石庄园、清代民居、临河吊脚楼等众多古迹、景点。乐古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平乐古滇的古体现在六个方面,即古街道、古民居、千年古榕树群、古石拱桥、古驿道、古文化,白沫江穿镇而过,市内仅存,西南罕见。邛崃市十大旅游景点平乐占其二:金华山旅游区和四川绿宝石庄园。金华山摩崖大佛石刻群始于隋,盛于唐,天马行空;浮雕石刻国内罕见,栩栩如生,镇内古二棵千年古镇巍然卓立,吊脚楼凸现川西风情,江畔绿树成荫。三十三条街道极具规则沿白沫江东西排列,几条南北走向的横街贯穿其间,极具佛教文化氛围的观音院,保存完好的古驿道和倒石桥、倒马坎、落凭寺、五通碑等一批名胜古迹,还有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水上风景张飞滩、狮子滩及两条充满奇峰怪石、峰回路转的金鸡沟、芦沟、雄奇的狮子山,错落有致的二十四个金龟山等让人流连忘返.自86年开发旅游以来,投资者蜂涌而至,旅游者络绎不绝。宋代初年(970年)火井县迁至此。尔后,城镇因战火而毁、又建,至元世主20年(1284年)拆除火井县时止.元代平乐镇归邛州大邑县管辖.明朝属平乐下乡,清代改乡为里甲制光绪末年改里甲制为团甲制,平乐设团总。民国29年(1940年)建置平落乡,建国后沿用此名。1950年镇、乡分置,至1983~4月,拆乡并镇,称平落镇,实行镇管村体制,现又更名为平乐镇。 全镇及相邻镇乡盛产竹木,竹资源尤为丰富.早在宋代平乐镇就是闻名的纸乡.宋《九域志》称“平乐镇,濒河,水陆通道,市口繁荣,纸市犹大”。平乐镇属浅丘型地貌,镇域内山、丘、坝兼有,各占三分之一,山势挺拔、丘陵起伏、良田千里。 境内海拔最高为841米,最低为520米,镇域内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136毫米,无霜期280天,平均日照为1104小时.得天独厚的小盆地气候,使平乐古镇山音水秀,风光旖旎,物产丰富。 平乐镇盛产竹子,历史上曾是重要的造纸地,现在是著名的竹编生产地。距平乐镇9公里的芦沟自然风景区就是竹子的海洋,绿竹长青,四季滴翠,漫山遍野的翠竹,微风过时,翩翩起舞;狂风起时,恰似东海波涛,汹涌澎湃。落地近视,一泓洁泉绕石欢,偶有一处大的潭水,上面飘落的枯黄的竹叶,在幽微的光线下,就像一幅空灵的抽象画,引人遐思。平乐镇现存的造纸遗址有几十处之多。芦沟“竹海香”农家乐内的宋代造纸坊遗址是保存得最完整的。芦沟满山的竹子可以用来做简单的口哨与复杂的长笛。为了环保,平乐的造纸厂全都关闭了,心灵手巧的平乐人 民又开始生产竹编,从普通的家用品:如簸箕、背篓、竹筛……到工艺繁复的瓷胎花瓶、茶具、酒具等,工序之复杂、产品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在镇上,有红星、万家、江西好几家竹编厂,也可以进去参观的。平乐的竹笋鲜香脆嫩,再配上农家放养的土鸡,做一盘竹笋烧鸡,那味道简直不摆了。 芦沟:离成都市区最近的竹海。森林、竹子覆盖面积1.6万余亩,登高环视,竹海茫茫,蔚为壮观。从古镇驱车直入芦沟自然风景区,沿途翠竹掩映,小溪清流,让人神清气爽。 乐善桥:七孔石桥,有"邛南第一桥"之称,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长120米,高16.6米,宽10米,属人行桥,后改建为公路桥。此桥桥洞一改普遍的半圆形,而采用桃形,别有深意。这种拱形十分罕见,在川西堪称一绝。 金华山:邛山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唐代中期以后,香火一直鼎盛,名满川西。作为灵山佛地,儒、释、道三教汇于一山。摩崖造像数不胜数,栩栩如生地凿麝香在峰回路黑心的山崖上。登山俯视,整座金华山恰似一幅天然的太极图,给灵山凭添几分神秘。 古造纸作坊:平乐造纸始于南宋,明末清初达到鼎盛。平乐现存古造纸作坊遗址74处,沿山而建,设计独特。当你站在芦沟竹海春处古造纸作坊那口巨大的、像默片一样充满历史质感的竹篁锅前,你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先人的智慧和吞吐日月的激情。 石板街:长庆街、禹王街、清河街、字库街、八店街……一条条清石铺就的小街古老而雅致,只有走在这些老街上,你才能真切地体验川西民居风情。 特色美食:奶汤面、钵钵鸡、孙血旺、河鱼、珍菌、竹笋烧鸡、汤白肉。 特色产品:竹编、瓷胎竹编。

交通:金沙车站、新南门车站、火车北站、石羊场车站都有发往邛崃的班车,20分钟一班,12.5元/人。邛崃―平乐:5元/人:平乐―芦沟:包车20―30元/辆。成都至平乐的公路状况良好,适合自驾车旅游。 住宿:平乐镇内有平乐旅馆;芦沟风景区内有“竹海香”农家乐,规模较大。</TD></TR> 

平乐古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西南部。平乐古镇古称”平落”,史前蜀王开明氏时期,平落四面环山的绿色小盆地因修水利、兴农桑而起聚落而得名。平乐古镇是邛崃市管辖最大的建制镇,素有“一平、二固、三夹关”之美誉。平乐全镇幅员面积70多平方公里,其中集镇区面积1.28平方公里,古镇有明清时期建筑面积23.54平方米,保存完好程度达8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216655.html

最新回复(0)